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軍
(江蘇省如東縣雙甸中學,江蘇 如東 226404)
科研助推教師成長
陳軍
(江蘇省如東縣雙甸中學,江蘇 如東 226404)
近幾年來,我校涌現出一批批優秀教師群體。他們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社會美譽度高;他們專業水平高,業務能力強,教育教學成績顯著;他們勤思考、肯專研,參加各級各類競賽評比都取得優異成績。是什么促進了“雙甸高級中學”這樣一所農村中學教師的專業快速成長實現了他們的自我價值的呢?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的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我校在“金帆杯”大型科研活動的引領下,以實現教師專業成長為宗旨,從教師需要和學校發展出發,不斷引領教師在教科研的舞臺上展示自我,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目前我校已形成校長室——教科室——教研組和年級組——課題研究小組這樣一個科研管理網絡。各個層次的部門也都有自己教科研管理工作的計劃和目標,這樣使我校教科研工作層層落實,職責分明。學校教科研工作的有效開展,離不開制度的有效支撐。校長室和教科室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結合上級部門有關精神,制定了諸如:《雙甸中學教科研管理制度》、《雙甸中學教科研獎勵制度》、《雙甸中學校本研修制度》等,通過相關制度來規范和激勵教師的教科研行為,從而促進我校的教科研工作進入一個長效發展的有利機制。
我校教師都根據學校的各項教科研制度結合自己的專業發展水平和個性特長,自主規劃設計個性化的專業成長階段性目標和長遠目標。通過目標引領使教師把教科研內化成自覺行為,在教學中研究,在教學中提升發展,在發展中實現自我。他們也由操作型的教師成長為準專家型教師,由經驗型教師成長為研究型教師。
教科研可以提升教師的教學實踐智慧,豐富教師的教學實踐策略,同時教學實踐為教科研提供研究的問題或課題。為了促進我校教師的專業成長,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提高我校教育教學水平,我校利用各種機會為教師搭建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平臺,通過活動更有效地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
(1)課題研究——理論聯系實際。學校鼓勵教師積極開展課題研究。大到省級課題,小到縣級個人微型課題,學校定期舉辦課題研究培訓會、分析會、研討會、開題會、課題階段總結會。課題都是教師們自選的教學中的疑惑,通過課題研究,使教師解決了教學實踐中的實際問題。
(2)科研沙龍——研討成為需要。學校定期舉行教學研究沙龍,“教科研沙龍”活動給了廣大一線教師思維交流和思維碰撞的有利機會和良好平臺。沙龍活動中,我們組織教師圍繞新課程改革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進行積極和有效的交流,讓大家在交流中統一了思想,提高了認識,真正讓研討成為了一種需要。
(3)教學比武——展示挑戰自我。我校每學期舉行一次教學比武。首先是學科組內教學比賽,挑選出優秀選手,參加學校組織的全校教學比賽,讓全校教師參加觀摩。教學比武形式多樣,有說課、上課、評課、演講、書畫等,這是一次展示自我的機會,提升自我的機會。幾位在省、市、縣優課獲獎的教師都是在這樣的氛圍中鍛煉出來的。
(4)撰寫論文——反思總結提高。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行為、教學方式、教學理念等不斷進行理性審視和深入分析。這是一個反思過程,我校定期組織教師進行教學反思活動,讓教師通過反思總結自己的教學過程,以研究者的角度反觀教學,并把它形成文字,寫成教學研究論文。組織他們撰寫“師陶杯”論文、“金帆杯”論文,鼓勵他們積極向報刊雜志投稿。近年來,我校平均每年在報刊雜志上發表論文三十多篇,獲獎論文八十多篇。
教科研工作能促進教師專業快速成長。教師專業成長有顯性指標,如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提高,也有隱形指標,如學習力、思考力增強等。它對教育教學水平提高是十分重要的。由于我校對此有十分深刻的認識,因此十分重視教科研的管理工作。
教科研管理工作看上去是一個彈性工作,做多做少一個樣,其實不然。管理不管理不一樣,粗略管理和精心管理不一樣。校長室、教科室每周總結反思教科研管理工作中的得與失,認真分析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層層落實教科研管理措施,使教科研真正成為教師的自覺行為,在教學中研究,在科研中提升,從而更好地搞好教學,實現“科研興教”。
教科研管理的成效關鍵在于管理者有沒有服務意識。說是教科研管理,倒不如說是教學研究服務。我們學校不斷地為教師提供外出學習、參加活動研討、校本研修的機會,為他們搭建平臺、提供教科研信息,在學校經濟能力允許范圍內為教師提供各方面的經濟支撐,只要是有利于教師專業成長的,我們學校都盡可能多的提供便利、服務到位,這樣教科研工作也就搞好了,教師的專業成長也就得到了快速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學水平也就有了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