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該文對五蓮縣耕地保護情況進行了調查,總結了其成功的經驗,指出了其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并對下步工作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
關鍵詞:國土資源;耕地保護;調查報告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21.086
土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寶貴資源,是民生之本、發展之基。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實保護耕地”是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因此,耕地保護是保障群眾生活、保持農村穩定、促進社會發展的基礎。近年來,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從自覺踐行科學發展觀的高度,合理利用和切實保護每一寸耕地,走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科學之路。近日,該縣通過采取召開座談會、實地走訪、問卷調查等方式,先后深入全縣21個鄉鎮、26個部門、150多個企業和村莊,對五蓮縣耕地保護工作開展調研活動?,F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1 基本情況
(1)加強領導,建立耕地保護長效機制。五蓮縣縣委、縣政府對耕地保護工作高度重視,主要領導經常聽取耕地保護工作情況匯報,多次在縣域重點工作(黨政)聯席會、縣委常委會、縣長辦公會等重要會議上進行專題研究部署,對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實行目標責任制管理,并定期組織檢查考核??h政府還專門成立了以縣長為組長的土地衛片執法檢查工作領導小組、耕地保護領導小組、基本農田保護示范區建設領導小組、農村建設用地挖潛利用領導小組等,進一步加強了對國土資源工作的領導,為全縣耕地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
(2)立足關注民生,做好耕地保護利用。“民以食為天,食以地為本”,我國農村土地實行集體所有制,土地生產是農民重要就業途徑和收入來源,耕地是最基本的生產資料,也是生活最基本最可靠的保障,減少一畝耕地,農民就減少一畝生存“地”,就減少一份生活的保障,增加一份社會不穩定因素。五蓮縣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創新和完善土地流轉形式,在保證耕地面積不減少、用途不改變的情況下,調整產業結構,提高單位耕地的糧食產量和利用效益,以此促進農民增收,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針對農村宅基地管理點多面廣的實際情況,該縣積極探索,勇于實踐,闖出了一條“一預審兩公示三到場”并用“五簿二表一臺帳”規范管理的新路子,實現了農村宅基地報批管理的科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保護了耕地,減少了矛盾,有力的促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3)嚴格土地執法監察,維護良好的土地管理秩序。該縣嚴格落實土地執法動態巡查責任制、逐級報告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對土地違法行為始終保持了強大的高壓態勢,特別是通過對少數典型違法用地實施強制拆除,公開曝光,有效地遏制了新的違法用地行為的發生。切實發揮好基層所的前沿陣地作用,進一步加大動態巡查和執法力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制止,堅決把各類違法違規用地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對于重大土地違法違規案件,該縣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公開曝光,“既處理事又處理人”,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決不手軟。2015年以來,全縣共出動土地執法人員3000余人次、車輛1000余臺次,監督檢查項目用地56宗,及時制止和查處各類違法用地苗頭20余起,土地執法監察工作收到明顯成效。
(4)切實改善耕地環境,提高糧食產量。耕地只要使用得當,肥力可以不斷提高。為此,近年來,五蓮縣大力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通過秸稈還田、平衡施肥、施用有機肥、輪作、種植綠肥等等手段,不斷培肥土壤肥力。調整種植業結構,因地制宜發展生產,提高耕地的產出效益。與此同時,積極增加對農業的投入,加強中低產田的改造,改善生態環境,防止水土流失,減少自然災害的發生頻率。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增加排灌設施等,提高農田防預自然災害的能力。
(5)積極盤活存量土地,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工作取得明顯成效??h里成立了由縣長任組長的“五蓮縣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與農村居民點用地減少掛鉤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出臺了《五蓮縣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財政扶持暫行辦法》,設立了專項資金用于掛鉤試點工作。2009年以來,通過村莊整村搬遷、空心村就地改造、社區化改造等模式,五蓮縣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共立項15個項目,可增加耕地2220畝;已通過驗收的項目有8個,增加耕地1216畝。截止目前,全縣基本農田面積始終保持在72萬畝,耕地總量為93萬畝,已連續19年實現了全縣耕地總量動態平衡。
2 存在的問題
(1)基本農田保護率高,耕地保護的壓力大。經過這些年的快速發展,我縣部分鄉鎮建設占用耕地已經達到一定的數量,基本農田保護率接近90%,給國土資源管理工作造成很大壓力。
(2)在對空心村的整治上,急需上級進行必要的經濟支持。對“空心村”的整治,目前只能按照農民的意愿,要和農民的經濟收入相結合,在一些村莊,由于農村集體經濟力量薄弱,“空心村”一時很難解決,上級最好采取經濟扶持政策,調動村莊積極性,盡快消除“空心村”。
(3)對于“一戶多宅”的管理上,存在較大難度。對一戶多宅現象,雖然《土地管理法》只做了一些原則性規定,但是由于配套辦法尚未出臺,實際操作難度比較大。
3 建議和下步打算
(1)建議對基本農田保護率高的“農業大縣”進行政策扶持。為調動農業大縣保護基本農田的積極性,建議國家對農業大縣按照實際基本農田保護量進行財政補貼,每畝每年可補貼10-50元,以提高農民收入,改善農業生產環境。
(2)建議盡快出臺“空心村”整治優惠優惠。建議國家進一步對整治“空心村”給予優惠政策,如掛鉤等政策,采取國家、省、地市、縣給予經濟補助的辦法,以此來推動舊村改造和整治“空心村”工作的順利進行。
(3)建議搞好對上爭引,增加耕地面積。建議繼續創造條件,主動想辦法,積極向上級國土資源部門多匯報工作,多爭土地指標,多爭土地整理項目,多爭國家優惠配套資金,以增加耕地面積。
(4)建議發展“飛地經濟”,保護縣域耕地。凡各鄉鎮招商引資來的各類項目,建議縣里統一納入縣工業園區進行建設,所產生的收益,由縣里與負責招商引資的鄉鎮進行分成。這樣做既有利于土地的節約集約利用,也有利于保護耕地。
作者簡介:何德亮(1978-),男,山東五蓮人,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國土資源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