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文君 王堯
摘要:學風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學風是一所大學的靈魂,是大學的寶貴財富,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和育人資源。高職院校開展學風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對目前高職院校中學風狀況的分析,提出了創建優良學風應采取的對策和措施。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風;教風
學風是一所大學的靈魂,是大學的寶貴財富,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和育人資源。但目前,高職院校的學風狀況不盡如人意,學生中普遍存在著缺課、上課遲到早退、上課睡覺、考試舞弊、通宵上網玩電游等現象,不良的學風狀況嚴重制約了高職院校的生存和發展。高職院校要獲得較大地發展,關鍵就是要狠抓學風建設。
一、高職院校學風建設的現狀
筆者在高職院校已有多年的學生管理工作經驗,通過大量的實地考察和進行《高職院校學風建設調查問卷》等方式從縱向客觀的分析了高職院校的學風建設情況,與此同時同本科院校進行橫向對比,從目前情況來看,高職院校學風總體比較薄弱,學生的價值取向、學習熱情以及考風考紀等都存在著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高職院校對學風管理的重視程度不夠
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是由中專學校升格或者是中專學校合并升格而成的,高職院校的主要精力重點放在學院定位發展、人員配備、專業調整與建設、招生與就業、上規模、上基建與增設備等方面,對學風建設在學院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認識不足,尚沒有把學風建設作為學院建設的重中之重,對學風建設問題不夠重視。相對于本科院校的學生而言,高職院校的學生文化基礎比較薄弱,學習積極性不高,這是無可奈何的事實,然而正因為以上原因,目前的高職院校對學風管理的重視程度明顯不夠,潛意識中認為高職院校的學風現狀差與本科院校比是可以接受的,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導致了高職院校對學風管理問題的輕視。目前高職院校在學風管理上沒有建立或健全相應的管理制度、紀律規定、管理機構、評估要求、激勵機制等,或者有相關的制度卻沒有嚴格實行,形同虛設。因為因關系沒能對甲從重處罰,同等情況下也就難以對乙從嚴處理,這就使得學風管理無規可循,無章可依、或有章不依,大家不管不問。這是造成一些學生放任自流的重要原因。
(二)不良的教風影響了優良學風的形成。一名優秀的教師能言身 教,感染、熏陶、激勵學生勤奮學習、不斷進取。而不積極改進教育、教學方法,用心教學的老師將得不到學生的支持。高職院校少部分教師素質有待提高,老師在課堂上應以傳道、授業、解惑為本,不應借課堂發泄對社會的不滿情緒。筆者就“學生逃課的原因”在這里對高職院校851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答案選“不喜歡老師的授課方式”的占了313票,僅次于占591票的“對課程沒興趣”,位居第二。而另一項調查“你對大部分教師水平的看法” 這一欄中,認為“相當好”的只占4.35%,認為“比較好”的占30.32%,認為 “一般”的占51.83%,而認為“不怎么好”的占13.51%。由此可見,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將是學風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之一。
(三)學生的學風狀況不盡如人意。目前,高職院校中一部分大學生由于心理不平衡、自身基礎差、缺乏明確的學習目的以及學習紀律松懈等各種原因在心理上對學習產生消極、懈怠甚至否定的厭學情緒,因而,形成了不良的學風現狀,主要表現在:
1、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獨立完成學習任務能力差。通過《高職院校學風建設調查問卷》中可以看出學生平時完成作業情況,851份問卷中,選經常抄襲的有108人,占問卷人數的12.69%,偶爾抄襲的413人,占問卷人數的48.53%,學生不能獨立完成作業的情況非常普遍。
2、學生學習紀律松散,上課遲到、早退、曠課現象比較嚴重,筆者在學風督察過程中在登記學生上課遲到情況時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少部分學生為了逃避遲到登記,寧愿不來上課,看到值勤人員就轉頭回宿舍。
二、高職院校加強學風建設的對策和措施
(一)完善學風管理體系
充分認識學風建設的重要意義,研究和制定學院加強學風建設的有效措施。高職院校領導要統一思想,在考慮學院發展的過程中充分認識學風建設的重要意義,把學風建設當作關系學院生死存亡的大事來抓。為了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查現狀,定制度,抓措施,把各項學風建設措施真正落到實處,做到齊抓共管,人人有責,不走過場,形成學生愛學習、講學習的優良學風。
(二)從嚴治教,落實學風建設
端正教風,樹立良好的考風,為學風建設提供重要條件。教風與學風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教風是指教師的師德修養和敬業精神,是教師德與才的綜合表現,是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修養及文化水準的集中表現。學校要通過開展評選和表彰師德優秀群體和師德標兵、學習和弘揚優良辦學傳統等活動,形成有利于良好教風、學風和校風建設的氛圍。好的學風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好的教風,良好的教學有利于培養出認真刻苦,努力鉆研,腳踏實地,求學上進,奮力拼搏的優良學習風氣;相反,不良的教風則助長惡劣的學習風氣。此外,教師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言行都會隨時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高校學生正處在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人生階段,教師應當在教學工作中對其正確引導,學生只有擁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才能從根本上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從而形成良好的學風。
(三)落實學風建設責任制
制度建設和嚴格管理是學風建設的側重點。學校要針對目前一些學生學習自覺性差、自制能力弱的情況,從新生入學教育著手,加強正面教育和引導,教育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創造。當然,學風建設不只是教務處和學工處的事情,需要教學、管理各環節和各職能部門協作配合。全院各系、各部處室都應把學風建設當作自己責任的一部分,層層落實學風建設責任制,在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中自覺對大學生進行學風教育與管理。
(四)圍繞教育教學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
在抓學風建設的同時,學工處、團委、各系部、圖書館要以第二課堂活動的形式,圍繞教育教學的內容,積極開展學術講座、素質教育講座和各種職業技能競賽、征文比賽、英語知識競賽、專業設計比賽、演講賽、辯論賽等,積極開展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寓教于樂,在學院內制造一種好學的氛圍,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培育優良的校園文化。
(五)樹榜樣,立典型
充分發揮學生典型事跡的示范作用,用學生的身邊人、身邊事為典范,激勵學生積極進取,上進拼搏的精神。通過學生黨員、學生干部及優秀學生和先進集體的示范作用,樹立優良學風,實現“比、學、趕、超”的良好學習氛圍。
學風建設永遠是學校快速發展的重要課題,是學校教育成敗的關鍵。良好的學風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建設良好的學風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 韓延明 學風建設:大學可持續發展的永恒主題 《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2] 袁貴仁.做好新形勢下的高校穩定工作.中國·高等教育,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