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望陽
唐氏綜合癥兒童語言能力康復訓練的個案分析
楊望陽
唐氏綜合癥是一種由于染色體異常二導致的先天性的疾病,出生時即有明顯的生理特征,智力明顯低于正常水平,唐氏綜合癥兒童的語言發展較晚,口腔組織伴有器質性病變,有的發音骨骼缺失、發育不良、舌頭粗大等問題,這些伴隨著的生理問題影響了他們的口腔控制能力,從而阻礙了他們的語言能力的發展,多數唐氏兒童在言語表達上存在困難,常出現吐字不清,發音不準等問題。本文選取其中一名個案璇璇,從口腔控制能力、呼吸能力、發音能力等方面分析和總結該個案語言能力訓練的過程。
唐氏綜合癥 語言能力 口腔 呼吸
璇璇是一名唐氏綜合癥兒童,2011年05月出生,2015年進入普通幼兒園學習,父親是政府公務員,本科畢業,母親是醫院護士,大專畢業,主要照顧者是爺爺奶奶,從出生至今一直是奶奶照顧,奶奶是高校工作者,爺爺是高校教師,家庭經濟情況和居住條件較好。2016年09月進入我中心進行每天30分鐘的單訓。
跟璇璇接觸一段時間后發現,孩子因為之前有集體生活的經驗,且爺爺奶奶經常帶她到公共場所玩耍,經常和親朋好友相聚,孩子很樂意與他人交流,但大多數是肢體語言和機械性的仿說,語言的理解能力比較差。唐氏兒童有舌頭比較粗大、舌部不夠靈活、舌頭經常伸在口外、肌張力低、口腔肌肉控制能力差等生理特征,所以大部分唐氏兒童會發音不準確,吐字不清晰,璇璇也不例外,語言的缺陷使她與小朋友、老師的溝通存在很大的困難,常與小朋友因溝通不準確而發生沖突。在語言發展方面也有很多缺陷,比如:她的氣息比較短,語言交流能力比較弱等,為了讓她能夠更好地和別人交流,正確、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求,為了幫助孩子語言能力的提升,我為她設計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訓練。
通過評估、調查、走訪、與家長溝通,了解孩子的各方面情況,擬確定了康復方案:(1)增加孩子的口腔控制能力。(2)加強孩子呼吸能力的訓練。(3)泛化孩子簡單的生活語言能力。
對孩子進行康復干預,具體做法總結如下:
(一)口腔控制能力
方法如下:
(1)用軟毛刷或手指輕掃孩子的嘴唇或面部肌肉,幫助消除孩子的緊張,放松孩子口部和面部的肌肉,強化孩子口部肌肉的反應和感覺。
(2)練習簡單的口部運動,并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比如:伸舌頭(向下伸,向上翹),璇璇能夠靈活地的向下伸舌頭,但向上翹舌頭比較困難,針對這一問題,我采用將果醬或蜂蜜涂抹在孩子的上唇,讓孩子用舌尖去舔。練習噘嘴咧嘴時,我會用細小的物品放在孩子的上唇,讓孩子夾住,強化噘嘴的動作;咧嘴可以讓孩子咬住壓舌板,要求雙唇不能接觸壓舌板。練習咂嘴時,我讓孩子緊閉雙唇,突然打開,并發出babababa的聲音。
(3)生活中注重孩子口腔肌張力的鍛煉。我會建議家長有選擇的給孩子食物,比如:多給孩子吃硬的(牛肉干,堅果等)、粘黏的食物,不僅可以鍛煉孩子的咀嚼能力,還可以鍛煉孩子上下頜的協調運動;讓孩子吃手指餅干時不用雙手,只用嘴巴抿,可以鍛煉雙唇的力量和口部靈活性;可以給孩子吃些跳跳糖,感受口腔內食物的跳動等。
(二)鍛煉孩子的呼吸能力
璇璇的氣息比較短促,而且發音方法不當,針對這些問題,我采取了一些強化措施:
(1)掌握正確的腹式呼吸方法。通常我會讓孩子一只手放在我的肚子上,另一只手放在自己的肚子上,感受腹式呼吸時,吸氣時肚子慢慢地鼓起來,呼氣時肚子緩緩地癟下去。
(2)幫助孩子進行呼吸訓練。如:通過引導孩子吹蠟燭、吹紙條、吹紙船、吹紙青蛙、吹肥皂泡等游戲來練習呼氣;通過讓孩子聞花香、果香等氣味,用吸管吸牛奶等游戲來練習吸氣等。
(3)進行聲氣結合的訓練。如:讓孩子深吸一口氣,一次數完1、2、3、4、5、6、7、8、9、10或者一口氣說一朵花、兩朵花、三朵花、四朵花、五朵花等這樣的方式鍛煉孩子聲氣結合能力,從而提高孩子的言語能力。
(三)生活中泛化孩子的語言
唐氏兒童的語言泛化能力較差,在語言康復過程中,我盡量選擇較為實用的語言,力求貼近孩子的實際生活,且又在生活中能實際運用起來。璇璇的性格比較開朗,樂意與人交往,和同伴交流,所以在生活中可以多引導孩子從日常口語入手。
唐氏兒童學得慢忘得快,只有反復的語言輸入不斷的鞏固,孩子的訓練才能有成效。經過近一學期的語言康復訓練,璇璇的語言有了明顯的進步,特別是在普通幼兒園里更愿意與同伴語言交流,肢體動作明顯減少,主動性語言多了許多,而且更讓人驚喜的是孩子能有意識地糾正自己的發音和口型。孩子的自信和笑容也逐漸回到了臉上。
康復過程中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很多時候孩子的語言都被奶奶搶先表達了,所以導致璇璇語言交流時只會重復奶奶的語言,針對這一現象,未來的教學中建議奶奶能夠多去等待,多給孩子一些思考和組織語言的時間,多鼓勵孩子表達,不要剝奪孩子自主表達的機會,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孩子自主表達的能力。
唐氏兒童的語言康復是一個艱苦的過程,需要從孩子的興趣出發,堅持系統性、循序漸進,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允許反復的出現,不斷地重復,但游戲的方式要多樣化,避免孩子感覺枯燥,排斥訓練,要保持活動的游戲性、趣味性,挖掘孩子的潛能,激發孩子的興趣和積極性。
(作者單位:淮安市博愛康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