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敏
【摘要】生活化教學是一種契合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有效教學方式,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引入生活化教學理念,將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與主動性,提高化學課堂教學成效。本文在分析生活化教學內涵與要求基礎上,重點探討了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實施策略,以期為提升高中化學整體教學質量建言。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理念 高中化學 化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9-0143-02
1.引言
化學是一門自然學科,主要從分子、原子維度,研究物質的組成、性質、結構與變化規律,為人們正確地認識和改造物質世界提供參考依據。也是一門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又頗具人文特征的學科,日常所見的食品調料、化妝品、服裝、能源、藥物、肥料等,無一不滲透了化學技術與知識。在高中階段,化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在豐富學生化學知識,提高學生科學素養、增強學生運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目前,在素質教育和新課標指導下,高中化學教學已步入改革實驗階段,教育的生活化和實踐化成為高中化學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在教學實踐中,如何將生活化教學理念融入到高中化學教學中,使教學內容更貼近學生現實生活,以激發學生學史的興趣與積極性,使學生樂學、善學、會學,成為高中化學教師需要認真思考并努力解決的課題。
2.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重要價值
2.1 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概念
對于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概念的理解,教育界可謂是眾說紛紜,有的學者認為所謂生活化教學,就是化學教師通過挖掘生活與化學相關的現象與知識,將其引入到課堂教學中,使學生能從尋常可見的事物中,完成較為抽象的化學知識學習;有的學者認為教學生活化就是將生活理念引入到教學中,在教學實踐中,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和生活體驗,以生活化方式來消除學生對深奧化學的畏難心理,提高他們學習化學的興趣。筆者認為,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是指教師在化學教學實踐中,在以學生為本位的前提下,將課堂教學與日常生活相結合,根據學生的興趣與心理特點,優選那些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關且學生比較感興趣的生活資源,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等方面進行生活化教學,從而縮短化學與現實、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學教學內容,提升他們的知識儲備和知識應用能力。
2.2 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重要價值
第一,在高中化學教學中融入生活化教學理念,有助于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興趣與積極性。高中化學知識點繁雜且比較抽象,化學符號與公式比較多,不少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會存在一種畏難的心理。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認為“教育即生活”,高中學生具有興趣廣泛、喜歡探究的特點,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引入生活化教學理念,結合學生喜聞樂見的身邊事物與現象進行化學教學,使他們從最熟悉的身邊事物和現象中,領悟到化學的奧妙,將能使學生摒除對化學的距離感和畏難感,增強他們學習和探究的熱情和積極性,從而真正理解和掌握化學教學內容。
第二,生活化教學理念能夠有效提升高中生的人文素養。盡管化學是一門自然學科,但其人文特征也非常顯著,在生活和自然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化學現象和化學反應。通過生活化教學,可以引導學生學會縝密觀察、創新思考,去積極探索現象背后的本質和規律,從而培養學生的化學思維,提高其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其以后發展夯定堅實的基礎。
第三,能有效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實踐能力?;瘜W實驗是高中化學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引入生活化教學理念,教師可引導學生主動收集生活中的化學現象與問題,并利用實驗對其進行觀察和研究,讓學生通過實驗來領悟化學的神奇作用,增強其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化學教學的效果與質量。
3.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策略
3.1 使用生活化教學語言
生活化教學要求教師在以學生為本位的前提下,在傳統的講解、示范、實驗、記憶等方法的基礎上,為學生創造具有生活化的學習情境,使學生作為生活主體參與到課堂學習中,通過生活化方式更好地學習,通過學習更好地生活。例如:物質的量的學習中,講解”物質的量是表示一定數目粒子的集合體”,時可以這樣講:這里的粒子是各種分子、原子、離子、中子、質子、電子等微觀粒子。在具體問題面前,這個微粒就是具體化的。你說你要吃水果,這是沒問題的,但是到水果店里,不可以說“我買10個水果”,需要說清楚哪種水果。比如說2molH2SO4含幾個分子?幾個氧原子,這是很具體的。對“一定數目集合體”的理解,可以拿盛飯舉例,吃飯時我們說“我要一碗米飯”不會說“我要3000粒米”。教師在進行化學教學的過程中,應采用生活化教學語言,富有生活情趣、言簡意賅、談吐清楚并富于感染力。在導入生活化教學資源的時候,要聲情并茂、通俗易懂。同時,還要密切關注學生表情反映和情感體驗,及時地進行語言調整和轉換,形成良好的師生情感互動,保證課堂教學氣氛熱烈、學生學習情緒高漲。
