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陽
【摘要】在高中階段實施數學思維教學,幫助學生培養數學建模的意識,是有效解決高中數學教學問題的手段之一.同時,數學建模思維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為今后的發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礎.
【關鍵詞】高中數學;數學建模
當前高中教育的主要方向是加強學生的應試能力,讓學生在考試中得到更高的分數.因此各個科目中的概念、定理需要學生強行記憶,反復練習相關的解法和題型.然而這種教學方法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卻有著十分不利的影響,學生只能在試卷上表現出知識技巧,卻無法將其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特別是數學,在很多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與實際問題有著緊密的聯系,高中學生要想學好數學,就一定要具備這種聯系實際的能力,即數學建模思維.數學建模思維能夠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有機地結合起來,是將科學技術轉化成為有效生產力的主要途徑.同時,社會的不斷發展也促使數學教學進行深層次的改革,努力培養具有更高素質的人才.如果高中教學能夠提前為學生的數學建模思維打好基礎,必將對學生未來的發展產生不可估量的積極影響.
一、數學建模簡介
數學建模即數學模型,是運用數學符號和圖形等對抽象的數學理論進行簡單而準確的模擬,它對于解釋數學原理的本質和規律有著很好的效果.在20世紀,由于人工計算能力的限制,數學建模只停留在一些簡單的問題模擬上;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進步,電腦可以幫助人們建立起更加復雜而準確的數學模型,使數學建模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領域中邁進了一大步,數學建模開始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通過建立數學模型,能夠根據現有的客觀條件,在一定程度上對模型未來的發展進行預測,從而提前做好應對.這在實際應用當中十分重要,不僅極大地節省了成本,還降低了因計算錯誤而導致的損失.但是建立數學模型并不容易,需要建立者具備極強的數學素質,對問題能夠做到深入觀察,認真分析所有的條件;在建立過程中要正確而靈活地運用各種知識來為建模服務,保證模型能夠最大限度地接近實際問題本身,從而保證建模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數學模型越精確,所得出的結果就越有利于實際問題的解決.
二、在高中教學中實施數學建模思維的重要性
數學建模思維對于高中學生有著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它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出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鍛煉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數學建模所涉及的內容很多都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應用意識也會得到增強.很多時候,在解決數學建模問題時,不僅要運用到其他學科的知識,也需要若干名同學齊心協作才能完成,這樣既加強了學生對其他學科的理解運用,也培養了學生團結互助的意識.通常教師在數學建模思維培養教學的工作中只擔任服務的角色,向學生提供必要的理論知識和建模信息,不應過于干涉學生的思維方式.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多鼓勵和引導學生去解決模式相對復雜、具有實際意義的問題,不應停留在簡單的建模層次上,這樣反而會限制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要讓學生在膽大心細、認真頑強的學習環境中,不斷提高和鞏固數學建模思維,在適應當前高考選拔制度的同時,也能適應未來社會人才發展的需求,從而實現真正的素質教育.
三、實施數學建模思維教學的方法
(一)將建模思想滲透到教材當中
數學建模其實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復雜,教師首先要幫助學生正確認識數學模型,消除學生心理上的畏難情緒.比如一些常見的函數公式就是一種簡單的數學模型,那些復雜而精密的模型都是由這些簡單的公式組合而成的.教師要注意在教材中隨時滲透建模思想,遇到特定的數學公式,要及時進行建模問題的引申,讓學生在日常教學中不斷接觸數學模型,在熟悉的基礎上開始產生進一步的興趣,然后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索其他類型的數學模型,最終使建模思想成為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一種習慣.
(二)積極引導學生建立建模思維
建立數學建模的思維需要具備足夠的意識、扎實的基礎和正確的技巧,多數學生在開始進行數學建模的時候都會感到無從下手,這是正常的.教師要不斷鼓勵學生勇于面對困難,要讓學生明白,任何能力的培養都需要一個相應的過程,只有自己堅持不懈地努力,不畏辛苦地學習,才能得到回報.同時,教師要及時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將教學方案與實際教學環境相結合;盡量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數學模型來進行講解,達到一題多問的效果;針對基礎各異的學生來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從而幫助更多的學生建立建模思維.
(三)利用問題建立數學模型情境
教師要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提問的方式,來建立一個適合學生學習水平的數學模型情境.只有優秀的問題,才能帶給學生更多有益的經驗,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學習新的知識,鞏固舊的知識.如果問題不恰當,不僅無法讓學生的知識得到運用和實踐,甚至會對學生的積極性造成不利的影響.提問的內容也要盡量貼近實際生活,要帶有較強的生產或者學科價值,從而體現數學建模思想在實踐中的應用.教師還要多關注國外的實時刊物,將最新信息融入問題當中,并結合教學實踐將其改編成為適合當前發展潮流的教學問題.
(四)多角度啟發學生的建模思維
學生在進行數學建模的過程當中,很容易遇到阻礙,既有知識儲備的欠缺,也有轉換思維的不當.每當學生出現問題的時候,教師要及時發現并進行輔導.要注意每名學生對于同一個問題的看法和角度是不一樣的,特別是在進行數學建模的時候,容易出現五花八門的看法和見解.這時教師一定要耐心傾聽,認真梳理每名同學的想法,找出其見解中的漏洞,幫助他們進行改正.不能簡單地否定那些不一樣的看法,要在保護學生積極性的基礎上,從多個角度來啟發學生的建模思維,引導學生最終走上正確的道路.
(五)提高自身素質和教學質量
教師自身素質對于數學建模教學有著直接的影響,學生能否真正學會數學建模,培養出有用的建模思維,需要教師來決定.就當前的教學狀況而言,有相當一部分的教師,對于數學建模教學采取了敷衍了事的態度,學生在課堂上只能對數學建模有一個模糊的認識,更無從談起學習和運用建模思維.在新的發展形勢下,教師要想適應教育行業的改變,就要從提高自身素質做起,從根本上提高教學質量.數學建模對于很多教師來說,既陌生又費力,它需要進行專門的學習和研究,對數學基礎能力有著很高的要求.同時,還要具備極強的反應能力和綜合技巧,這樣在課堂上才能及時解決學生們遇到的問題.但是,只有經過這樣一個學習和鍛煉的過程,教師的自身素質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從而在探索新知識的道路上發掘出更多的潛力.
(六)組織學生進行數學建模比賽
數學建模比賽在大學中十分常見,盡管其內容超出了高中階段的知識水平,但是只要將問題的條件進行適當的修改,使知識范圍縮小到高中數學就可以了.教師可以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數學建模問題進行改編,也可以直接使用大學中的成題,其中心思想都是讓高中學生在比賽過程中親身體會建模的過程.學生要分成若干組,每組的題目通過抽簽決定,各個小組的學生要通力合作,在規定的時間內拿出最佳的模型.這樣既培養了學生合作的意識,又加強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根據各個學校的教學資源合理安排比賽: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多舉行幾次,如兩周一次甚至一周一次;如果條件有限,就適當縮減,以不影響正常教學進度為準.
總結
高中的學習與初中及大學有著不同之處:要為高考而服務,因此其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都要遵循一定的規律.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于人才的長期需求促使學生在成長時期就要培養一定的技能,只看重高考并不能保證學生未來順利發展.因此,在高中實施數學建模思維的教學,是為了有效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建立數學建模思想.這樣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學生都能夠積極面對困難,親自動手解決問題,真正地將知識運用到實際之中.
【參考文獻】
[1]李燕妮.高中時期培養學生的數學建模思維[J].陜西教育,2012(8).
[2]李以渝.數學建模思維方法論[J].大學數學,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