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松
【摘要】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采用相對應的教學方法。課堂上的小學生大多喜歡交頭接耳,愛動,注意力集中差,學習效率低,教學效果不好,達不到教學目標。而在教學中運用符合學生特點的趣味性教學,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使課堂更加具有學習氛圍。
【關鍵詞】趣味性教學 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9-0122-01
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指出,高年段的小學生處于具體運算階段,兒童的認知結構逐漸由前運算階段的表象圖式轉變為運算圖式。作為一門邏輯性、推理性和抽象性都很強的學科,數學可以培養處于前運算階段和具體運算階段過度時期的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小學生的自制力較差,在課堂上注意力經常被其他事物所吸引,注意力不集中,若教師的課堂教學枯燥無聊,會導致學生厭煩課堂,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聽講不專心,使課堂效率低下。因此,教師改變教學方法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顯得尤為重要。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
首先,課堂教學仍然是教師處于絕對主動的狀態,學生處于被動的狀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注重知識點的傳授,忽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其次,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主要是講授的方法,教師沒有根據小學生性格特點進行課堂教學,使課堂枯燥無聊,學生沒興趣聽,降低了學生的積極性。再次,教師未能從小學生的思維角度出發,指導學生解決數學問題。最后,教師在創設情境時過于追求形式,導致真實性低效果不好。
二、趣味性教學的意義
愛玩是小朋友的天性,小學生特別喜歡課堂的游戲活動。對于小學數學教學階段,趣味性教學更符合學生的個性特點。首先,作為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比起其他的學科,小學生學習數學還是相對有難度的。趣味性教學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再次,興趣教學法還可以活躍學生的思維,使其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最后興趣教學可以活躍課堂氛圍,使學生處于輕松的狀態,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利于提升教學效率。
三、小學數學課堂中巧妙運用趣味教學法的策略
(一)建立良好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趣味教學的基礎條件。在小學課堂中,要想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師生關系的好壞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獨立能力不強,對教師有著絕對的信任和服從,對教師的依賴性很大。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這一特點,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對學生學業的嚴格要求是每個教師對學生負責任的行為,但在實際生活中,由于學生不聽講,未按時完成作業,教師進行嚴厲的批評或者懲罰,使學生對教師產生恐懼的心理。或者教師平時對學生過于嚴肅,可能會造成教師給學生的印象過于威嚴,親和力不夠,在實施趣味教學時也會顯得別扭,學生也會難以適應。因此,教師在懲罰或批評學生時,要做到就事論事,對學生循循誘導,指出錯在哪,萬不能拿成績好的學生與成績差的學生進行比較,諷刺挖苦,傷害小學生的自尊心。幽默的教師能很好的運用趣味教學法,使課堂氛圍更加活躍。
(二)充分做好課前準備
良好的開端是事情成功的一半。想要成功開設趣味性課堂,需要教師在課前做好充足的準備。課前要將課堂所需要的資料準備充分,教師要精心設計教案、課程中的各個環節,確保趣味性教學法在課堂的順利運用。例如,學習北師大版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觀察物體》一課時,教師需要準備所要觀察物體的相關教具,上網收集相關的教學資料,做好PPT等相關課件,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將顏色和圖形合理運用,適當加入動畫,將課件設計的更具有特色,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
(三)在課堂進行智力游戲
心理學家認為游戲對兒童的發展有重要的作用。愛玩是小學生的天性,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加入游戲的環節,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但在課堂中設計一個有趣的游戲是相對有難度的,對于高年段的學生,教師設計游戲時不能像低年級游戲那樣簡單,過于簡單會導致學生會失去興趣,達不到趣味性教學的效果;若教師設計的游戲過難,學生不會,也達不到想要的效果。因此,教師在設計游戲環節的時候,可以選擇相對有難度的游戲,這樣的游戲使學生不覺得簡單又具有挑戰力,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
(四)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加強課堂趣味性
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既可加強學生的自己自主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能夠更為深刻的理解掌握知識,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的學習氛圍。學習北師大版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冊《圓柱與圓錐》一課時,學生可能對圓柱的表面積計算無法理解或計算困難,這時,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進行如何用紙片制作圓柱和圓錐。以做半徑為5cm,高為10cm的圓柱體為例,首先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拿出所準備好的紙片,在紙片上用圓規畫好兩個半徑為5cm的圓形作為上底和下底,在通過圓形的半徑計算出長方形的長(即圓形的周長C=2πR)為 31.4(在實際操作中可以多預留一點距離,以便在后面方便粘貼),而長方形的寬即圓柱的高10cm,在紙上畫好圖形以后,用剪刀或者小刀進行裁剪(教師要提醒學生注意裁剪安全),最后將裁剪好的長方形和圓形用膠水進行粘貼,這樣圓柱體就做好了。通過做圓柱體的過程,學生生動的了解到圓柱是由哪些部分組成(展開后即兩個圓形、一個長方形),使圓柱的表面積一目了然,學生很快能理解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而且課堂不會像傳統的教學方式那么枯燥無聊,讓學生輕松而快樂的學習,相比于傳統的教授式教學,學生自己動手操作使記憶更加深刻。
(五)在課堂開展有獎競答
在課堂上進行有獎問答的方式也可以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對于小學生,獎勵總是會吸引他們的眼球,有獎問答相對于其他的活動方式來說,更能夠讓學生積極的參與進來,通過還提高了學生的反應速度,考查學生的知識點是否掌握,在有獎問答過程中,還可以加強知識點的記憶,掌握沒有掌握的知識點。課堂上進行獎競答,首先教師要在課前準備好有獎競答的題目,再將學生根據作為情況分好小組,并在黑板上分好每小組的版塊,用來記載每小組的題目回答正確量,給學生講清楚有獎回答的規則,然后開始進行有獎競答,當給出問題后,給予最先舉手的小學生先回答的機會,若回答正確,則給該小學生所屬小組加分,若答錯可給予扣分,讓其他舉手的成員繼續回答問題。最后計算每小組的總分,根據得分多少來進行獎勵,獎勵物品可以是學習用品也可以是課外書籍。通過在課堂生進行有獎問答,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提高知識的掌握程度。
四、結束語
趣味法教學并沒有固定的模式,且趣味教學并不僅僅是文章所描述的幾點。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還需要教師自己不斷的學習、實踐,在不斷嘗試中研究出符合自身的一套教學方法。但值得注意的是,趣味性教學是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防止過度娛樂而偏離教學目標,因此,一定要把握好適當的度。
參考文獻:
[1]李湘亮.小學數學趣味性教學淺談[J].學周刊,2014,2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