3.2 優化生活化化學教學形式
在傳統的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教學形式通常都是教師講、學生聽和記的較為單調的形式,在這種單調枯燥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很少參與課堂教學,因而,化學教與學的效果都差強人意。素質教育和新課標強調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基于此,教師應徹底轉變教學理念,積極創新教學組織形式,采取更貼近生活的情景化教學方式進行化學教學,同時,采用多媒體教學方法、微課、翻轉課堂、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等新型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圖片、幻燈片、音視頻、電影短片等,生動形象地展現化學現象和化學實驗等。例如講述勒夏特列原理時,播放兩個小視頻:買彩票中獎10萬,兌獎8萬,2萬交稅,社會平衡機制在起作用,向減弱得到10萬的這個突變方向移動;某家月收入4000元男主人病倒了,政府每月補助800元,和諧社會送溫暖,社會平衡機制起作用,平衡向著減弱他4000元損失的方向移動。再分析10萬全交稅,補助4000元行不行?顯然,全交稅沒人會買彩票,補助4000,社會承擔不起?所以減弱不是抵消。這樣既可以引發學生的興趣,又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勒夏特列原理。通過優化生活化化學教學形式以增強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升師生情感互動,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效果,從而提高化學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化學教學目標順利達成。
3.3 構建生活化的教學內容
知識源自于生活又指導生活。高中化學教學內容是化學生活化教學的主體,由于化學與現實生活聯系非常密切,因此,教師應當在新課標要求指引下,利用生活化學資源構建生動、活潑的教學內容,把學生感興趣的題材放到課堂上討論,從而吸引學生對化學知識學習和探究的興趣。在設計生活化教學內容的時候,教師還應對生活資源和化學教材中的內容,進行適當的改造或創新,化抽象為生動,然后以問題為導向,引導學生從身邊事物中進行化學式思考,使其能認知到化學知識的實用性,并學會運用所學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4 設計生活化實驗教學
化學是一門實驗性學科,很多知識與理論都是通過實驗來獲得的?;瘜W實驗教學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和鞏固所學知識,有效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化學科學思維能力。因此,高中化學教師應重視化學實驗教學,關照學生的生活經驗,選取現實生活中具體生動的事例來提高課堂實驗的生活化色彩,引導學生充分關注身邊的化學現象,并積極地去探究其本質和規律,從而達到優化學習過程與結果的目的。例如,在講解“物質的檢驗“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對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某一食品進行自主探究學習,然后,再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實驗教學,讓學生通過實驗來解釋生活中的化學現象。再如,在學習電池的制造原理之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選擇合適的材料,制作簡易電池,使學生在理解知識的同時,還能獲得成功的學習體驗,進一步強化其學習的情趣。
3.5 促進課外實踐活動與作業生活化
高中新課改強調,高中化學教師要努力提升學生參與化學科技活動的興趣,提高其知識應用能力和綜合素質。在這一思想指導下,課外實踐教學活動也日益得到高中化學教師的重視。在課外實踐活動中,教師也應強化生活化理念的融入。例如,在學習完氯氣的用途之后,教師可以設計一個實踐任務,讓學生通過文獻資料搜集,對常見的殺菌消毒劑的成分以及功能進行對比分析,并形成調查報告。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就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化學知識。另外,在布置課外作業的時候,也要在作業中加入很多生活元素,使作業內容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以提升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
4.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加強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成為教育的重要目標和任務。在高中化學教學實踐中,引入生活化教學理念,將能使抽象的化學知識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增強學生學習的情感體驗,促進其化學思維和綜合素養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展君梅. 試探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策略[J]. 中國校外教育,2014,32:107.
[2]郭儒.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的策略初探[J]. 現代交際,2016,02:225+224.
[3]楊慶松. 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實施途徑[J]. 學周刊,2014,11:22.
[4]鄭胤飛.文化有跟課堂有魂. 上海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