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帆
(山西財經大學 山西 太原 030000)
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徐 帆
(山西財經大學 山西 太原 030000)
目前,在新興媒體技術的影響和推動下,當代大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較過去更為方便以及獲取信息的能力大有提高。然而,新媒體的快速發展,不僅給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帶來了深刻的影響,同時也給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新興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具有雙面性。本文主要分析了新媒體的發展對當代大學生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
新媒體;大學生;思想政教育
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現代傳媒走進了我們的生活,也無時無刻不影響著我們的生活?,F代傳媒以驚人的速度走進大學校園,成為大學生學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面主要分析現代傳媒帶給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和消極影響。
現代傳媒憑借豐富的內容,改變著大學生的思想以及心理,也影響著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形成。因此,現代傳媒的環境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前景。對現在的大學生而言,他們對新鮮事物有很強的好奇心,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也較強,現代傳媒自由與開放式的特點正吻合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點。
1.1 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平臺。于網絡、手機新媒體具有使用便捷、形式多樣、信息量大及覆蓋面廣的特點,因此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利用新媒體這個給為廣闊的平臺達到即時、即地的教育目的。不用像傳統教育一樣受到空間和時間的限制。
1.2 新媒體為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為高效的互動。媒體的應用與發展使得每一位媒體的使用者都具有信息生產與信息分享的雙重身份,再這樣一個平臺下,大學生不但可以推動信息的廣泛傳播,也可以發表屬于自己的言論與觀點,同時,還可以針對不同的信息發表意見。這種每個人都是意見表達主體的平臺可以使每位學生實現良好的互動。實現信息的及時分享與交流,最終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互動。
1.3 新媒體加強了學生之間的交流?,F在大學生習慣于使用網絡平臺或者手機與自己的親朋好友交流。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提高了大學生的交際能力,接觸到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從手機到 QQ 聊天軟件,再到微信,受到無數人的熱捧,表現其極大的便利性與實用性。
1.4 新媒體改進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傳統意義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一般以課本講解為主,學生們經常覺得枯燥乏味,難以理解。而現在,新媒體進入校園,成為了教學的輔助工具。多媒體投影儀、教學論壇、導師博客等形式的教學形式吸引了學生的學習好奇心和積極性,利用簡單的軟件就可快速傳輸文字、圖片、聲音,準確、快捷、方便,深受老師和同學們的喜愛。通過這些形象具體的教學內容實現,學生們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感受政治理論中愛國主義以及奉獻主義精神,提高道德修養和法制觀念,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2.1 新媒體的發展對傳統課堂教學的主導地位構成了一定的威脅。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人們改變了原有的對事物認知的方式,模糊了虛擬世界與真實世界之間的界限。而在網絡的極大方便與誘惑力的情況下,學生們容易缺乏理性和獨立意識,失去自我。而相對于新媒體而言,原有的高等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及教育制度明顯落后,對新事物、新理念缺乏前瞻性和實踐探究,似乎有點不適應時代的發展。
2.2 新媒體占用學生太多的時間,耽誤學習和前程。大學生是使用新媒體的主體,他們的學習時間較為寬松,學習主動性較強。所以他們習慣于上課玩手機、聊 QQ,下課后上網玩游戲等,可以說,他們每天的絕大部分時間都花在新媒體平臺上。這無疑影響了學生正常的學習秩序,降低了學習的積極性,對學生的未來有阻礙作用。
2.3 隨著中西文化的交流與碰撞,大量外來文化入侵原有校園文化建設,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一定的沖擊。新媒體的信息傳播不受地域的限制,可以超越民族、語言、傳統的障礙。所以一些西方文化思想對中國大學生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有些國家甚至通過網絡向我國廣大學子傳播不良思想和價值觀念,這無疑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不利。還有些同學借助網絡的便利,考試作弊,發布謠言,惡意中傷別人,這都是缺乏良好政治思想和價值觀的體現。
2.4 新媒體含有的不良因素降低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動性,大大加重了工作的任務和壓力。在這個盲目追求金錢、追求名利的物質社會,很多黑心媒體為了一己私利,編造低級趣味的新聞,滿足大眾的好奇心理。這不僅嚴重損壞了媒體的公眾形象,還損害了正處于成長期的大學生身心健康。雖然從整體上看,大學生群體對新媒體的出現還是比較理性的,但也缺乏抵制形形色色誘惑的能力。這給高校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帶來了挑戰。
總之,現代傳媒對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有正面的積極的影響也有負面的消極的影響,高校德育教育應該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盡可能發揮現代傳媒的正面作用。新形勢下必須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徑,必須加強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強化現代媒體管理,建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利用現代媒體堅持正面教育,關注社會熱點,加強傳媒互動教育,提高教育者的傳媒素養和意識。
[1]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年09期
[2] 李敏、舒榮華《論大學生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 2007 科教文匯旬刊
[3] 婁超 《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
徐帆,山西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政治教育方向。
G641
A
1672-5832(2016)06-007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