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承峰
【摘要】高等數學是理科專業教學的基礎,高等數學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與教學質量存在較大關系。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基礎學習水平,本文主要對新時期的改革形勢作出研究與探討。
【關鍵詞】高等數學 教學方法 教學手段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9-0128-01
在新時期發展形勢上,高等數學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實現了兩種改革方向。在課堂上,對教學內容的創新與優化能提高課堂上的教學效率。在教學形式上,利用充足的教學資源以及合理的教學形式,使學生能更快掌握高等數學知識。
一、課堂上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改革
(一)總結式的結合形式
在高等數學教學過程中,應不斷培養學生的獨立分析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并做到相關知識的綜合利用形式,以完成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首先,由于高等數學的教學內容比較枯燥,相關的知識點也不容易理解,所以在教學期間,教師就要啟發學生學會理解知識點,禁止一些死記硬背現象的發生。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還要利用啟發式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的思維能力為培養目的,教師在該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多種題型,利用一個數學題,引入學生學會多個思維方式,在不同發展角度學會探索,并幫助學習在這種教學中體會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所以說,學生的多思維角度開拓了學生的思維變化、利用總結式的教學形式,期間不僅要重視學生的邏輯思維,還能將高等數學中的各個環節聯合起來,以促進教學課堂的完整性。
(二)提綱式的結合形式
對于提綱式預習形式,在高等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要在課前進行預習,提高提綱式的教學質量,還要有針對性的實施教學。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將高等數學知識以提綱式的方式進行展示,使學生能更容易掌握知識點,幫助學生在高等數學中提高知識問題的解決能力。例如:在對微分方程進行急求解過程中,首先,要對方程的形式進行求解,g(y)dy=f(x)dx,然后在分析方程的主要解法,并對分離變量法進行分析。在具體求解過程中,可以先寫出分離變量的方程式,在對兩端的積分進行求解,并得出隱式通解,最后將隱函數顯化出來。
(三)教學過程的講解
在教學過程中,主要對相關知識進行講解,教師針對教學中的相關內容,在實際的教學任務中,要注意以練習的方式講解重點知識,而且,還要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優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對于學生來說,不僅僅要接受理論知識,還要促進自身的實踐操作能力,對已經學習到的知識進行深化,使學生能掌握高等數學知識的有效應用與實際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在學習反函數性質教學中,在一個坐標平面內,對y=f(x)、x=g(y)的圖形是關于直線Y=X對稱的。學生在能夠掌握反函數的性質之后,還要學會將直角坐標系畫出來,并以直觀性的相關知識表現出來。
二、教學形式上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改革
(一)教學形式的改革
隨著網絡教學形式的不斷改革,學生的上網時間也得到不斷延長,該現象在高校教學中普遍存在。在該形式下,利用網絡實施教學能促進良好的改革方向,在高等數學教學活動中,學校可以組織學生學會創新,并自己對要學習的知識進行編寫、設計,然后將已經設置好的教學方式放在校園網站上,該現象不僅能促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還能使學生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踐聯系起來,從而在總體形式上提高教學質量。
(二)師資情況
目前,高校教師存在嚴重的短缺現象,教師的教學水平也不高,不僅影響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也降低了學生數學能力的提高。針對這種情況,一些研究生跟隨助教進行聽課學習,并幫助教師完成課上的輔導工作。不僅有效的減輕了教師的教學負擔,還可以利用使教師利用充足的時間進行教研工作,從而為學生難題的解決提供較大方便。
(三)教學方法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的總體知識水平,應不斷探索多種教學方法。在考核教學中,可以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對學生的出勤情況、作業完成情況等進行考核,以保證教學質量的穩定提高。在平時教學期間,還要有效提高差等生的學習成績,例如:在課堂上可以抽查一些基礎比較差的學生,在平時不僅僅要注意學生的學習狀況,還應主動與學生進行交流,幫助他們解決在學習中遇到的難題。而且,教師還應主動關注這些學生,在學習中不僅要多提問;在生活中還要多關心,并尊重該類學生。在這種教學形式下,學生不僅會增加信心,還能在以后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
三、總結
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是提高高等數學質量的主要形式,在實際教學活動中,要將教學質量的提升作為基礎條件,并以學生為主導方向,不僅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要不斷學會創新,以促進應用能力的新時期改革。
參考文獻:
[1]唐榮榮.多媒體技術在高等數學教學中適用性的分析[J].中國大學教學,2013(7):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