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妮

【摘 要】 面臨紛繁復雜、壓力重重的小學畢業班教學工作,頭緒萬千。如何忙而有序,忙而有效?針對學生在數學復習中存在的知識零散導致考試中調度無力的突出問題,我嘗試著用自己實踐過的思維導圖來突破這個瓶頸。本文通過敘述的方法,闡述了思維導圖的重要性、畫法及運用方法,論證了思維導圖在復習課中的科學性、有效性。
【關鍵詞】 小學畢業班 數學復習 思維導圖 大腦
第一次接觸思維導圖,是課堂上講解真卷時,班里一位平時學奧數很棒的學生把他自己的作業思路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展示給全班同學學習借鑒。緊接著便聽聞到在一些培訓機構里,將思維導圖作為一個專門的培訓課程。在我看來,那只不過是忽悠人的玩意。但是事有湊巧,在參加了北京師范大學思維教育發展中心教授主講的《運用思維規律,提升師生學習力》高效課堂教學交流活動后,我對思維導圖更為好奇了。于是點擊網絡搜索有關資料,閱讀了東尼?贊博(Tony Buzan)的《思維導圖》,才發現《思維導圖》真是別樣的思維世界,其魅力無窮,風靡全球。
面臨紛繁復雜壓力重重的畢業班教學工作,頭緒萬千,如何忙而有序,忙而有效?我開始嘗試著畫思維導圖,竟然發現小小的一張紙、一幅圖可以指導我有條不紊地工作,并不時進行回顧工作!
嘗到甜頭的我,開始思考:可不可以用思維導圖來提高六年級數學復習效率?因為目前我們畢業班的老師和學生均有這幾方面的感嘆:
1.老師說:“復習課對部分學生來說簡直就是浪費時間。“ “復習無非是師出題、生做題、師評講、生改錯的老套路,難有新意” ……
2.學生說:“今天的復習課真沒勁,也不知道老師是怎樣想的?好像我們什么都不懂?!?“復習,不就是悶著頭做題嗎?沒完沒了太沒意思” ……
3.處理辦法:先安排半節課獨立作業,再組織半節課討論交流或講評。教師把主要精力用在查閱參考書和整理收集習題講解難題上,學生被重復枯燥的機械訓練弄的疲憊不堪。
針對上述問題,我大膽嘗試創新性地使用思維導圖為孩子們構建知識體系,旨在同時達到學生思維訓練的提高,復習工作中,便采取以下步驟實施我的改革:
一、認識新朋友——思維導圖
課堂上,我先展示了邁克爾·杰克遜的一張思維導圖和30萬美金的賣價,極大地激發學生好奇心和探究意識。順水推舟,又介紹了《思維導圖》,并用一系列實例,讓孩子們了解思維導圖已經風靡全球,成為IBM等很多知名國際公司總裁的一種重要的思維工具。同時,為了說服學生接受這個新的思維工具,還展示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的“要事第一”和“不斷更新”兩大習慣,鼓勵學生在復習方法上不斷創新,并保證思維導圖的運用會讓同學們養成“要事第一”的習慣。
二、嘗試畫一畫思維導圖
通過例圖展示等一系列鋪墊,當我再問道:“你渴望學習嗎?”學生紛紛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接著,我向學生介紹了畫思維導圖的基本要求:
1、擬定內容:先確定思維導圖的主題,圍繞這主題,再確定多少個主干知識,每一個主干知識下面又有多少個次干知識,依次類推。
2、布好畫面:在橫放的A4紙上,在中心位置畫出主題的圖形(又稱為“中央圖”),按順時針方向,畫出每條枝干和分枝。
3、寫關鍵詞:關鍵詞是思維導圖的關鍵,如果關鍵詞選擇不正確,思維導圖的知識點就歸類的不清晰。
學生在課堂上練習了四次思維導圖,它們是復習中的重點內容:“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分數、百分數與比的應用”。從不會到會、從漏洞百出到完美,從規范到個性,基本掌握了繪制思維導圖的基本方法。
三、初步運用思維導圖
有效整理知識是一節課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數學復習課的特點“整理、鞏固、提高”,運用思維導圖來整理單元知識要點,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思路更加清晰,而且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左右大腦,也使抽象的數學更加形象化。
1. 以結構圖為基點串聯單元知識。在一個單元中,復習的時候不必要學生面面俱到,可以抓住一個單元的重點課,或重點內容,展開復習。
例如:在復習“圓的認識”一單元時,以圓的周長這一節課進行系統復習:
通過一個單元的重點課時,來聯系其它相關的知識,不僅讓學習的內容更加清晰地呈現于學生面前,而且使知識的結構也更加地明朗。
2.以條目圖為基點梳理單元知識。條目圖就是把一個單元的每個課題,以目錄的形式呈現出來,讓學生來進行概括整理。例如,在復習“分數的加減法”時,通過分數加法條目式的復習,一個學生條理非常清楚地寫下這樣的思維導圖(下圖):
這樣的條目式知識結構圖,與學生的小組討論形式相結合,可以提高中下學生的復習效果,比起老師在課堂上無數遍的講解事半功倍。
四、思維導圖的優勢
半個月的復習教學實踐,我們以每個學習單元作為思維導圖的中心主題,逐步將零星的數學知識組織起來,最終匯總為各大知識體系的思維導圖。既完成了縱向的的知識學習,又達成了各要點之間的橫向聯系,加深了對抽象的知識和理論的理解。從初步嘗試這種思維訓練方式的的情況來看,學生樂于接受,積極采納,用孩子們的話說:
1.容量大。思維導圖可以把大量的知識內容全部用一張紙記憶下來,真正做到了把“厚”書讀“薄”。
2.節約時間。思維導圖將重要的內容用關鍵詞來表達,讓學生把主要精力集中在關鍵的知識點上,可節省90%多的時間。真正做到科學高效的學習。
3.整合知識體系。思維導圖具有極大的可伸縮性,它能夠幫助學生建立新舊知識結之間的聯系。學生在思維導圖練習中思維更加縝密,角度更加開闊。
4.激發大腦。人的左大腦負責邏輯、詞匯、數字,而右大腦負責抽象思維、直覺、創造力和想象力。思維導圖則把關鍵字和顏色、圖案聯系起來,極大地刺激了視覺感官,激發了右腦,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如何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記課堂筆記、如何發揮思維導圖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應用、如何運用思維導圖來優化解題策略……還需要進一步的探索。如何更好更有效地運用思維導圖這個工具來它改善教師的教,促進學生的學,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奥仿湫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