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苗
基于會計實踐的基礎會計教學改革探討
田 苗
基礎會計是會計學專業學生的入門課程,該課程的教學效果直接影響學生后續課程的學習甚至以后的工作。目前基礎會計課程教學普遍存在一些問題,學生很難把所學知識與會計實踐直觀地聯系起來,其后果是學生感性認知差,對知識不理解。本文基于會計實踐對基礎會計教學提出若干建議,以期能夠加大會計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力度。
會計實踐 基礎會計 教學改革
基礎會計是會計專業的入門課程,理論性和實踐性都較強,要求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掌握會計學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能夠運用各種會計核算方法對工業企業進行會計核算。該課程專業術語多,基本概念抽象,學生沒有見過真正的憑證﹑報表,對概念的理解建立在空中樓閣之上,只是了解但并未掌握,更談不上實際操作,所以要求教師能夠將基礎會計中的概念和方法講得盡量形象。該門課程涉及的相關概念和方法貫穿整個會計學習生涯,知識點是否能夠真正掌握,直接影響后期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等會計專業課的學習。如何讓學生學好這門課程,打下良好的專業基礎,對從事會計專業教學的教師來說,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本文結合會計實踐針對基礎會計課程的特點,探討對基礎會計教學的改革意見。
(一)基本概念抽象導致學生望而卻步
基礎會計是一門工具類課程,類似數學運算前的九九乘法表,是所有經濟管理類專業特別是會計學專業學生的一門必修主干課程,也是一門前導課程。這門課程往往開立在新生入學的第一個學期,學生剛剛由數理化轉變為專業課學習,有很多不適應。尤其是基礎會計講授內容為基礎理論和基本概念,例如會計假設﹑會計賬戶﹑借貸記賬法﹑權責發生制等內容,這些內容十分抽象,有些需要學完整本書甚至學完后續課程之后才能真正理解。學生剛剛接觸到專業課的學習,面對大量的基礎概念,大多數學生會感到恐懼,當基礎會計課程考試結果不是很理想的時候,往往會失去對學習的信心。
(二)填鴨式教學導致學生思維固化
基礎會計這門課的專業術語和業務處理較多。目前,我國基礎會計教學中廣泛采用以教科書為依據,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這種模式下,教師完全以課本為依據,采用填鴨式教學,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狀態。而學校里的會計教師多半是從高校畢業就來到高校教學,缺乏會計一線實踐經驗,所講課程內容只能是從書本到書本,從理論到理論。這種背景下會計教師的教學就無法生動形象,也缺少感染力,學生就會缺乏對生產過程﹑會計處理流程的認識,所有的知識機械的記住,并未完全理解,沒有形象的認知。這種教育模式下的學生到了企業,往往只會套用教科書的模式,而實踐和理論存在很大差距,若是不知變通,直接影響學生的工作。
(三)重理論輕實踐導致學生動手能力差
目前,大部分本科教學以課本講授為主,實訓學時較少,即使部分學校開展了實訓課程來解決實踐性教學問題,卻因為設備陳舊﹑軟件落后﹑版本太低﹑缺乏真實會計角色引導﹑沒有對具體會計崗位和會計工作過程的分析等原因,實訓過程形式化嚴重,實訓效果較差。另外,單純的課堂書本式教學,案例教學匱乏,使學生缺少對會計知識的感性認知,以基礎會計教學中的記賬憑證為例,教師在課堂中用語言來解釋什么是記賬憑證﹑記賬憑證的樣式,遠不如讓學生見到真實的記賬憑證并親自填寫的效果好。
(四)缺少職業道德情景模擬導致學生職業判斷失誤
在實際會計工作中,不少經濟業務需要會計人員的主觀判斷,如果沒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就很容易違反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甚至觸犯法律?;A會計作為整個會計專業的第一門課程,關于職業道德的培養是必不可少的,但在我國基礎會計教學中,學校往往注重工業企業會計處理流程的教授,對于職業道德教授則一帶而過,更加沒有實踐模擬環節。這種情況下,學生進入社會,面對職業道德判斷時就會不知所措。
(一)基礎會計需要體驗式教學
基礎會計主要講授企業核算,學生沒有去過企業,不了解企業實務,大多數教師也是直接來自于高校,沒有企業實踐經驗。這樣的教育環境下,老師只是照搬書本教學,學生也只是機械地記住課本知識,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要想讓學生自信地學好基礎會計這門課程,本文認為:第一,如果學生選擇了會計專業,那么學校應鼓勵學生及早利用入學前的那個假期去企業實踐,先對企業有個基本了解,這樣學習起來才能對號入座;第二,直接從高校出來的教師沒有一線工作經驗,需要去企業鍛煉,這樣才能把課上好;第三,有能力的高??梢云刚埿M馄髽I導師給本科生開展專業特色課程講座,邀請企業導師參與學生的創業創新計劃實踐指導,盡早地將學生和企業聯系起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基礎會計需要授之以漁
