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濤
大學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參與度的策略方法
孟凡濤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的大學課堂已經逐步由教師主導轉變為學生主導,在這個過程中,要想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大化就必然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本文首先分析了學生參與度對教學效果的影響,進而提出大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參與度的策略方法,希望能夠為我國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理論參考。
大學英語教學 學生參與度 課堂教學 分層教學
大學英語幾乎是高校每個專業都需要學習的必修課,因此無論從教師角度還是學生角度來說,英語的教學與學習都是不容忽視的。當代我國高校的教學結構仍然是以課堂為主的,因此大學英語教師如果能夠抓好課堂教學,那么其教學質量就有了基本保障,但是通過對當前我國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現狀分析發現,大學生在實際的課堂學習過程中參與度并不高,這直接導致大學英語教師的教學效率低,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無法得到有效提升。
所謂學生參與度是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夠跟得上教師的教學思維并積極參與的程度,一般而言,學生參與度包括思維參與、行為參與情感參與幾個方面。學生參與度對課堂教學效果的影響是巨大的,這是由于如果課堂上學生參與度高,那證明學生對教師講解的內容基本理解,同時學生參與的過程也能夠讓教師及時發現自身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并及時改進,有利于教學效果的進一步提升,因此對于教師與學生兩者來說,較高的參與度對雙方都有積極意義。
(一)巧妙的使用導入法
導入法的使用主要有兩種:第一,大學英語教師可以借用學生已經學到的英語知識來導入本節課內容,這樣的好處就是能夠勾起學生對已有知識點的回憶,進而進一步鞏固已經學到的知識,同時也可以促使學生更好的理解與學習本節課內容,對于提高學生參與度有良好的鋪墊作用。第二,大學英語教師可以借用故事法來進行本節課內容的導入,一般而言,語言類課堂比較乏味,學生會有一定的學習壓力,這也是大學英語課堂學生參與度低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師可以利用趣味性的小故事或笑話等來開始一節課,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進入到本節課的學習,這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二)實行分層教學法
大學英語教學相比于其他階段的英語教學所教授的學生層次比較多,因此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大學英語教師應該注意分層教學法的使用,既要讓優等生能夠學到新的知識,又能夠讓低等生的英語基礎進一步鞏固,這樣不僅能夠調動優等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能夠使低等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三)豐富課堂內容
(1)英文歌曲。流行音樂是幾乎所有當代大學生都喜歡的事物,而且音樂韻律感強,具有更好的記憶功能;現代互聯網條件下,非常多的英文歌曲的引進更是為英語教師提供了題材,大學英語教師應該注意在生活中多聽英文歌曲,并搜集與課堂內容相關的歌曲,進而在課堂上進行播放,這能夠有效地吸引學生注意力,提升學生參與度,同時也能夠加深學生對于知識點的記憶。
(2)英語趣味視頻。大學英語教師還應該注意多在互聯網上查找一些英語趣味視頻,并適當地在課堂上進行引用,比如可以在導入法中使用,也可以在課堂進行過程中遇到難點或課堂氛圍不夠活躍時使用,進而促使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進一步提升。
(3)英語電影。現代的大學生普遍愛好電影,尤其是一些國外的大片在學生中間受歡迎度比較高,教師可以在課堂知識講解過程中推薦學生看一些原版的電影,并要求學生在下一節課之前用英語來表達對該電影的評價,從而進一步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
(4)討論互動。大學英語教師還應該注意充分的利用討論互動環節,教師可以提出一些有針對性的問題讓學生討論,最后每個小組的學生派出一名代表來表達小組討論結果,這個過程能夠使全體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來,同時其他同學不同的表達方式也能夠促使學生新思路的產生,對提升整體課堂效果有積極作用。
除了上述方法以外,大學英語教師還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開發多種其他提升學生參與度的方法與內容,在這個過程中只需要注意課堂內容或形式的趣味性,進而降低學生學習壓力,緩解緊張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學習英語。
總而言之,大學英語教師應該充分意識到,現代大學課堂不再是以教師為中心,而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與教學效果有密切聯系,而學生參與度的高低直接由學生的學習興趣高低所決定,因此大學英語教師應該注意挖掘大學生的趣味點,進而從根本上提升學生參與度。也相信在我國大學英語教師的不斷努力下,我國大學英語課堂的學生參與度一定會得到有效提升,進而促使學生能夠以更高的效率學到英語知識。
[1]陳瓊瓊.大學生參與度評價:高教質量評估的新視角——美國"全國學生參與度調查"的解析[J].高教發展與評估,2009(01).
[2]劉琳莉.大學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參與度的對策[J].黑龍江科學,2016(11).
(作者單位:貴陽學院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