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蘭
(蘭州市安寧區長風小學, 甘肅 蘭州 730060)
"老師,給您一塊糖"
王春蘭
(蘭州市安寧區長風小學,甘肅 蘭州 730060)
"咚咚咚",大清早,我剛走進辦公室坐定,就聽到一陣敲門聲,聲音不是很大。這么早,會是誰呢?我快速走到門口,拉開門,潘小強站在門口,看到我開門,他嘴一咧,露出白白的大門牙,手放到褲兜里一掏,拿出一塊糖,舉到我面前,說:"老師,給您一塊糖。"我一看,趕緊說:"你吃吧,老師不吃。謝謝你!"聽了我的話,他的手并沒有放下來,嘴又一咧,滿臉的喜悅:"老師,我姐姐結婚了,這是我姐姐的喜糖,我給你存的。"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頭,多可愛的孩子啊,我趕緊接過糖說:"老師謝謝你!老師也祝你姐姐幸福!"他咧開嘴,笑著跑開了。回到桌前,攤開手里的糖,我怔怔地看著,這么善良的孩子,可老天怎么對他就這么不公平呢?潘小強長著圓圓的腦袋、圓圓的臉,笑起來,露出白白的大門牙,再加上兩個小酒窩,可愛極了。但他的智力水平卻不及正常孩子,都上三年級了,數學測試,沒超過20分;語文聽寫,十個字只能寫對一、兩個;英語,干脆不會寫。剛接這個班時,我發現他上課不是玩東西,就是前后左右亂轉亂看,總之不知道看書不知道學習。下課沒人跟他玩,他就一個人在操場上瘋跑瘋玩,或跟在同學背后屁顛屁顛的,實在沒人理他,他就站在遠處一動不動地看著。同學們都叫他"傻子"。經過多次跟家長溝通,我才知道,在孩子三歲的時候,家長就發現他的智力不如別人,為此,他們想了很多辦法,上輔導班、請家教,由于起效不大,他的母親干脆辭職,專門在家輔導,但還是前面學,一轉身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家長傷透了腦筋,現在實在沒招了,他們準備放棄,送他到外地的特殊教育基地寄宿。家長跟我說起這事時,滿眼的無助,滿臉的無奈。這是一個活生生的孩子,他除了智力不正常以外,其他的都很正常,怎么能讓他到特殊學校去呢?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呵護每個孩子心靈的健康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勸說了家長,請他們和我一起,在學習上不要對孩子做特殊的要求,主要關注孩子身體和心理的健康。
說到做到,從此以后,我淡化對潘小強學習的要求,關注他身體和心理的健康。一天早上,幾個大學生來到學校找校長,手里拿著一封表揚潘小強的信。原來,星期天一位大學生的錢包丟了,里面有身份證、學生證及17張各種卡,潘小強撿到后,一直在原地等了兩個多小時,直到大學生找回來。看到失而復得的錢包,再看看孩子凍紅的小臉,大學生非常感動,他們用大紅紙寫好表揚信,送到了學校。課間操,校長在全校學生大會上宣讀表揚信,同學們向潘小強投去了贊賞的目光,我看到他咧開嘴,不好意思地笑了,但眼角卻不時地瞅瞅我,我明白他的意思,點點頭,回報他微笑。下操后,我把潘小強叫到身邊,對他說:"你真是好樣的,給咱們學校爭了光,給咱們班爭了光。有你這樣的學生,老師感到特自豪!"他不好意思地低下頭,咧開嘴跑開了。
學校要開運動會,同學們爭地先恐后地填報項目,潘小強也躍躍欲試地要報200米。我思前想后,讓報吧,他萬一進不來名次,拖班級的后退怎么辦?不讓報吧,對孩子的積極性又是挫傷。經過斟酌,我覺得保護孩子的積極性比名次更有價值,我同意他的要求。他一聽,高興地喊起來:"老師讓我跑200米啦!老師讓我跑200米啦!"那一刻,我看到的是得到老師信任后的激動。
我們就這樣相處著,我時不時地在班上表揚潘小強,我發現,他真的變了。一日,他交過來的作業,寫了足足多半頁,字體很工整,這是我第一次見到他這么認真的作業。我很欣慰,讓全班同學傳閱欣賞他的作業,然后我把這一頁作業小心地撕下來,貼在學習園地,說:"希望全班同學都能像潘小強同學這樣認真完成作業。"一下課他就奔到了講桌前,我知道,他又想得到我的夸獎了,為何不利用這個機會提點小要求呢?我笑著望著他,說:"你昨晚的作業寫得真好!老師特高興,以后的作業也像這樣寫,好嗎?"他咧著嘴,高興地說:"好。"
同學們看我經常表揚潘小強,也就慢慢接納他,也能主動和他玩了,放學時,經常看到他和幾個同學一起說說笑笑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就這樣,在我的精心呵護下,潘小強上課能安靜地坐一會了。雖然他學習上的進步不明顯,但我想,孩子身體和心理的健康,遠比成績重要得多。家長看到孩子的變化,非常感謝我,逢年過節便發短信表達謝意。
教育的終極目標是讓幸福伴隨孩子一生,作為教師,我們只有真正地關心孩子的心靈、尊重孩子的人格、承認孩子的差異、提供適合他的教育,孩子才能幸福成長,這才是教育真正的成功。
"老師,給您一塊糖。"這是孩子對老師的認可。
"孩子,給你一個快樂的童年!"這是老師對孩子的鄭重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