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龍 沈敏捷
四川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教師 四川成都 610072
當前高校就業管理工作創新機制探析
黃文龍 沈敏捷
四川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教師 四川成都 610072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持續深化,高校招生規模亦隨之擴大,高校中的畢業生數量亦不斷增多,這使得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不斷嚴峻。21世紀的社會發展更加注重人才,而人才亦是科技興國、發展強國戰略目標的重要內容,高校就業管理工作亦顯得十分重要,且其創新機制探討非常關鍵。本文探討了當前高校就業管理工作創新機制,并提出了實用性應用措施,為高校就業管理工作水平提升提供參考依據。
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就業管理;創新機制
就業問題始終是民生之本,而隨著國內高等教育的逐漸普及,大學生就業形勢亦顯得十分復雜嚴峻。隨著國家經濟發展逐漸步入常態化,經濟增長速度亦逐漸放緩,這使得高校就業管理工作面臨著更多壓力與挑戰。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亦發展為大眾化教育時代,且逐漸發展為普及化,而當前高校就業管理工作創新機制中仍存在諸多不足之處。因此,探討當前高校就業管理工作創新機制,對當前高校就業管理工作發展有極大推動作用。
隨著高校畢業生的逐漸增多,而社會對大學生的就業需求并未增加,但數量極為龐大的高校畢業生安排對社會經濟發展與國家穩定和諧息息相關。盡管許多高校均設置了就業服務管理體系,其間服務內容僅是單純的政策指導與技巧指導,手續辦理工作亦嚴重缺失,且未能全面考慮學生們的真實需求,從而使得學生實際適應能力嚴重缺失,這時的高校就業服務管理體系根本發揮不了預期的作用。職業發展教師師資力量嚴重缺乏,則許多學校的職業發展教師均是輔導員兼任,但輔導員的專業化程度不足,從而嚴重束縛了學生的自主發揮,學生更得不到應有的科學指導。這時該如何提高畢業生自身競爭能力,有效拓寬大學生的就業渠道,以便增加大學生的就業崗位,這些問題都十分關鍵。各大高校中的就業率及就業質量與高校就業工作開展評價結果息息相關,高校亦逐漸構建了高校就業管理工作機制,以此提升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這時亦需要和高校內部辦學理念、辦學特點、教學長處、管理機制、辦學條件的積極配合,且應以學生為本,高度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就業管理工作理念滯后。就業管理工作理念滯后,其間亦缺乏就業工作內在推動力。傳統就業僅注重部門工作,并不注重就業工作全局性,從而嚴重影響了就業工作參與面,這時畢業生就業競爭力提高十分重要,傳統高校管理思維中的就業工作為重要的工作任務,亦是學生工作系統專利,且缺乏高校職能部門間的橫向交流,從而形成互動機制,但教學與科研等部門的重視度缺失,師生的參與度偏低。此類管理思想慣性導致就業工作存在極大局限性。
(二)校院兩級工作體系分工不清。許多校院工作體系中的分工不明確,且任務重疊較多,這時則分散了就業工作系統的有效性,且嚴重影響了就業工作效率。
(三)服務模式、指導體系、學生需求、市場需求存在差距。
高校畢業生與市場就業情況不斷變化,不過許多高校均未能掌握社會對大學生需求的變化,對學生的就業指導僅注重就業信息發布、就業政策宣傳,根本不能為學生提供適當的職業規劃及就業指導,且就業指導服務模式和畢業生需求并未對接,從而導致畢業生就業工作誤區很大。
(四)創業創新教育滯后于社會發展需求。傳統就業管理體制導致大學生創業創新教育與社會發展需求脫節,從而嚴重制約了就業管理服務水平的提升。創業創新教育課程體系僅注重理論,其間缺乏實踐性與連貫性;創業教育、實踐、專業結合并不緊密,教育教學缺乏針對性;高素質專業化創業教育師資力量缺乏,并不能滿足大學生創業教育工作要求。
(一)引導畢業生樹立正確的就業理念。高校就業管理機制建立應全面分析社會發展世紀情況,要正確引導大學生的就業理念,從而不斷提高大學生的職業素養,以便加強大學生的就業能力,使畢業生能夠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高校畢業生素養和能力缺乏,會導致社會對其需求降低,這時應對大學生就業理念進行正確引導,為社會早就復合型人才。
(二)引導畢業生樹立責任意識、服務意識。應全面分析實際情況,以學生的切身利益為主,更好的服務于學生畢業指導。要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從而樹立為他人、為社會服務的理念,引導畢業生積極自主的創業。對大學生進行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導,更好的培養學生的樂觀心態,讓學生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社會就業壓力,從而積極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給畢業生正確合理的就業指導。
(三)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應積極探索并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從而有效增加學生的社工作經驗,應加強高校就業管理工作機制,且制定可行的戰略措施,以便提升高校大學生就業率,從本質上緩解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全面分析社會發展實際,創新培養模式,培養畢業生具備更強的適應力,且為學生提供一定的鍛煉機會,讓學生積累更多的交往經驗,提高其社會適應力。
(四)加強社會專業人才需求調研。應展開畢業生就業調查,以便及時反映高校畢業生的實際就業現狀,從而更全面的了解市場對大學生的要求,根據獲得的信息展開就業指導,這樣才能真正服務于學生。畢業生就業調查報告亦可反省日常工作,比如教育教學模式、人才培養模式,其均可為學校的各方面調整作參考依據,以便將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更好的結合。
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為教育事業的重要內容,更是一項不可缺少的民生工程,其涉及到整個社會的發展。本文分析了高校就業管理機制現狀,探討了當前高校就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適用于高校就業管理工作的創新機制,為高校就業管理工作水平提升提供參考依據。
[1]任會明.對高校校院兩級管理體制下提高學生工作績效的思考[J].文教資料,2011(03):172-173.
黃文龍(1982-),男,重慶人,四川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教師,軟件工程碩士,政工師,主要從事學生招生就業工作的研究;沈敏捷(1984-),男,四川宜賓人,四川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教師,軟件工程碩士,工業工程工程師,主要從事教育管理信息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