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菲菲
【摘要】英語閱讀是英語學習當中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是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關鍵組成部分。近年來批判性思維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作為信息獲取的關鍵方式,英語閱讀也是培養批判性思維的重要途徑。本文主要對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進行了分析,希望為中學英語教學提供幫助。
【關鍵詞】中學英語閱讀 批判性思維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9-0109-01
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有助于學生的創新精神發展,這對我國的未來社會發展將產生重要的意義。但由于我國的中學英語教學受到傳統教學的影響,因此教師比較重視向學生傳授知識和閱讀的方法,并不重視批判思維的培養,導致學生的思維受到了阻礙。下面將對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進行詳細的論述和分析。
一、中學英語閱讀教學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
在進行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各種閱讀的方法和技巧,同時還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品質,讓學生能主動的進行思考分析,從而更加積極的進行學習,也就是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對于現代社會來說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首先是因為這是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素質教育重視的是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以及學生的全面發展,而創新精神形成的首要前提就是批判性思維的形成。其次是現代信息社會發展的根本要求。在信息時代,信息不僅種類豐富,并且有增長的速度也十分的快,要想在諸多的英語信息當中提煉出有用的部分,那么學生就需要運用批判性思維來進行判斷和篩選。同時,在中學英語教學中進行的批判性思維培養能幫助學生形成更加嚴謹的思維,促使學生能更好更快的解決各種閱讀問題,從而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二、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的策略
(一)科學選擇教材
教材的選擇將直接的影響到教學的效果。因此,作為教師應當根據當前階段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來制定出于學生心理發展新相適應的并且更加貼近于生活的語篇進行教學。由于貼近生活的語篇中更加包含真實性,因此方便學生利用自身的基礎能力來進行人事,同時也能利用自己已經具有的意識來產生批判性的意識,從而促使學生將舊的知識與新的知識之間進行有效的整合,形成全新的知識體系。同時,在內容的選擇上應當保證本身具有探究性的意義,這樣才能為學生創造更好的自我思考空間和機會,從而形成一個獨立思考的形式。
(二)創新教學方法
傳統的英語閱讀方式對學生來說很難引起他們的注意力,長時間以來也會導致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所喪失。因此,教師應當積極的摒棄一些傳統的教學方式,重視起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培養,促使學生能得到更加全面化的發展。在進行閱讀教學之前,教師應當幫助學生激活自己原有的知識結構,促使學生將頭腦中原本零散的知識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并且對文章的知識背景和結構等進行初步的了解,從而達到更好的閱讀效果。當學生對將要閱讀的文章背景和相關的結構等知識有所了解以后,閱讀起來也就更加輕松,便于學生深刻的理解內容,從而促使閱讀的效率能有所上升。
(三)教師轉換角色
作為教師應當積極的將自身的角色進行轉換,成為學生的引導者和學習的伙伴。真正的改變傳統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現代教育當中,教師的職責已經遠遠超過于知識的傳授,更多的是要鼓勵學生進行大膽的思考,促使學生能真正的形成創造性思維,以便于在遇到困難情況下能及時的進行解決。要想做到這些,教師就一定要在教學中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成為課堂中的主體。這樣學生才能自主的進行思考,在主動的思考下學生的思維將轉換成為創造性的思維,對學生的未來發展將產生積極意義。
(四)鼓勵學生提問
鼓勵學生主動的提問是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關鍵所在。問題的形成是創造的前提,沒有問題自然也沒有創造。因此,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發現問題,并有意識的提出一些發散性的問題。同時,教師在要求學生提出問題的同時也要告訴他們不能受到太多來自于外部的因素影響,而是應當積極主動的利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來分析和思考。
三、結語
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與英語閱讀教學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在教學中教師應當真正的發揮出閱讀的作用。不僅要引導學生進行開放性的閱讀,同時也要幫助他們養成批判性的思維方式,從而促使閱讀能力和思維能力得到發展,真正的促進學生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趙薇薇.優化中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實踐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6(25):60—66.
[2]羅嬌月.讓中學英語閱讀教學更高效[J].考試與評價2016(04):71—73.
[3]柴文濤.有效提問在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作用[J].考試與評價2016(04):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