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遙星
(云南工商學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文化視域下的對外漢語教學研究
榮遙星
(云南工商學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和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的加強,發展對外漢語對于提高我國傳統語言文化在國際市場中的影響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然而,由于各國之間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要求我國相關教學人員在進行漢語教學過程中必須加強對文化差異的重視,使學生能夠準備把握我國的傳統文化,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并加強我國與其他國家的友好往來。本文就文化視域和對外漢語的關系以及在文化視域下我國對外漢語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然后根據問題提出具體的解決對策。
文化視域;對外漢語;教學現狀及對策
引言
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強為我國和其他國家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環境基礎,但同時也要求我國的對外漢語教學應該要更加關注文化視域[1]。各個國家的文化均具有較為明顯的差異性,對外漢語教學需要教師將本國的文化和語言知識共同傳遞給外國學生,切實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然而,目前我國對外漢語教學中還存在若干不足之處,文化視域下要加強對外漢語教學還需要教師進行一步研究相關的對策。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增強,對外漢語教學成為了傳播中國文化、促進我國與國際上其他國家之間交流的重要形式和工具。在進行對外漢語教學中,由于外國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和我國有所不同,必然會出現許多的文化差異問題[2]。這些問題不僅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思想和態度,還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在文化視域背景下要加強學生的對外漢語教學必須要求學生先學習好中國文化,并以中國文化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主動性。此外,加強文化視域下的對外漢語教學還能夠有效促進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播,提高我國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地位和影響力。
2.1 教學目標需要完善。對外漢語的教學目標不僅包括漢語言的學習目標還需要包含文化目標。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只注重對學生語言知識能力的培養,而忽視對學生文化信息的傳播。因此,我國的對外漢語教學中,學生能夠掌握語言的相關知識如語法、書寫等,但是對中國的文化了解卻存在明顯的不足。這是我國對外漢語教學中文化教學目標不夠完善的具體表現。
2.2 教學方式不合理。在對外漢語的教學中,教師更加注重的是對學生理論知識的教授,在實際應用方面關注的較少。這是對外漢語教學中存在的主要教學方式問題,具體來說表現在幾個方面:第一,教學形式較為單一,大多采用中國傳統式、講解式的教學方式,難以適應外國學生的學習習慣,降低學生的學習效果[3];第二,對中國文化知識普及的較少,使得學生在了解中國語言文字的過程中缺乏必要的文化知識輔助,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第三,教師和學生的交流和互動較少,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低,且學生所學的知識得不到有效的實踐和應用,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
2.3 師資力量不足。外對漢語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專業素質,不僅包括其在教學方式上的專業素質,好包括教師在外語和漢語方面的綜合素質。只有當教室具備較好的文化知識和技能,同時能夠掌握更多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效果才能得到有效提高[4]。但事實上,我國對外漢語教師的綜合素質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教師對本國文化的理解不夠系統,教學方式落后不合理,無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等均是我國師資隊伍建設上還需要改進的問題。
3.1 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明確的而教學目標指的是教師在教學中不僅需要加強對學生的漢語言文字教學,還需要加強對學生的文化教學,將文化教學目標和語言學習目標放在同一個位置。中國語言博大精深,許多文字尤其是古代文字的發明和使用均與中國的傳統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文字,古代文字又經過幾千年的發展逐漸演變為現代的文字[5]。因此,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教師應該要使學生在理解和掌握中國文化的基礎上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換句話說,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的過程中必須要將文化教學目標納入范圍內。
3.2 創新教學模式。文化差異性會導致學生的學習思維、狀態和心理出現分化,西方教育中更加強調理論是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與我國傳統教學方式有諸多不相符的地方。此外,傳統的教學方式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因此,教師在進行對外漢語教學時必須要根據新課程改革的宗旨和各國的文化差異進行教學方式的創新,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3.3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加強我國外對漢語的師資隊伍建設需要學校重視兩點:第一,加強教師的專業文化素質。對外漢語教學的質量好壞首先需要教師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能力。教師不僅需要能夠清晰了解我國傳統文化的內涵,文化和語言文字之間的聯系,而且了解外國學生所處的環境和文化,明白我國文化與外國文化的差異。只有在尊重國家文化差異性的基礎上加強對本國文化內涵的宣傳,學生的學習才是意義學習,才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第二,加強對教師教學方式、教學理念等的培訓,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綜上所述,文化視域下的對外漢語教學不足之處主要有:第一,教學目標需要完善;第二,教學方式不合理;第三,師資力量不足。要解決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視域問題需要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并創新教學模式,同時要求學校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1] 言平,馬云華.接受美學視域下的對外漢語閱讀教學——以高級閱讀教學為例[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12,04:23-28.
[2] 梁澤鴻,全克林.文化差異視域下的對外漢語教學探析——以廣西的東盟來華留學生為例[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5,22:67-68.
[3] 王慧.民俗文化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傳播研究述評——兼談對陜西民俗文化傳播的啟示[J].西安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6:107-112.
[4] 韓曉秋,線宏力.從文化理解到文化表達——對外漢語專業英語教學模式研究的新視角[J].理論觀察,2013,03:60-61.
[5] 王會霞,孔祥盛,張屹.視覺文化在教育游戲設計中的應用研究——以對外漢語教育游戲《北京胡同》為例[J].現代遠距離教育,2014,05:42-48.
榮遙星,男,漢族,云南紅河人,碩士研究生,云南工商學院,研究方向:漢語國際教育。
H193
A
1672-5832(2016)02-004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