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摘要】小學音樂情境情感教學的目的是鼓勵學生設立的良好的情境,從中來獲得感觸來盡情的釋放內心的思想、體會音樂的快樂,從而提升他們的思想境界。利用情境來感知音樂之美,進而更加深刻理解作品的實質,利用語言來鑒賞音樂,從而不斷增強音樂教學的成效。
【關鍵詞】小學音樂 情境情感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9-0180-02
1.前言
在進行美育教育的過程中,小學音樂課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能夠讓學生獲得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在以往的音樂教學方法中,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音樂課的效率也會大大折扣,和現代音樂教學背道而馳。所以說,音樂方法的改革已經迫在眉睫。怎樣不斷完善音樂課堂變得至關重要。在廣大老師的悉心研究下,情境情感教學方法廣為流傳,其教學模式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
2.運用情境情感教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音樂教學的關鍵就是情境情感,更是改進教學質量的“魔棒”。第一,將成為教學改革的最終出路。培養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音樂課程設置的目的,因此貫徹情境情感教學是教學改革必然選擇。第二,獨立健康的人格是小學教育的一貫堅持的內容,要想方設法讓學生形成最健康人格,確保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在正確的位置,從而打造出堅強、獨立的性格。情境情感教學能夠激發孩子們的學習激情,形成健全的人格。
3.小學音樂情境情感教學實踐方法
3.1 創設情境畫面
音樂里面往往滲透了美感十足的畫面。然而小學生并沒有發現其中的奧妙,無法在音樂中感知到畫面的美。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畫面,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情景畫面。也能夠為我們呈現視頻和圖片,讓音樂變得更加靈動。以《森林狂想曲》為例,在老師的演示下,學生會發現森林的奇妙,見到奇特的紅葉林、闊葉林等植物,知曉猿類、飛鼠等動物。通過唯美圖片的視覺沖擊,在音樂場景的感知下,讓學生盡情融入大自然的懷抱。感受到《森林狂想曲》音樂的震顫,去深情的聆聽自然的回響。第一讓學生在視覺中獲得震撼,從而愿意去接近森林,隨后在音樂的律動中去探尋自然的神奇,最終對音樂百聽不厭。
3.2 創設情境故事
音樂中包含了豐富多彩的景象。藝術家通過音樂來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同時,藝術家也可以就當前社會之事做出真情實意的表達。對于上述音樂作品,教師完全可以借助故事情境的創設來不斷展現表達效果,以《賣報歌》為例,此首歌曲快樂、順暢,用簡單的曲調為我們展現了舊社會賣報人的悲慘的境遇,也表達了對明天和美好生活的期盼?!顿u報歌》里面包含了讓我們唏噓不止的故事,那個賣報的小女孩被生活所迫,在父母病重情況下來艱難賣報來維持生計。聶耳不經意間知曉她的故事,所以決定給予小女孩更多的幫扶。當小女孩唱著聶耳所創的歌曲時,顧客感知到歌曲的明快,所以自然得到吸引而買報。老師們來深情的講述小女孩的故事,讓學生得到心靈的共鳴,進而更好的感知到音樂所傳達的情感,愛上音樂,愿意去歌唱。
3.3 創設情景舞蹈
小學生本身比較喜歡手舞足蹈,他們更愿意唱歌時利用動作來展現情愫。一旦音樂響起來,學生的聽覺就會受到沖擊,從而對音樂的節奏產生心靈的震動,跟著節拍來舞動身體。所以說,我們可以結合小學生的性格,利用舞蹈來解釋音樂的樂感,讓學生盡情的舞動。以《健康歌》為例,這首歌比較符合舞蹈情景教學。伴隨著音樂,教師帶動學生跳起來、扭動起來,跟著視頻來做運動,從而更加深刻的理解運動的概念,知曉健康的內涵。這樣做不僅僅讓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能帶來一些學習的樂趣,具有一舉多得的好效果。
3.4 利用情境模仿
上文中我們說過,音樂能夠展現出藝術家的私人生活,藝術家利用音樂來闡述讓我們著迷的故事。這些故事直抵學生的內心,帶來心靈的感悟,還能不斷豐富他們的想象力。在教師的講解下,學生通過自身的理解,從而用行動將故事深情并茂的講述出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演繹音樂故事。再次用《賣報歌》做例子,教師在講授完歌曲里面的故事后,學生再進行模仿。把報紙當成現場的工具,一邊賣著報紙,一邊唱歌,進而讓學生們更加身臨其境的感受到音樂背后的情感。此時,學生也可以豐富場景,利用故事細節來呈現故事內涵,從而更加深入的了解音樂。不僅僅可以激發學生的激情,還能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4.結束語
綜上所述,音樂教學的情境情感體驗是我們關注的重點部分,要努力引導學生做出正確的判斷,深刻的理解內在情愫和外在形式。根據音樂課的內容,來不斷豐富他們的內心世界,利用豐富多彩的形式來激發興趣。通過趣味化的教學,讓學生在循序漸進中養成良好的人格,進而成為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接班人。
參考文獻:
[1]劉婕.淺談聲樂教育中的情感培養[J].大舞臺.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