陳奎才,徐 旭
(山東省臨沂第一中學,山東 臨沂 276000)
特別關注
高中全員育人導師制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陳奎才,徐 旭
(山東省臨沂第一中學,山東 臨沂 276000)
教育的實質是育人,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把每個學生培育成人是學校追求的最高價值目標,實施全員育人導師制符合學校、家長、教師、學生的共同價值需求。在此筆者通過追溯導師制的淵源,欲闡明其在素質教育形勢下的新內涵,并從實踐的角度探究其實施的策略、存在的困境和突破的方法,以期達到提升認識,有效實施的目的。
高中;全員育人;導師制
山東省臨沂第一中學是1903年成立的普通高中,目前在校學生達9000人,山東省規范化學校,臨沂市重點中學。為應對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學校引進了全員育人導師制這一探索中的學校德育機制,成立了育人課題組,按照“因材施教”總原則,發動全體教職工,借助家長社會力量,實現全過程、全方位育人,避免了以往只靠行政人員和班主任管德育的不足。
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全國各地德育研究如火如荼,新方法、新形式層出不窮。在“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下努力形成“全員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育人模式,從而為學生提供學習、生活、品德和心理方面全方位、個性化、親情化的指導和幫助已成為共識。
2008年1月14日,山東省教育廳下發了《關于學習推廣山東省中小學素質教育工作先進經驗的通知》(魯教基字〔2008〕6號),公布了山東省一批對素質教育進行積極探索、具有推廣價值的先進經驗名單,其中全員育人導師制位居前列。《通知》號召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大力宣傳推廣這些實施素質教育的先進經驗,使這些先進經驗在更多的地方和學校得到傳播、借鑒和實踐。
《山東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完善德育工作機制,構建大中小學有效銜接,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緊密結合的德育體系。加強德育課程建設,構建具有山東特色的德育課程體系。全面實施全員育人導師制、班教導會制度和教書育人“一崗雙責”考核制度。
2011年03月01日,山東省教育廳印發了 《山東省教育廳2011年工作要點》,明確了“落實德育與學風建設計劃對中小學德育工作的要求,提高德育實效,研究出臺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建立全員育人導師制,實施教書育人“一崗雙責”考核制度、班教導會制度。”
近年來,山東省臨沂第一中學(以下簡稱“我校”)大力實施素質教育,加強學生的德育工作,從2011級開始逐步實施全員育人制度,積累了一些經驗,存在一些問題,亟待系統性研究,尋求突破。預計實現以下的研究目標:
(一)吸收全員育人先進校的經驗和做法,結合我校實際,進一步完善現有的全員育人方案,將原來各個年級實施的方案整合成全校的全員育人指導手冊。
(二)制定針對特殊學生的全員育人方案,配備有心理咨詢師背景的育人導師,探究特殊學生的育人方案。特殊學生主要是指“八類學生”(家庭貧困學生、學習困難學生、單親及父母雙亡家庭學生、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留守學生、隨班就讀殘疾學生、家庭條件特別優越學生、學習成績特別優秀學生),重點做好導師與學生的對應,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保證學生健康成長、科學發展。
(三)結合我校青年教師成長的“青藍工程”計劃,在實施全員育人方案時,配備青年教師導師指導,實現青年教師在育人中自身成長,并積累存在的問題,探究相應的解決對策,積累經驗,結集成冊。
本研究正逢深化教育體制改革之年,對于高中教育,乃至基礎教育的德育工作改革和創新有重要意義。我校 “一校三區”發展布局初步確立。校本部校舍改造基本完成;南校區教育教學設施設備的升級改造逐步展開,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北校區建設基本完成并投入使用;三個校區資源共享又各呈特色的競爭合作關系得以確立。全員育人方案的形成,對于我校實施統一的育人環境有重要意義。
(一)確立導育關系
學校組成以班主任為組長,全體任課教師都參與的班級導師組。全體任課教師都是導師,每個學生都有導師。導師在工作中自覺承擔起了三重角色——像父母,在生活上體貼關懷;做良師,在學業、品德、心理等方面鼓勵指導;成益友,與學生進行民主平等的思想交流。學校采用隨時隨地調查學生和定期向學生問卷調查,確定導育關系情況,每學期至少一次問卷調查。
(二)建立導師工作手冊制
為“全員導師制”的工作落到實處,做到腳踏實地,學校統一印制了“導師工作手冊”和“學生受導記錄”。“導師工作手冊”主要有兩大欄塊:“指導內容摘要”和“‘百名教師訪千家’活動記錄”,專供記錄導師指導工作的開展和與家長的溝通情況,對學生的每次導育的情況都必須有記錄可查,以利于導師積極反思總結,不斷改進工作;“學生受導記錄”是學生的受導情況反饋,每次受導的內容,學生都要有受導記錄及受導后的感悟及收獲,讓學生在記錄、感悟中,收獲成長。
(三)建立定期談心輔導與匯報制度
導師要定期、不定期的與被指導學生進行交流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每次談心和輔導必須認真備課,并將交流指導內容也要寫入《導師工作記錄》上的“指導內容摘要”欄。學生可隨時把思想、生活、學習等情況向導師匯報,讓導師幫助解決,每生每學期至少上交一份書面總結或心得體會。導師對學生進步的地方應及時給予充分的肯定,對不足的地方要給予積極的引導。可以通過口頭交流、電話聯系、書面交流等多種方式進行交流溝通。每位導師每周與責任學生保證一次交流輔導。
(四)建立定期家校聯絡制度
