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中玲
抓好黨建工作為高校建設筑基
汲中玲
“十三五”期間,依據中央的整體布局和歷年教育部黨建工作會議的總要求,中央黨委、教育部和各高等院校都把黨員建設放在高校建設的首要位置。隨著高校的擴建、社會變革和高等教育體制的改革,高等院校黨建工作迎來了巨大的挑戰,面對這些挑戰,黨員工作者應冷靜思考、積極探索、沉著應對。高等院校黨建工作由各二級學院黨建工作環環相扣而成。“十三五”期間,諸多新問題迎面而來,認真研究、積極探索二級學院黨建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積極推進二級學院黨建工作建設,是當前二級學院黨建工作者的首要任務。本文分析了二級學院黨員建設工作的當前狀況和面臨的新問題, 并就二級學院黨建工作提出了幾點建議。
“十三五” 黨建 創新性 筑建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對政黨執政規律的認識進一步加強。十八屆六中全會提出:通過全面從嚴治黨,嚴肅生活作風,加強監督機制,持續增強黨自我約束、自我反省、自我創新、自我提升能力,為更好地突出中國共產黨領導這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更好地發揮中國共產黨領導這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最大的優勢奠定了堅實基礎。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要想執好政,打鐵還需自身硬,加強黨的建設是題中應有之義。中國共產黨全面從嚴治黨進入了新的階段,中國共產黨黨的建設邁上了新的臺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偉大事業又翻開了新的一頁。對此,我們共產黨人歡欣鼓舞、信心倍增,我們要在全會精神指引下認真實踐,持續發力,積極營造風清氣正的黨建風氣。
“十三五”期間,社會外界環境以信息爆炸性時代為背景。搭上高科技信息的快車,對于高校建設及發展,是機遇也是挑戰。總體而言,我校二級學院的黨建工作狀況是比較好的,并取得一定成效,有力推動了學校的發展進步,保障了大學校園的安定。但是,由于校內和社會環境因素,面對高等院校規模逐漸擴大、職能逐漸增多、管理越來越難的特點,加上基層黨委對學院黨組織的地位與作用認識不夠,對“十三五”期間新形勢下的基層黨建工作缺乏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因此,在黨員建設實際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
(一)權責不清、管理體制建設不完善
高校普遍存在黨委地位不高,權力不清的問題。普通高校大多實行黨委書記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但是,大部分高校實行何種體制并沒有作明確規定,體制不定導致二級學院權責不清、協調不夠,黨組織參與決策不到位、黨員示范作用發揮不足、工作沒有政策引導沒有依據可循等現象,導致或多或少對學院黨政工作產生一定影響。二級學院很多決定是由行政領導的主觀意志來決定的,黨組織參與決策意識不強,民主意識不夠強。
(二)黨員認識不夠深刻,思想不夠重視,缺乏工作積極性
當前高校“重科研輕黨建之風”盛行,制定的考核制度、績效指標大多以科研指標為準,黨建工作被默認為可做可不做”,重科研、輕黨建的現行評價導向使二級學院存在“做黨務不如搞科研”的傾向,有的黨務干部甚至說,黨建工作往往是“做的多不如做的少,做不如不做”。由于二級學院管理體制和經濟成本等因素,各二級學院黨務工作通常是在學院黨委書記的領導下,由二級學院教師兼任,黨務工作者并沒有專門的職位,在付出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后,卻不能得到肯定,工資待遇上也沒有體現,導致二級學院的黨務工作者安于現狀,缺乏工作熱情。對專職教師來說,他們最關心的是評職稱和提高待遇問題,黨建工作和這些都不掛鉤,所以,作為黨員的專職教師會將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更多的放到科研上,對黨建工作視而不見。
(三)工作方式過于單一,缺乏創新,未建立長效機制
二級學院基層組織工作內容單調,活動形式缺乏多樣性,活動開展基本還是開開會、寫寫心得等陳舊單一的方式,不能引起黨員的興趣,取得的實際效果也一般。基層黨組織工作尚未完全建立長效機制,缺少科學、系統的發展機制。
二級學院黨組織在學習理論過程中普遍存在著對理論的內涵理解不夠、不能緊密結合學校黨委的具體實踐、沒有形成點線面體結合的學習體系等問題。
(四)沒有建立完善的監管機制
