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在教學中起著主導作用,英語教師專業素養決定著英語教學的質量,尤其是語言基本功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與學生成績。當前,高職院校由于重實用輕理論的實際,加之專業英語教師匱乏,忽視英語教師語言基本功提升,導致學生學習效果差,甚至出現厭學的情況,如果不及時予以干涉,將會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應引起重視。
【關鍵詞】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教師素質;語言基本功
一門語言的學習,重要的是語言基本功的訓練,英語教學也然如此。高職英語教學應注重學生實用性的培養,以提升學習興趣。然而,我們現實的教學由于各種原因以講授為主,而忽視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甚至一部分教師由于語言基本功差,遇到外賓心里就七上八下,不敢嘗試,實實在在的啞巴英語。因此,我們必須推動一場改革,這場改革就是要以英語語言基本功為突破口,強化情景教學,鞏固教師基本功,提升高職英語教學質量。
一、語言基本功的內涵
2015年,教育部批準實施了新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大綱》,新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大綱》指出,扎實的英語基本功主要是指“語音、語調的正確,詞法、句法、章法(包括遣詞造句與謀篇布局)的規范,詞匯表達的得體,聽、說、讀、寫、譯技能和外語實際運用能力的熟練”。這里面有兩層意思需要引起重視:
1.基礎知識的掌握
在外語學習過程中,對于外語語言系統的基礎知識(語音、詞匯、語法的特征)或稱為“系統知識”的掌握。比如,語音系統中關于音素及其分類、發音部位和方式的知識,重音和節奏及其規律的知識,連讀、不完全爆破的規則,語調的類型及其應用規則的知識等。
2.語詞搭配的掌握
對于外語語言的使用知識(language using),即完成合乎目標語言語音、詞匯、語法特征的基本技巧或稱“語言基本技能”(basic linguistic skills),包括聽、說、讀、寫、譯等方面的掌握。比如,朗讀的基本技能包括標準的發音、重音和節奏的把握、連讀和不完全爆破的適時應用、語調的準確運用等。盡管基礎階段也設置了聽力、會話、閱讀等課程,但是綜合英語的課型特點決定了它在基本功訓練方面更具有系統性和深度性。
二、高職英語教師語言基本功的現狀
目前,英語教師的語言基本功問題較大,總體上在中低層次徘徊,而且還呈下滑態勢。這是因為在走出大學、踏上教師崗位后,他們的基本功就很一般,而多年來光吃老本,沒有及時充電,下滑也就難以避免。如果我們把英語實踐能力分成聽、說和讀、寫、譯兩大部分的話,可以看到教師的聽、說能力較之以往有所提高。改革開放以來,聽、說的條件比過去好了很多,不但多媒體設備俱全,有外教“陪練”,而且也不乏短期和長期出國進修的機會,從而大大增加了聽、說的實踐機會以及快速提高聽、說能力的可能性,使得如今的教師長于表達,敢于表達。
1.讀、寫、譯方面的問題
閱讀中,速度至今仍是一個問題,閱讀理解能力不好,致使閱讀有一定深度、難度的文章時往往卡殼。譯的能力由于中文修養的缺,也很有限。最大的問題是寫作,大學英語教師寫不出比較像樣的英語文章并不是個別現象,而寫作恰恰是衡量英語教師英語基本功的重要標準。寫是目前教師英語基本功中最薄弱的環節,主要表現在:一是語言不夠地道,多少帶有中文腔,篇章文字不是憑大量閱讀所獲得的語感自然流淌出來的,而是根據語法知識遣詞造句而成,甚至還有低級的語法錯誤。二是沒有區分筆語和口語的文體差異,有的文章大部分都是口語化簡單句,語言幼稚淺顯,句式單調乏味,一律的主謂賓結構,更談不上什么文采了。三是詞匯量小,且詞匯重復過多,寫來寫去就那么幾個詞,大多還是讀大學時精讀課上學得的。四是說理有困難,寫的是議論文卻居然沒有論點,自然也就沒有論據,通篇都是信手拈來的例子,末了加上一句斷語,就算已經完事,突顯了思辨能力的缺失。
2.聽、說方面的問題
聽與說上,雖然流利程度有所提高,但語言質量不高,表達不是很地道,中式英語屢現課堂。教師的口語表達不僅是為了傳遞思想,使教學順利運行,而且往往還是學生語言模仿的對象,是他們英語技能學習的摹本。英語口語不地道的教師往往會教出英語表達不地道的學生。教師口語水平越低,教學能力越強,其負面影響越大。
教師的英語語言基本功不扎實,小而言之,直接影響教學,令學生害;大而言之,難以勝任為國家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的職責。首先單從教學來看,教師由于自身語言基本功欠缺,無法從親身經驗出發來指導學生怎樣打好語言基本功,難以對學生的語言質量做出準確判斷,并提出有效建議。這樣的教師很難服眾,無法在學生中樹立威信,從而給教學帶來負面影響。可以說,教師的語言基本功在英語教學中起著決定性作用,基本功不大扎實的教師絕對教不好學生。
三、改進高職院校英語教師語言基本功的建議
1.抓好英語教師語言基本功訓練
一方面,政府、學校重視,把語言基本功訓練當作關乎教學質量好壞的大事來抓,加大職稱評審中英語水平的權重,并制定具體評價方案。每隔一兩年應對青年教師的英語水平考核一次,成績可作為職稱評審的依據之一。同時,有計劃地組織青年教師進修,一般可采取兩種方式:一是派遣教師輪流出國,明確任務,提出吸收新知識和提高英語技能兩方面的要求;二是開辦全國性和校內教師進修班,由外教和資深教師擔任主講,組織名著閱讀、寫作訓練以及必要的英漢互譯等活動。一種方式簡便經濟、容易操作,效果一般也不錯。進修成績可供職稱評審參考。另一方面,教師自身努力。英語基本功提高是極其個性化的事,離不開每位教師自身的努力。教師既要認識繼續訓練語言基本功的重要性,又要掌握具體方法,并不怠不懈地堅持努力。要多讀多寫(或多聽),舍此別無他途。建議高校教師多讀經典,把優秀的散文和小說作為自己語言學習的模本。有些經典值得反復閱讀,甚至需要爛熟于心,這樣既有助于提高英語寫作能力,又有利于擴大知識面,豐富自己的學養,一舉數得。
2.教師中文素養的提升
英語教師的語言基本功除了英語基本功之外,還應包括中文基本功。多年來,外語專業的師生大體上都忽視了中文基本功訓練,教學中幾乎與母語絕緣,學生的中文水平仍停留于高中時代,甚至因久疏應用而有所退步,由此招致業界的隱性歧視。其實,中文基本功不佳,影響的不僅是畢業后的職場生涯,而且是綿延一生的英語學習。因為語言學習是相通的,對一種語言的悟性必然有助于對另一種語言的理解;反之亦然,一種語言掌握不好,也會殃及對另一種語言的掌握。教學中,我們隨處可見兩種語言學習之間的相關性:一種外語學得好的學生,往往另一種外語也學得不錯;中文基礎扎實的學生,一般來說外語也是學得好的。相反,中文不好,外語學習也會受到影響。所以,加母語的學習也是英語教師的重要任務。
【參考文獻】
[1]黃源深英語教師的語言基本功:一個亟待引起重視的問題——英語教學談之四[J].外語界,2014(02):35-38.
[2]權志成.大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探析[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6(04)89-90.
[3]吳敏煥.語言基本功與漢譯英翻譯[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S1):161-162.
作者簡介:文佳(1981.11-),女,湖南長沙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現為貴陽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教師,主要從事英語教學與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