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加之如今電子商務領域如火如荼的進行著,我國的中小企業在經歷了長時間的低迷之后,再次找到了快速增長和發展的機會。但是由于我國的中小企業的規章制度相對不夠健全和完善,尤其是財務管理方面。隨著企業的不斷壯大,這種財務上的缺陷就更加明顯的體現了出來。本文就試圖通過探討我國中小企業當前的財務管理現狀、找到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策略和方法。以期本文能夠為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者、經營者或者相關研究者提供一些有意義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市場經濟;財務管理;中小企業
一、我國中小企業的劃分標準
由于每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和人口數量的不同,它們的中小企業的劃分標準亦不同。我國在2011年6月1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統計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聯合印發了《關于印發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的通知》,對各行業的企業標準進行了劃分。這個劃分標準基本上是以營業收入和用工人數為基準的。每個行業的劃分標準都有著自己行業的特點,行業規模較大的行業的中小企業的劃分標準都較高,反之亦然。例如零售業和物業管理等的劃分標準就較低,房地產業、工業、農業等則劃分標準較高。零售業。從業人員300人以下或營業收入20000萬元以下的為中小微型企業。倉儲業。從業人員200人以下或營業收入3000萬元以下的為中小微型企業。工業。從業人員1000人以下或營業收入40000萬元以下的為中小微型企業。建筑業。營業收入80000萬元以下或資產總額80000萬元以下的為中小微型企業。
二、我國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現狀
我國自改革開放后,我國的中小企業迎來了發展的春風,一大批各行各業的中小企業開始設立。一方面,這些中小企業對我國的經濟組成提供了良好的組成比例。另一方面,由于數量龐大,對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程度不夠。往往只是關注于這些企業的財務數據是多么好看,為地方財政繳納了多少稅收,為地方解決了多少勞動用工等等。卻是忽視了一個企業財務的根本,財務制度是否健全,執行是否完善。隨著近些年來我國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出現了諸如淘寶、京東、蘇寧易購等大流量的電子商務平臺,依托于這些平臺的微小企業大幅增加。并且這些企業的經濟總量也在逐年的攀升中。企業也越來越重視本身的財務管理,嚴格的企業財務管理制度是一個現代企業的必備條件。但是很多企業雖然都聘請了專業的財務管理人員,但往往流于形式。一些中小企業的財務制度不健全,會計機構及崗位設置混亂。會計人員無證上崗;企業賬目混亂,財產不實、數據失真等等現象屢見不鮮。這些問題的危害在企業創業初期尚不明顯,一旦進入資本化、規模化經營后,它們的影響力就會逐步擴大,最終將導致企業走向衰退與沒落。
三、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一些問題
1.大部分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
我國的經濟連續多年的高增長,為我國的中小企業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環境。很多家庭式作坊的業務量劇增,紛紛成立了企業。有的業務量極小的小型企業,隨著業務量的不斷增多,員工的不斷增加,資金往來也更多。但是這些中小企業往往是家族式企業,財務管理制度幾乎沒有。有的企業雖然存在,卻也十分不健全。甚至有些企業雖然雇傭了專業的財務管理人員,但是往往流于形式。很多財務上的事情經常不遵循定好的財務的規章流程,這種看似隨意的財務管理行為對企業往往是最有傷害的。本應該最為嚴謹的財務管理制度,卻存在著諸多的問題。更何況其它的企業行為呢?這種不嚴謹、不健全的財務制度或者財務行為,往往會給企業形象造成不良的后果。
2.政府對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重視程度不足
我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在建國初期我國的私營經濟規模一直較小,更談不上什么中小企業。1978年改革開放后,我國的私營經濟走向了春天。但是我國的經濟組成仍然是以國有經濟為主體地位,私有經濟為輔的結構形式。私有經濟的經濟總量占比重總體上仍然較小。政府的相關機構把注意力很大程度上給予了國有企業,每當國有企業的資金上出現了困難,政府總會在第一時間協調銀行等金融機構給予企業的幫助。對困難企業,政府也會協調稅收等部門給予相關的政策上的優惠和扶持。對中小企業而言,政府的重視程度往往較低,中小企業雖然總量較大,但是每個企業的經濟量較小。這種輕視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行為是十分有害的,隨著我國電子商務業的不斷發展,中小企業對我國的經濟總量的貢獻越來越大。