黨委領導和普通黨員都應該嚴格遵守國家法規和黨委紀律,正確行使廣大人名群眾賦予的權力, 保障國家、集體和群眾的利益不受損害,二級學院黨組織對此有行使監督的權利和義務,這也是每位黨員應盡的職責。但在二級學院中, 普遍缺少相應的制度,不能很好地執行監管機制,有一些干部接受監督的意識也不強,使得有效監督很難真正實行。
(五)黨員活動經費不足
高校對二級學院黨組織和基層黨支部的財政支持很少,有的高校甚至不給劃撥經費,導致二級學院黨建工作和活動缺乏經費來源,而且高校對黨員經費的使用限制頗多,這也嚴重制約了二級黨委和基層黨支部黨建工作的開展和先鋒作用的發揮。
習近平總書記曾語重心長地強調指出,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政績,科學研究與黨建工作是“唇齒相依”的關系。因此,要牢固樹立“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理念,深耕責任田——抓好黨建為高校建設筑基。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黨建工作。
(一)用科學的理論、制度、方法開展黨建工作
二級學院黨建工作是圍繞學院的中心工作,掌握校黨委黨建工作的內在實質、把握校黨委黨建工作的規律,正確處理黨的內務及其與外部機構的關系,并使之程序化制度化。應以科學理論為指導、以科學制度為保障、用科學方法來推進,大力提高二級學院黨建的科學化水平,從而實現科學化治黨管黨。要實現黨建工作科學化,首先要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深入學習習近平系列講話;其次要與時俱進,大膽創新,構建和完善高校黨建體系。
(二)大力創新二級學院黨建工作
實現高校黨建工作創新的基本方針:努力實現思想建設的持續創新;發揮基層黨支部的載體功能,及時促進組織建設的不斷創新;提升每位黨員的綜合素質,高度重視作風建設的大力創新;積極推進素質建設的顯著創新;建構良性運行的長效機制,持續取得制度建設的有效創新。高校黨建工作創新的途徑:第一,創建新型高校學習型黨組織,第二,借助現代化信息技術、網絡媒體等新手段,推進黨建工作現代化。第三,綜合運用教育學、管理學、心理學等多種學科知識,借鑒其他院校黨建有效措施,創新黨建工作方法,發揮支部價值和黨員教師作用,以黨建創新帶動人才培養創新 。
(三)黨建工作品牌化
黨建工作品牌化是推動二級學院黨建工作創新發展、提升二級學院黨建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徑。加強黨建工作品牌化建設,必須始終堅持以發展為中心、把握規律性、彰顯特色的原則,從文化、特性入手,強化品牌意識,明確品牌定位,采取項目化運作方式,塑造品牌形象,注重品牌推廣宣傳,從而形成品牌的持久影響力。
(四)建立黨建考核制度
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思想理論學習擺在首位緊緊圍繞學校人才培養這一中心任務,建立黨建考核制度。如何運用科學化機制,民主、和諧化機制,固本、實益化機制這三大工作機制在高校二級學院的黨建工作中實現與高校人才培養相協調,加快高校黨建工作的創新與發展是新時期高校基層黨建工作面臨的重要任務。
(五)建設服務型、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政黨
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提出建設服務型、學習型、創新型的執政黨,這是黨對馬列主義思想的繼承、發展和創新,更是對提高黨建科學化水平,確保黨始終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堅強領導核心提出的新要求。建設學習型政黨,旨在實現黨的自我完善、自我提升,堅定黨員的共產主義信仰;建設服務型政黨,旨在密切黨群關系,夯實黨執政的群眾基礎;建設創新型政黨,旨在增強黨的生機活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
隨著高校管理體制的不斷深化,學校的管理重心逐步下移,二級學院有了相對獨立的管理權力,如何加強二級學院基層黨組織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提高思想認識,協調黨政關系,創新組織生活方式,創新支部設置模式,增加黨建財政支持力度等都是提高基層黨建工作水平的舉措。提升二級學院黨建工作水平對高校黨建工作具有要意義,對高校建設也會產生深遠影響。
(作者單位:蘇州科技大學)
汲中玲(1984-),女,蘇州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實習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