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蓓



摘 要:本文主要圍繞河南省農產品對外貿易的發展現狀以及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對策等方面展開了詳細的論述。研究發現,河南省作為農業大省,卻存在著“內向型”的經濟發展模式,產品結構模式、出口方向單一依賴傳統出口區域等問題。圍繞該問題,就政府驅動力、企業文化建設、產業結構模式及技術創新方向、產品出口區域、經濟增長速率等多個方面進行了詳細地分析,指出以經濟發展為主要驅動力,以技術創新為核心競爭力,以市場導向為發展原動力結合政府指導性的引導,才能保證河南省農業出口貿易的健康、穩定、綠色的發展。同時在此過程中,還可以有效改善對單一地區過度依賴的問題,也能很好地解決現有的弊病。
關鍵詞:河南省;農產品;對外貿易;發展現狀
中圖分類號:F746.12 文獻標識碼:A DOI 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6.10.016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revolved around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trad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Henan province, and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and so on were described in detail. Study found that as a big agricultural province of Henan province, but there was a "introverted"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l, product structure, single export direction depend on the traditional export area and so on. Surrounding the issue, a driving force in this paper, the government, the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 industry structure model and direct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roduct export area, such as economic growth rate of multiple directions were analyzed in detail, pointed out that tak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the main driving force, to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s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with the impulsion of combining government guidance to develop market-oriented guidance, could guarantee the healthy and stable agricultural export trade of Henan provi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reen. In the process, but also could improve the excessive reliance on a single region, could also be a very good solution to solve the existing shortcomings.
Key words: Henan province; agricultural products; foreign trade; current situation
1 緒 論
1.1 研究背景
世界經濟的飛速發展以及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逐步推動了整個市場經濟的變革,自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國內對外的經濟貿易便呈現出了逐年上升的趨勢。河南省作為我國中原地帶的農業大省,歷年來農業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在機械化和科學種田的帶領下,每年均在刷新著農業產量的記錄。同時由于河南省自身的優越地理位置,從“十一五”到“十二五”,河南省對外貿易的經濟提升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整體貿易總額逐年提升。這極大地推動了河南省的產業結構和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近年來河南省省政府根據自身的特點提出了中原經濟區建設的總體戰略決策:即河南省要逐漸成為國內首個在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環境為代價的前提下,堅持“三化”協調科學發展路子的地區。
1.2 研究目的和意義
河南省作為我國的農業大省,在中部六省中農業產量處于第一的位置,并且年對外貿易總額也處于中部省市的前列。隨著經濟的全球化發展,如何有效調動河南省農產品的對外貿易,從而推動經濟的高速發展,成為了河南省首要難題。近些年來,全國農產品的對外出口貿易正處于飛速發展時期,而河南省年出口量較少,遠低于其他省。同時由于國際貿易壁壘的加劇,河南省屢次因為農產品科技水平落后,相關的質量安全體系不夠完善等原因遭到國際上的阻礙。這些相應的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威脅到了河南省成千上萬戶人民自身的安全。對此情況,本文通過對河南省農產品的發展現狀以及在經濟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展開全面分析,將如何提高河南省農產品貿易發展這一問題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同時對未來發展經濟和農產品進出口貿易的相關策略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
1.3 國內外研究現狀
國內諸多學者的研究結果中,夏海燕[1]的研究顯示,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對外出口貿易額的提升逐漸成為了經濟發展的命脈。劉濤[2]的文章中則主要針對廣東和江蘇兩個省的出口貿易為例,就金融危機后的相關變化展開了分析,主要集中在產品結構的改變、出口貿易方式的多樣化、產品種類的差異以及經營企業的主要類型。劉忠廣[3]通過分析河南省和其他幾個沿海省市的出口貿易問題,發現河南省的問題是缺少強大的投資外商,自我經濟發展跟不上等諸多因素造成的。姚秋麗等[4]通過對1985—2007年的數據進行分析,得出了與劉忠廣類似的結論,認為河南省外商投資的數量與經濟增長指數之間呈正相關關系,其對整體經濟的增長起著顯著的推動作用,因而認為如何有效調動和增加外商投資是制約著河南省經濟發展的客觀因素之一。而在徐淑娟等[5]的研究中則認為河南省出口貿易發展受限的主要原因在于出口貿易的結構模式單一化,管理模式粗放,所以嚴重地制約了河南省的出口貿易進展,并指出唯有加快轉變出口貿易內在變化模式,推動整體產業結構的變更才能從一定程度上解決這一問題。劉素霞[6]圍繞目前出口現狀的分析則認為,當前的整體出口貿易總值呈上升的趨勢,但河南省的核心問題是出口產品加工程度低下,工業制品和技術含量高的產品相對而言只占相當少的份額,因此,河南省應該圍繞打造高精尖的產品為主,涵蓋多領域、多層面的技術,從而制造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優勢的產品。趙秀麗[7]主要針對河南省出口貿易的弊端進行了分析,包括產品結構存在偏重現象、規模較小、多數處于初加工狀態,無具備鮮明創新意識的產品,企業之間對于自身品牌的研發力度過低,以及政府相關政策的不完善等問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