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羽
?
電視節目主持人在口語傳播中的語體特色
□喬羽
從某種意義上說,電視節目主持人的魅力在于口語表達。在過去,主持人的語體特征體現在“以文為本”,重視表達的邏輯性、文采性,形成一種規范化、理想化的口語。隨著近年來電視節目越來越貼近受眾生活,如今已形成“以語為本”的口語語體特征。上海戲劇學:教授吳洪林在《主持藝術》一書中闡釋過這一概念,“主持人口語語體是為適應表達目的與人物的需要,在節目中對語言的使用有著特定的要求而形成一種當眾播講的語體。”由此可見,主持人口語語體既不同于“書面語言”,又不同于“隨意的口語表達”,是一種專屬于主持人表達的特殊化語體。
主持人口語語體是介于日常生活口語與書面語言之間的一種特殊化語體,是一種“混合符號”的表達模式。首先,主持人是電視節目的代言人,具有人際傳播的特色,在傳播中融入生活化的語言表達會拉近與受眾的距離,形成事半功倍的傳播效果。日常生活語言自然樸實,通俗易懂,主持人將其流暢的表達出來,從而可無阻礙的將節目內容轉化成受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流暢”是評價電視節目主持人口語表達能力的“基石”,是提高節目傳播效果的前提。
其次,受到大眾傳播的廣泛性影響,主持人的口語語體還應多注意文采。在節目中,表達語言應該是經過加工、提煉、改造的口語,是有層次、有重點、有態度的。當然,這個問題需要辯證的看待。我們講究主持人口語語體要注重文采,并不是強調要形成一種所謂的“書面語言的有聲版”形態,這樣的模式一方面會僵化表達,另一方面也不合實際。真正理想的模式是有選擇地結合生活化語言與書面語言的特色,符合受眾的接受心理,形成簡練而不簡單、通俗而不粗俗,既來源生活又高于生活化口語的主基調。
著名演說家李樹蔭先生在他的《實用口才》一書中曾說過,“主持人的語言應該是把抽象的東西變為具體的,把靜止的事物變成活動的,把內在性質的東西變成外觀可感可見的?!睆倪@里不難看出,為了實現有意義的表達和展現口語表達的魅力,形象生動的語言必不可少。
很多人說,形象生動的語言是對原材料注入主觀想象與感情色彩的敘述,是一支“彩筆”。在表達中,主持人使用的不應該是晦澀難懂的抽象語言,而應是充滿生動性和直觀性的“具象語言”,以吸引受眾,引發共鳴。比如主持人倪萍在中央電視臺《綜藝大觀》中有一段開場白,臺本原文如下:“鄰居是什么?是互相幫助的朋友,是在你困難的時候可以向他求援的伙伴,是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友情,是你生活中相互給予的人們?!倍涍^倪萍的具象描述,形成了這樣的表達:“鄰居是什么?是你正在炒菜,發現醬油瓶子是空的,于是你就敲門要點醬油的那家兒;是你出差了可以讓他幫你看看門鎖是否被人撬開的那家人;是你家房子冒煙了能第一個去打119的那些人……”顯然,經過倪萍的思考整理并加以合理化的想象,描繪出了一幅生動直觀的生活場景,有很強的感染力。
為了達到具象可感的表達,主持人平時可以多練習“口頭寫生”,即走入現場,如“街邊”“商場”等,將近在眼前的實物先作觀察,然后按照一定的順序,有點有面,從不同角度講述出來。這里可以多融入自身的主觀感受與客觀反映,構成結構完整、有氣氛有細節的生活故事。經過多次練習后,可以把寫生的素材整合成較有層次的文字材料,并存于自身記憶庫中。在主持節目中采用“追述示現”的方式,調動平時存于記憶庫中的素材,進行回憶性描述,從而用具象化的語言營造一種身臨其境之感,去感染受眾,令受眾難忘。
俗話說,“語清意自明”,因此注意口齒清晰的表達是語義傳達的基礎,而“吐字歸音”是口齒清晰的必要保證。一般而言,主持人在表達時“出字”要做到氣息飽滿,叼住彈出;“立字”要做到拉開立起,過渡流暢;“歸音”要做到完整自然,干凈利落。雖然整合到口語語流中吐字歸音的獨立性不那么明顯,但是適度做到字正腔圓,就不難達到語清意明的效果。
為了達到聲音抑揚頓挫的效果,還必須注意表達的節奏性。節奏是由語速和語勢構成的,包含聲音的抑揚、頓挫、輕重、緩急,是語流中既富有規律又富有變化的表達呈現。在表達中講究停連和重音的外部技巧,以求達到有聲語言推進過程中的起伏多變。
此外,主持人的口語表達在語體中應融入自身的情感,進而賦予“生命氣息”。在這里,主持人平時需要多積累,真聽真看真感受,并且在說話的語調上多下工夫,力求以親切自然的狀態傳達出豐富的感情,進而形成悅耳動聽的表達。
在節目創作中,主持人的幽默表達是營造節目輕松愉悅氛圍的重要元素,是拉近與受眾心理距離的有效手段,簡言之是口語語體的“調味料”。
近幾年來,隨著多元文化的發展和廣播電視傳播觀念的變革,一些節目主持人因語言生動、幽默風趣,深受受眾的喜愛。很多時候幽默風趣可以稱之為“語言性格”,比如一些主持人天生快人快語、風趣幽默,喜歡用玩笑化的方式與受眾對話,因此形成了一種平民化的語言性格。比如著名主持人孟非,他對待生活積極樂觀的態度,使他在節目中經常玩笑逗樂,令人捧腹大笑。再如湖南衛視主持人汪涵,他天生具有幽默感,快人快語,時常通過有趣的表達活躍現場氣氛,帶給受眾輕松、娛樂的觀看感受,留下了一個個快樂的瞬間和值得回味的畫面。
幽默是一種語言游戲,當然可以通過多種語用技巧來實現,比如制造反差、巧說笑話、自嘲逗樂等。主持人在平時可以多積累一些俗語、諺語、外來語和幽默段子等,在主持節目時可以挑選合適的語境,將俏皮話說得恰如其分,妙語引趣。其次,主持人平時也可以學說笑話、相聲等,以提高自身的語言幽默效果。節目中的口語表達是處于一個動態的語境中,如何巧妙引趣需要主持人擁有豐富的生活閱歷、開放的心態、幽默的心智、機智的反映和坦率的個性,用即興幽默調味口語語體、調節節目氛圍,給受眾展現出獨特的魅力。
如今,我們正處于一個“語義場”的世界,個性化的口語語體賦予了主持人創造的可能,豐富了主持人的個性魅力。隨著時代的前進,主持人面對大眾口語傳播勢必會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因此需要主持人牢牢把握口語語體的“主基調”,采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做“適口悅耳”的表達,并適時加入“即興幽默”的調味料,用語言構造力量感染受眾,感化受眾。
(作者單位:山西傳媒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