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晶
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及對策探析
孟祥晶
作文語文教學的優化,不僅僅是因為其是語文試卷考試的一部分,為了保證學生語文試卷成績;更是因為從當前的作文寫作中,可以明顯地看出學生心理、語文基礎知識、學習差異等方面的問題,所以要想幫助教師、學生走出語文作文學習以及教學的困境,就需要優化當前的教學定位以及教學模式等;對此本文就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及對策展開分析,希望對于我國現代化教學水平的提升,起到積極促進的作用。
初中語文 作文教學 困境 對策
以往的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學生作文寫作水平的提升并不是很重視,模仿寫作、內容流水化問題嚴重,可以明顯地看出初中學生的語文作文水平并不時很達標,嚴重地影響著學生語文理論實踐結合能力提升。而要想改善這一教學困境,就需要加強當前作文教學現狀的分析,根據教學問題展開針對性的分析,繼而保證措施采取的有效性。對此加強此方面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學生方面
教師、學生、作文教學這三要素中,某一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嚴重影響著作文教學的質量;同時基于學生角度的分析,當前大部分的初中學生,對于作文教學、寫作、閱讀等并不是很感興趣,甚至存在排斥的現象,導致學生寫作文章內容并不能突出重點、格式錯亂、內容過于形式化,且情感波動平淡無味,還有的學生出現題材匱乏、無從下筆的問題。
(二)教學方面
當前大部分的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會沿用以往老套的作文教學方式,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完全封閉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導致學生獨立自主學習能力逐漸地降低,繼而讓學生失去了寫作的興趣。在評價環節,教師多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學生作文的評價,沒有真正地做到積極評價,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采取分層教學
學生之間學習能力等差異較大,對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采取分層的教學方式,根據學生差異性,做到學生學習能力、智力等方面的全面了解,然后做到因材施教,實施個性化的教學方法,幫助班級學生整體學習水平的提升。
例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以“相伴”題材為主,以最美的--展開寫作,通過此次作文摸底,了解不同的學生的作文水平差異,然后對學生展開分層教學;在讓學生以“橘子的啟示”為題材展開教學時,可以讓差等生圍繞的橘伴團結為題材展開討論寫作,針對于學習水平能力較高的學生,可以讓學生以分享、勞動成果等關鍵重點進行討論寫作,繼而逐漸地提升學生學習水平。
(二)轉變教學觀念
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應當積極轉變教學觀念,注重學生的作文寫作。首先教師要明確掌握作文教學的性質、目的,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素養的培養,最后培養學生的理論實踐結合能力,最終提高學生語文作文寫作水平。
例如,教師在圍繞“我體驗到的”作文題材展開作文教學時,首先要明確此題材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生活情感得以升華和提升,在其教學目的的基礎上讓學生展開討論,說出自己的生活實際經歷、感悟等,最后讓學生的人生感悟寫到作文中,不僅讓學生意識到了作文寫作的重要性,同時也豐富了學生的題材,避免出現題材缺乏、內容空洞等情況的出現。
(三)注重片段練習
作文寫作也是非常注重技術綜合性的,對此教師在學生寫作情感培養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寫作技巧的培養。采取片段練習,不僅僅可以讓學生寫出好文章,更是為了讓學生更加注重片段聯系,從而保證內容完整有理有據,繼而保證寫作質量。
例如教師圍繞“我學會了”題材展開作文寫作教學時,首先教師要教會學生寫作引、轉、聯、扣、點、結的寫作技巧,以及如何將引轉應用到文章開頭段落中、將聯扣點落實到中間段落中、將點結落實到結尾段落中,然后讓學生參考優秀范文,鞏固寫作技巧以及片段聯系方式的應用;最后以課后作業的形式,讓學生圍繞自己寫作主題將教學知識融入到自己的寫作中,繼而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四)加強閱讀
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積累知識,同時還能豐富學生的視野、見識等,有效的規避寫作題材空洞等情況的發生。對此教師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必須要注重閱讀教學,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好詞好句的積累,還能幫助學生提升寫作水平。但是好詞好句的應用并不是原版照抄,而是經過自己的語言總結提煉后引入到文章中,起到醒目的作用。其次一些典故、名人銘記等的閱讀,可以讓學生根據題材進行聯想,提升文章的寫作重點、豐富思想內容。
綜上所述,通過對于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及對策的分析,發現教師要想更好的保證作文教學效果,在不斷提升自身教學水平,積極轉換教學理念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綜合素養的培養,尤其是理論實踐結合能力,從而更好地實現教學目的。
[1]李林霞.謊言+套路+矯情=作文?[N].山西日報,2010.
[2]吉林省梨樹縣梨樹鎮城東中學張凱敏.如何激發學生寫作文的興趣[N].學知報,2010.
(作者單位:吉林省通化縣東寶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