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學校,一個班級學生人數達到六十人左右的現象非常普遍(特別在小城鎮及農村學校)。相同班級學生在學習基礎方面,興趣愛好方面,個性品質方面,智力和非智力方面等等存在一定的差異是正常的現象。而且,因為現在選拔方式為考試選拔,所以學生課業負荷非常重。但是教學課時是不變的,并且教學大綱對學生的水平要求高,過去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英語教學難以適應學生的需要。在這種情況下,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們一定要正視學生之間個體的差異,英語教學中使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夠開發自己的潛能,提高英語學習成績。
【關鍵詞】英語教學;差異性;興趣
一、差異性教學現狀
目前,“差異教學作為一個重要的教育課改理念被教育研究者和一線教育者所接受,它的本質是在班集體教學中將學生的共性和個性辯證地統一起來,從學生個性的差異出發,提供適合他們各自特點的發展方式,最大限度地與學生不同的學習需要相匹配,從而促進每個學生得到充分的發展。“差異教學"扭轉了“一刀切”的局限性,也避免了“個別化教學”忽視學生的共性、個別化教學方案和實際班集體教學難以對接的情況。“差異教學"理論以人為本,尊重學生多元化特點,關注學生個性差異,使得每一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得到最大的發展,體現了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差異教學"一方面迎合了當前素質教育的需求,促成教師隊伍的教法探新,創新教育過程,提高教育水平,促進教學效益的提高;另一方面,“差異教學”具體落實了因材施教和主體性回歸的原則,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引導學生講究學習策略,迎接各種學習挑戰,從而使每個學生都不同程度地獲得學習進步。
二、初中英語差異教學的優勢
“差異教學”是針對多年來班級教學中所存在的一些根深蒂固的問題而提出的,它強調在班集體教學中立足于學生的個性差異,滿足學生個別學習的需要,以促進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充分發展。任何教育教學活動不可能回避價值問題,“差異教學”的產生、發展也是立足于以人為本的價值追求。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提出的班級授課制風行至今,班級授課的種種弊端已經日益尖銳起來。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青少年的知識來源也越來越廣泛,出現了許多具有鮮明個性的學生,而他們的學習差異性也越來越大了。2我國的中小學一向根據學生的自然年齡編班,在此基礎上要求教師在教學中照顧到所有學生的不同水平。許多優秀的教師已經積累了經驗,創造出適合班級英語教學的有效方法。這些方法往往著重于教學形式,教學目標等等,對學生差異性的關注還不夠。因此本文力求在照顧到學生個性差異的基礎上,兼顧優等生和英語學習有困難的同學,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從理論的角度上來說,通過差異教學的實踐研究,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促進每個學生最大限度的發展,實現了差異教學的目標:追求高水平高質量的教學效果,這個思想與新課程理念“為了每個學生的發展”,與21世紀的科學發展觀相吻合的。本文提供了實施差異教學的操作模式,并在研究過程中得出真實數據,進而對研究結果進行了詳細分析,這些工作都豐富了初中差異英語教學研究的理論觀點。
三、初中英語差異教學的指導意義
從實踐的角度上來說,本研究對初中差異英語教學具有一定指導意義,是可行的。
第一,有利于提高全體學生的素質,使所有的學生均能結合自己的實際,人盡其才。差異教學遵循學生認知規律,針對學生的能力差異,通過分層設置問題,分層布置作業,分層評價,促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獨立完成自己各自的任務,既促使學生積極開動腦筋,上課積極參與,又杜絕了學生抄襲作業,還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二,差異教學能夠使各個層次的學生在一定的范圍內提高學習能力,從而提高學習成績。差異教學采用層次角色轉換,促使優等學生戒驕戒躁,不斷奮發向上。對時常被老師“忽略”的中等生,經常運用“賞識法”,鼓勵他們選擇“高一級作業或高一級要求”,一旦達到目標,及時加以表揚,適時進行角色轉換。對于學習暫時落后的學生或行為習慣不好的學生,提出較低標準要求,逐漸培養他們學習的興趣,讓他們克服困難,提高成績。
第三,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信心,為克服學習困難奠定基礎。差異教學的前提是分層,即針對學生實際進行層次劃分,定時進行層次角色轉換。這既極大地滿足了部分學生的榮譽感,又可以使學生有一個明確的目標而愉快地學習。層次角色轉換這種激勵模式對中、下學生來說,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動力,能推動他們奮發學習。
【參考文獻】
[1]陳厚德。基礎教育新概念一有效教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07
[2]皮亞杰.結構主義.[M].北京:商務印書館發行部.1996.09
[3]R.J.斯滕伯格.超越IQ一人類智力的三元理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05
作者簡介;章靜,西華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課程與教學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