結合“百名教師訪千家”活動,建立家校聯絡制度,要求導師對學生本人及其家庭情況有清晰的了解,導師可根據學生的在校情況采用多種形式與家長溝通,或通過電話、或是預約……每學期至少與家長溝通兩次,還可根據情況盡可能進行家訪,與家長的溝通情況要填在《導師工作記錄》上的“‘百名教師訪千家’活動記錄”欄,同時,為使與家長的溝通更規范、更有效,學校制度了《家訪守則》,使家校聯系工作有章可循,此外,學校還堅持在節假日印發《導師與家長互動表》,把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情況及時匯報給家長,并廣泛聽取家長的意見和要求,使導師、家長互通信息,密切配合。目的就是加強受導學生的全程管理,有效的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讓導師制的內在意義真正的顯現出來。
(五)建立班級導師調度制度
以年級組、教學班為單位,召開導師調度會。班主任擔任導師組組長,隨時隨地向本班導師了解受導學生的情況,在必要的情況下可召開碰頭會,一起分析學生在學習、心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研究對策,制定措施,共同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從而形成高效的育人合力。年級組每學期組織召開2次(期中、期末各一次)調度會,導師要對受導的學生進行個案分析。班主任和級部主任都要做好記錄,共同制定相應對策。
(六)年級組定期開展導師系列專題教育活動
為了使導師在一段時間內工作目標更明確,工作重點更突出,給導師開展工作提供一個抓手,學校在主張導師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外,還結合各個年級的實際情況,開展系列專題教育活動。例如結合初一學生特點,學校在開學后的前三個月,相繼開展以 “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感恩父母”為主題的專題教育活動。
(七)布置“全面育人”作業
導師在導育過程中要布置“全面育人”作業,讓學生在做作業的過程強化受育的效果,因此,導師的作業內容一定要體現“全面”,即要有思想品德教育、知識練習、生活教育、心理意志鍛煉、創新啟智等幾方面的內容,學校統一設計出作業內容模塊,每模塊的具體作業內容由導師自己編寫布置,每月至少布置一次全面育人作業。
全員育人方案過于單一化、統一化、模式化,不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既然高考改革更注重對一個人全面的培養,那么只有全面發展才能適應高考。我們同學的目標也應注重對人的基本能力、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的培養,簡而言之就是培養自己發現問題、爭取用個性發展引領全面發展。培養個性特長,發展優勢,發展潛力。首先是主動的適應。適應能力已成為現代人的一個基本要求。進入現代以來,知識的信息化帶來人的流動性的增強,生活空間的擴大。人必須具備適應環境和文化的素養,才能很好的生活、工作和學習。其次,學會學習。學習是一種能力,要學會學習的方式和方法,不斷改進、不斷提高學習的效率。學習是一生的事情,學習理念影響今天的生活和未來的發展。希望大家自覺的反思和改進,注重投入和產出的比率。最后,學會自我管理。在現代社會發展當中,學會對自己人生的選擇和規劃,并能夠良好的實施,才會獲得成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同學們也要注重自己的個性特長的發展。
高考改革提出學生要實現全面發展、個性發展、自主發展,因此,要培養學生實現這個三個發展,必須學校、家長、學生三個方面進行全員育人發展。
進行個性發展全員育人研究,針對特長生、邊緣生、藝體生的個性發展全員育人實施方案,設定3到5個課題研究分組,實施全員育人個性化研究發展,助力學生個性發展。形成奧賽、先修課、語文作文、英語競賽特長生全員育人手冊,形成個性發展全員育人方案。形成男子籃球、女子籃球、乒乓球、田徑、體育舞蹈、藝術專業、民族舞蹈、美術、播音主持、書法等各個專業全員育人手冊,形成藝術體育特長生全員育人方案。形成文化課“夾心層”“邊緣生”全員育人方案。
形成一系統的全員育人實施方案,編訂成冊。我校已經實施多年全員育人的實施方案,積累一定的資料和匯編,但是每一個年級制定的方案獨具特色,但不統一,一些好的經驗和做法亟待需要整理和研究,因此,非常有必要制定詳細方案。文化引領,素質教育旗幟下,推行個性發展研究,設立個性發展研究室,臨沂一中全員育人,根據學生的特長打造育人方案,這一點進行研究重點。
初步結集出版:《高中全員育人導師制教育管理模式研究》,主要從學校德育管理角度進行全員育人研究,重點結合高一到高三年級在年級管理、班級管理、全員育人的角度實施導師制育人方案。2014級高一下學期編訂《心溪叮咚》全員育人感悟一本,2013級高二下學期編訂《似水流年》全員育人感悟一本上下兩冊,全校班主任全員育人交流論壇,結集出版《靜水流深》一本,初步形成全員育人實施具體細則和辦法施行草案。2014級上學期結集出版《且行且思》全員育人感悟上下冊,2013級上學期結集出版《激情流年》全員育人感悟一本,個性研究發展研究室出版全員育人手冊一本。在研究過程中,課題組給了全體導師和學生一個表現的舞臺,每個學期都都進行全員育人感悟結集成冊。
[1]鄭艷梅.執普通高中全員育人導師制德育模式的實踐與研究[D].聊城:聊城大學,2015.
[2]鄭艷梅.普通高中全員育人導師制德育模式的實踐與研究——以滕州二中新校為例[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4,(11):46.
[3]張娜.中學導師制的功能開發及其實現路徑[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4.
[4]汪穎華.呼和浩特市寄宿制高中管理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09.
[5]管仁福.全員育人導師制的實踐與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 (29):6-7.
陳奎才(1974-),男,漢族,山東臨沂人,高級教師,山東省臨沂第一中學,研究方向:德育管理。
徐旭(1986-),男,漢族,山東臨沂人,中級教師,山東省臨沂第一中學,研究方向:德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