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杰 毛雙法 陳嵐
摘要:病原生物與免疫學是高職護理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它包括病原生物學和醫學免疫學兩部分,病原生物學部分內容繁雜,知識零散,免疫學部分又較抽象,難于理解。為貫徹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突出職業教育特點,本課程將理論教學內容進行結構性整合,并取得一些成績。
關鍵詞:病原生物與免疫學;導學案;對分課堂
中圖分類號:G648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0-0009-01
病原生物與免疫學是高職護理專業的醫學基礎課,也是一門重要的橋梁課。其由病原生物學和醫學免疫學兩部分,其中病原生物學又包括醫學微生物學和人體寄生蟲學。病原生物學部分內容繁雜,知識零散,免疫學部分又較抽象,很難理解。而在平時的教學中也存在諸多方面的不足,無法滿足護理專業的需要。本課程結合現代臨床護理理念,對整體課程進行改革,突顯服務宗旨。我們取得了一些成效,也發現了一些不足。
1.改革內容
我院護理專業采用的是"十二五"國家規劃教材、衛生部規劃教材、高職高專護理專業用書《病原生物與免疫學》。由我院基礎醫學部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教研室的教師擔任各班理論課教學任務。
1.1 理論課程內容改革。病原生物與免疫學中的免疫學基礎部分免疫學基礎歷來被認為枯燥、抽象、難學,加之學時有限,進一步加深了課程的難度。我院以培養實用型衛生技術人才為目標,注重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養,課程內容選擇嚴格遵循實用、夠用原則,加強了與護理專業跨學科及同行間的集體備課,結合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大綱,制訂切實可行的課程標準。強化一些和護理專業相關性高的章節的課時,如免疫應答、超敏反應等;刪減某些與護理專業關系不大的章節,如MHC、免疫學診斷及免疫學治療等,體現工學結合;對于細菌學總論、病毒概述、寄生蟲概述、及常見病原生物內容的講授嚴格遵照課程標準執行。重點講解近幾年流行比較廣泛、引起社會關注較高的病原生物,如流感病毒、登革熱病毒、埃博拉、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結核分枝桿菌等。一些通過接種疫苗等方法可以或已經得到有效預防的病毒,例如脊髓灰質炎病毒、麻疹病毒、百日咳鮑特菌,在教學過程中可酌情安排為自學內容,刪減了一些與護理專業關聯性不是很強的內容,如病原生物的變異機制、致病機制等。
1.2 實驗課程內容改革。實驗課程進行了較大的改革,總共進行 6次實驗,8項實驗項目。其中病原生物學部分包含兩個綜合性的實驗,其中實驗一為培養基的制備,物理、化學因素對細菌的影響、細菌生長現象觀察、顯微鏡的使用和保養、細菌基本形態觀察、革蘭染色法及藥物敏感試驗;實驗二為各班小組分別通過細菌的沉降實驗,觀測學院不同地方的細菌含量,并書寫論文。通過這些實驗,使學生牢固樹立無菌觀念,掌握實驗室無菌操作技術,提高生物安全意識,防治醫院內感染。
1.3 教學模式改革。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導學案結合對分課堂的教學模式。以導學案整合教師的教案、學生的學案及評價的案卷于一體。用導學案模式,引導學生學習,授課方式則將講授模式和討論模式相結合,在教學時間分配上教師講授和學生討論各占一半,以避免教師獨角戲,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舞臺,讓大學課堂煥發出青春活力。在這一教學模式中,教師在不同的教學階段分別充當不同的角色,如講授者、評價者以及點評者,相應的學生角色分別為知識的接受者、發現者、交流者;這種相互交流的模式,提高了課堂的效率,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1.4 教學方法改革。我們主要采取醫學教育中較為成熟的PBL教學法,將學習設置到臨床情境中,通過讓學生合作解決臨床情景中的問題,并且知識點隱含于問題背后,培養其自主學習的能力。先由教師提出拋出情景案例,讓學生在課后帶著問題學習、思考,然后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鼓勵學生上講臺大膽發表不同見解,這樣就增進了教與學的交流與互動,加深了師生間的相互理解,培養了學生的獨立思考及表達能力和創新意識。
1.5 考核方式改革。我們改變了以往只注重結果的考核形式,將考勤、隨堂檢測、情景演練、提問、實驗報告納入考核體系,大大加強過程性考核比例,更注重學習過程的考核。而理論考核則以護士資格考試大綱為參考,體現了考核的實用性及職業性。技能考試則以鍛煉學生的基本技能為主,強調無菌技術、無菌操作,突出崗位能力的培養。這樣的考核方式更促進學生自主、創新的發展,體現我院培養理念。
2.改革成效
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讓師生的交流增多,在課堂授課、批閱課后作業、輔導答疑的過程中,都能夠及時發現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且加以改進。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不斷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鍛煉了其思維能力,加之教學內容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且更貼近臨床,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但此種教學方式也相應的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導致少部分學生產生厭倦的心理。所以我們還需,積極的探索,不斷改進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以培養出更多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鄭端增.病原生物與免疫學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 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 2014(1):75-77
[2] 劉娜娜.高職護理專業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 2015, 33(18):76-78
[3] 楊朝曄.高職護理專業《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課程建設與改革探討[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 2010(1):72-73
[4] 苗英慧,高職護理專業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實驗教學的改革與探討[j]. 繼續醫學教育, 2016, 30(5)
[5] 張瓊宇,胡曉軍.微課應用于高職護理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基礎教學的初步探討[j]. 教育教學論壇, 2015(52):226-227
讀與寫·上旬刊2016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