3.企業的財務管理意識淡薄
隨著經濟全球化、一體化和中國加入WTO,國內企業所面臨的國際競爭必將不斷加劇,企業不論是在管理理念上、還是技術投入上都有了巨大的進步。但畢竟我國的企業整體建立較晚,雖然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管理制度,但很多制度都是浮于表面,各個企業互相抄襲,缺少適合自己企業的管理制度,毫無創新能力。國內很多企業不會主動做出長遠的規劃,對企業的未來和產品做出長遠的研判。大部分企業只會被動的做出應對,而這種應對往往都是滯后的,都是出現問題之后的解決。很多企業只是盲目追求經濟數據,追求銷售量和銷售額,往往忽視了企業的財務管理,在無形中也是降低了企業的收益率和競爭力。很多中小企業有種狹隘的意識,總覺得財務管理必須自己管或者自己人管,殊不知這是一種十分狹隘的管理意識。當企業有十個人時候,有一百個人時候可以這么做,但當企業有幾百人的時候又如何去做?但這種狹隘的意識卻恰恰是我們的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常常遇到的問題。
四、解決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的相關對策和方法
1.政府要加強對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監督
我國的相關政府部門要加強對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的相關立法,并且相關機構要切實落實對中小企業財務監督的職能。決不能只是流于形式,監督部門要有針對性的相關措施。一方面,政府可以協調銀行、稅務等部門對企業進行資金上的支持或者稅收上的優惠,以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另一方面,監管部門要加強對企業財務行為的監督,促進企業建立完善的企業財務制度,并監督企業切實執行財務制度。
2.企業必須完善財務制度的建設
制度的建立意味著規則的建立,所有的人都要遵循這個規則。它可以告訴人們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有些企業雖然雇傭了專業的財務管理人員,但是往往流于形式。很多財務上的事情經常不遵循定好的財務的規章流程,這種看似隨意的財務管理行為對企業往往是最有傷害的。本應該最為嚴謹的財務管理制度,卻存在著諸多的問題。更何況其它的企業行為呢?這種不嚴謹、不健全的財務制度或者財務行為,往往會給企業形象造成不良的后果。這種情況下,完善的財務制度就能有效的規避財務風險,促進企業的健康的發展。
3.加強職業經理制度的建設
隨著我國企業的不斷發展,企業的發展也越來越市場化。過去的那種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當代中小企業的發展。很多企業都意識到了這一點,于是越來越多的企業都開始在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退出對企業的管理,完全交由職業經理人。當然,職業經理人的成功案例更多的發生在上市公司等大公司中。但中小企業的職業經理人的發展也是趨勢所在。職業經理人擁有更深的教育背景,更多的金融知識,更多的市場嗅覺,更先進的企業管理方法,更科學的財務管理理念和制度。職業經理往往會借鑒歐美發達國家的財務管理制度,找到更適合自己企業發展的財務管理制度和方法。
4.注重第三方監督機制的建設
單純依靠企業自身的自覺性來進行科學、合理、規范的財務管理并不現實。不論是政府相關部門還是企業都要重視第三方財務監督的重要性。這種第三方監督主要是指國家監督和社會監督。國家監督主要是指政府相關的職能部門諸如稅務機關、工商局、銀行等機構依據我國的相關法律法規而進行的監督。社會監督則是指社會上的第三方職能機構的受相關委托人的委托進行的財務管理和監督工作。隨著我國網絡文化的發展,網絡的力量逐漸凸顯出來。我國很多時間都是有網絡的關注所引發。我們的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也可以借鑒網絡的力量,從而加強社會的監督,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力量。
參考文獻:
[1]郭一陽.淺談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問題及其對策.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4).
[2]崔冰迪.淺析電子商務對我國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財經界,2016(3).
[3]張海強.加強我國企業財務管理的一些思考---以電力企業為例.中國商論,2015(33).
[4]張偉.我國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內部控制.中國經貿,2015(3).
[5]蔣琳琳.知識經濟對我國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及對策.求實,2006(2).
[6]王玉輝.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5).
作者簡介:王洪濤(1972.10- ),男,漢,河南省舞陽縣人,本科,漯河職業技術學院,講師,會計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