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靜
信息時代圖書、檔案、情報一體化管理的新趨勢研究
高靜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信息化技術已經越來越深化,我們正處于信息大爆炸的新時期,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推進信息共享。從而實現財務、經濟、圖書、檔案、情報等方面的信息一體化管理,但是由于我國信息化技術起步比較晚,和很多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不小的差距。隨著市場經濟一體化的越來越深入,圖書、檔案、情報一體化管理得到企業集團高度重視,更有專家學者表示,圖書、檔案、情報一體化管理在新趨勢下,關系這企業的存亡。所以目前企業集團首要的任務就是解決圖書、檔案、情報一體化管理存在的問題,使得一體化管理更加深入,從而保證企業快速的發展。
信息時代 圖書 檔案 情報 一體化管理 新趨勢研究
隨著我信息時代越來越深入,信息化在人們生活、生產中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由于我國信息化技術起步比較晚,圖書、檔案、情報任何一方面獨立出來都不能對所有的信息、知識、資料實現全面的管理。哪怕資金實力雄厚的大型國家圖書館、情報機構、檔案館很難獨立完成我國社會發展的需要,只有實現圖書、檔案、情報一體化管理才能社會發展多樣化的需要。
(一)對一體化管理的認識不足
由于我國目前還處于發展中國家,圖書、檔案、情報部門還沒有形成統一的管理平,這樣獨立發展模式只能保證圖書、檔案、情報部門小而全的發展,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潮流。獨立、封閉的發展模式在高度信息化社會中體現出了很多弊端,既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又浪費了圖書、檔案、情報的資源,阻礙圖書、檔案、情報一體化管理的發展。如果在圖書、檔案、情報中有很多重復的信息,那么人們在查閱資信息資料的過程中,就會帶來很多不利的因素,同時也使降低了圖書、檔案、情報的完整性。嚴重抑制了圖書、檔案、情報一體化管理的發展。與此同時,相關的工作人員缺乏對一體化的認識,嚴重限制了讀者讀取圖書、檔案、情報的效率。沒有考慮圖書、檔案、情報使用狀態,在收集和整理圖書時只是根據圖書科目的不同進行分類,情報和檔案只能根據傳統的方式進行整理,大大增加了管理的難度[1]。
(二)缺乏正確的理論指導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發展,很多圖書館、情報局、檔案館也都在施行和建立一體化管理,在管理過程中只是統一放在互聯網上進行管理,而沒有對線下的圖書、檔案、情報等進行整理和歸納,當用戶需要相關資料時不能第一時間找到,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工作效率。
(三)理論探討多于實踐
我國在建立圖書、檔案、情報一體化管理還處于發展階段,缺乏實踐的管理,如果僅僅是理論研究和探討,那么圖書、檔案、情報一體化的管理模式就會一直停留在一體化管理的初級階段,長時間得不到發展。在我國圖書、檔案、情報一體化建設過程中,理論探討多于實踐,是制約我國圖書、檔案、情報一體化管理的主要因素。
(一)提高信息一體化管理意識
由于我國圖書、情報、檔案信息一體化管理起步發展比較晚,很多單位和企業習慣了以往的管理模式,對信息一體化管理的重要認識不足,嚴重制約著我圖書、情報、檔案信息一體化管理的發展再加上領導對信息一體化管理不到位、投資比較少。所以,要在單位和企業大力宣傳信息一體化的重要性,在廣告欄、食堂等員工聚集的地方,張貼和播放關于信息一體化的知識,通過要通過一系列的正常規律提高領導對信息一體化的認識。讓領導能認清目前的社會的發展形勢,提高領導管理對一體化管理的認識,保證圖書、檔案、情報一體化管理了能進行的更加順利[2]。
(二)加強硬件建設。
信息時代圖書、檔案、情報一體化管理的建設不但需要管理人員有很強的綜合素質,而且還需要相應的硬件設備,即需要計算機、通信設備,以及專業的軟件。在這些信息化較強的設備需要大量的資料,所以要想保證信息時代圖書、檔案、情報一體化管理能建立的更加完善就需要加大硬件設備的投資力度,保證信息管理人員在處理數據、整理資料的過程中得心應手,從而提高信息一體化管理的效率。除此之外,企業和單位要和軟件開發公司取得聯系,開發出適合企業管理信息時代圖書、檔案、情報的信息化軟件。
(三)重視信息管理人員的發展。
人才是21世紀市場競爭的主要因素,只有擁有高素質人才,才能保證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得一席之地。目前我國在信息時代圖書、檔案、情報一體化管理建設中面臨的主要問題缺乏優秀的管理人才。所以在企業和單位中要重視信息管理人才的培訓,通過高薪聘請國內外知名的信息管理人員對培訓進行指導,保證最新的管理模式和技術能應用到本企業中。不但可以提高信息管理人員的工作能力和創新能力,還能提高信息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從而提高管理效率。
綜上所述,通過本文對信息時代圖書、檔案、情報一體化管理中存在問題的分析,并制定出一系列的整改措施,希望對我國信息時代圖書、檔案、情報一體化管理的建設有一定幫助。
[1]徐有明,李晨暉.圖書情報檔案信息一體化管理初探[J].中國科技信息,2013(03):123~125.
[2]李丁,孫穎.信息時代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建設問題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2(10):116~117.
(作者單位:晉中學院人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