我們的學生習慣了填鴨式的教學,思維方式固化,處理業務時往往會套用書本知識,不知變通。例如,在與銀行的對賬過程中,現實和理論就存在較大差距。學生往往知道把企業的每一筆收支與銀行的每一筆收支進行核對,卻會忽略銀行收取的賬戶管理費和支付的利息。賬戶管理費和利息的憑證不是企業自身獲得的,需要出納從銀行取回。學生剛經手對賬業務,往往會忘掉這兩個憑證,導致和銀行之間的賬單出現差額,卻找不到差額存在的原因。一個小小的變通,學生便不知道怎樣處理?;诖耍谄綍r的教學中應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的引導,讓學生自己去總結和思考,這樣學生就掌握了釣魚的漁具,當學生真正開始面對會計實踐中各種各樣錯綜復雜的情況時,才會處理得游刃有余。教學中給予學生適當的獨立思考時間,表面上看起來耽誤了授課進度,實際上卻可以改變學生的一生。
(三)基礎會計需要業務模擬
基礎會計課程講授工業企業各種業務的處理,而學習業務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親自動手參與。例如,基礎會計講授記賬憑證環節,我們可以給學生買記賬憑證紙,讓學生模擬會計記賬,這樣學生不但能夠掌握記賬憑證的樣式,還會掌握正確的記賬憑證書寫方法;在講出納業務環節,我們可以給學生購買一些報銷單據,讓學生平時積攢一些真實票據,在教學中增加出納模擬環節,就像模擬企業運營的沙盤課一樣,模擬實際出納處理報銷環節的各項事宜。因為會計專業的畢業生第一個崗位一般都是出納,模擬環節的開設一方面有利于學生就業,另一方面會增強學生初入社會的自信心。
(四)基礎會計需要職業道德情景模擬
會計實踐中最早接觸的業務就是各種報銷單據的處理,報銷單據種類繁多,有市內交通費﹑外埠出差費﹑餐飲費等等,各種單據大小不一,如果涉及外埠出差每天還涉及補助金額支付,單據審核和金額計算都很繁瑣。票據金額審核完畢后還有票據合規性的審核,有的人報銷單后面的票據不合格,有人的簽字不合格,還有人沒有簽字就來報銷。有些員工出差回來,拿著各種各樣貼好的單據來報銷,但單據上缺少領導簽字,員工提出先把錢報銷給他,領導回來再補簽字。這樣的事情就會涉及職業道德判斷,如果我們在基礎會計授課環節忽略職業道德教學,那么學生遇到這樣的事情就會不知所措。基礎會計中教師會講到會計崗位的職業操守,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而實際業務處理中會出現違背職業操守的事情。學生剛畢業往往不知道如何處理,甚至有些學生面對現實和理論的巨大差距,無法融入社會?;诖?,建議適當增加基礎會計的授課學時,在課堂教學中引入情景模擬,幾個學生構成一個小組,分別扮演出納和報銷人員,模擬各種現實情境。這種情景模擬,一個是讓學生盡早接觸會計實踐,最重要的是在情景模擬中辯證總結類似事情的處理方法,這樣學生就會事先建立心理預期,為以后步入社會做好心理準備。
(五)基礎會計需要案例教學
基礎會計教學,采用的是傳統的老師講授學生聽取的模式,很少讓學生主動參與其中,有時也會采用案例教學,但大多都流于形式,沒有實際效果。本文認為案例教學最主要是解決學生的參與度問題,以前的案例教學都是派一個代表發言,其他人基本不參與,現在可以設法給每個學生布置不一樣的任務,但最終是達到一樣的目的,這樣就會調動大家的積極性。比如:基礎會計講了財務報表編制,會計電算化的普及使這塊內容比重很少,但在會計實踐中卻十分重要,原因就在于電算化軟件也有欠缺,當軟件出現問題時,就需要我們的會計基本功發揮作用。會計實踐證明電算化高度發展的今天,除了依賴電腦外,傳統的基本功依然重要。會計電算化尚未實行的時候,企業全部采用手工賬,報表全部是自己編制,審核也是人工審核,同樣能夠保質保量。會計電算化高度發展的今天,當機器不可信的時候,好多人就會不知所措。建議在基礎會計這門課的報表編制章節,讓每個學生下載一個上市公司的企業年報,找出報表中所有勾稽關系。這個實踐環節一個是讓學生掌握報表結構,更重要的是學生掌握了報表之間的勾稽關系。把課堂講授變成學生的案例分析,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效果會更好。
由于基礎會計課程在會計專業中的重要性,能否講好基礎會計課程,直接影響學生對會計專業的興趣,影響學生后續會計課程的學習。基礎會計教師的責任非常重大,基礎會計教師的教學方法更加重要。因此,高校必須對基礎會計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并從體驗教學﹑實踐教學﹑案例教學﹑情景模擬教學等方面進行努力,這樣才能提升基礎會計課程的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為武漢工商學院)
[1] 崔婕.改進基礎會計教學的若干思考[J].廣西教育c(職業與高等教育版)2010(30):93-94.
[2] 陳艷華.基礎會計教學改革的探究與實踐[J].質量探索,2016(2).
[3] 賀月華.“基礎會計”教學改革研究方案中問題的突破方法[J].科教文匯旬刊,2015(7):67-68.
[4] 劉瑾.論應用型本科院?;A會計教學改革與創新[J].新課程(下),2016(1):78-79.
[5] 郁翔.就業導向下“基礎會計”教學改革策略探析[J].職教通訊,2015(6):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