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靜
淺論如何指導中職生演講
陳靜
中職生,一個激情飛揚、滿懷詩和遠方的群體,掙脫了高考制度的藩籬,如夏日怒放的花朵,活躍在中職校園多姿多彩的文藝舞臺上。演講,這種以熾熱情感驅動,以表達思想為目的的口語形式與中職生強烈的內心表達訴求不謀而合,因而備受中職生青睞,各種主題的演講比賽成為了中職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角色。于是乎,“如何指導中職生演講”也就成了口語教學繞不開的話題。
中職生演講 演講指導 中職教育
相較于中學生,中職生普遍文化基礎薄弱,自我總結、自我提升的能力不強,不過,他們的優(yōu)勢在于來到新環(huán)境后重新燃起的自信與熱情擁抱生活的積極性。基于本人先后在普通中學、中職學校教學的經(jīng)歷,及近年來指導學生演講比賽的經(jīng)驗,總結出一些針對指導中職生演講的體會,在此與同仁交流、探討。
每個人不可復制的成長經(jīng)歷塑造各自不同的性格,教師有屬于自己的教學風格,學生有千姿百態(tài)的特點,思想認識、價值觀相投的師生搭檔能夠形成上升合力,發(fā)揮出超乎尋常的助推作用,反之,則浪費優(yōu)質教師資源,擠壓學生提升的空間。《晏子春秋·內篇雜下》有言,“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如果把一個為淮南橘的學生置于一個為淮北地的教師指導下,其淪為“枳”的下場將不可避免。上文提到的那個學生,之前找過三位任課老師指導,但是,由于指導老師要更改其原創(chuàng)演講稿主題,學生堅決拒絕,師生無法繼續(xù)合作,學生幾番想放棄參賽。找到我時,這個學生只是抱著死馬當活馬醫(yī)的念頭,整個人都是垂頭喪氣的。一番簡單的交流后,我從更開闊的層面肯定了演講主題的合理性及內容的煽動性。學生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精神為之一振,立刻決定與我搭檔,全身心投入?yún)①愑柧殹D谴伪荣愔校抑笇У膬擅麑W生,這個“尋來”的學生拿了市級一等獎,“派來”的學生只拿了校級二等獎。這次比賽后,每逢指導學生演講比賽時,我都極力推行雙向選擇模式,學生先后獲得了省市級多項獎勵,實踐證明我的這一創(chuàng)造性教改活動是有意義的。
演講比賽中,參賽選手臺上卡殼、忘詞、冷場的現(xiàn)象不乏可見,這也是演講比賽最忌諱的事情。大家普遍將問題歸結為對稿子不熟悉、怯場諸如此類客觀原因,其實,我個人覺得,透過這些表象暴露出的是演講稿準備得不充分。舉個例子來說吧,只要是學過英語的人,不論水平高低,“Gооd Моrning”這個句子必然能聽出來,即使發(fā)音者有方言口音也無礙。可能有人要說,那是因為很熟悉這個句子了。如果仔細想想,我們學英語時,在練習這個句子上花的時間很多嗎?其實不然,而是因為這個句子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是我們擅長的。同理,之所以演講忘記稿子,正是因為手中拿的稿子內容不是演講者擅長的,有可能作者不是本人,也有可能進行了藝術加工,文字傳達出的不是自己的經(jīng)歷。要使參賽選手順利完成演講,我們可以從演講稿這個源頭上做好充分準備。一是認真研讀比賽文件,找準選手經(jīng)歷與比賽主題的結合點,確定演講稿主題。由賽事組織者發(fā)布的參賽通知對演講主題、時限、評分細則等均有詳盡說明,對文件的研讀是參賽的基石。中職生對于文件深度解讀的能力不夠,在這樣的情況下,指導教師要協(xié)助其一起研讀文件,幫助學生拓寬視野,捕捉生活細節(jié),激發(fā)感悟,找到結合點,從而確定演講主題。二是先指導,后撰寫。獨立完成一篇演講稿對于一名經(jīng)過選拔而出的高中生而言不是一件難事,但是,對于中職生來說,就不那么容易了。學生先寫,教師修改,往往到最后成為教師代筆,學生背著別人的稿子去演講,其效果可想而知。所以,我建議中職生的演講稿要在教師的指導下,理清思路,醞釀出真情實感,再動筆。
中職生參加的演講比賽一般為命題演講,選手在賽前有一定的時間做準備。這樣的演講在反復改進、多次訓練后,通常都有很強的表演性。既然是表演,那就離不開包裝。對“內”包裝,是指用情感喚醒文字,用真情為演講稿注入靈魂,從而打動聽眾,緊緊抓住他們的思緒,讓聽眾的情感隨著演講者的激情跌宕起伏,與之共鳴,產(chǎn)生感同身受的情感體驗。真情從何而來呢?一方面固然來自親身經(jīng)歷,另一方面也來自演講情感的藝術夸張。中國文化宣揚含蓄美,生活中我們表達真情實感時總是躲躲閃閃,即使“愛祖國”如此崇高宏大的情愫也只能通過文字抒發(fā),實難如西方人那樣隨時隨地都可以大聲呼喊“祖國,我愛你”。法國作家雨果曾說過,“人生下來不是為著抱住鎖鏈,而是為了展開雙翼。不要再有爬行的人類,我要幼蟲化為蝴蝶,我要蚯蚓變成活的花朵,而且飛舞起來。”鼓勵學生拋開世俗的觀念,全身心投入演講,用自己的激情完成對演講稿的二次創(chuàng)作,高興時開懷大笑,難過時嚎啕大哭,實現(xiàn)情與稿的完美融合。對“外”包裝,是指從發(fā)型到著裝再到化妝都要根據(jù)演講內容和選手特點認真對待。中國社會早已擺脫“吃不飽,穿不暖”的狀態(tài),隨著社會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對美的追求內涵日益豐富。雖說與演講無關的外在因素未列入評分范圍,但事實上,這些外圍因素會給評委留下印象,一旦印象不好就會對得分造成副作用,因此,只要與演講比賽有關的要素,選手和指導老師都要認真對待。
中職生的演講有著演講活動共同的特征,但是,有別于普通高中學生學習、生活的現(xiàn)狀導致這個群體呈現(xiàn)出自身的色彩,因而,教師在指導其參加演講比賽時要多從其本身角度出發(fā),多思考,多總結,找到更適合的方法,我想,我們必將收獲更多的驚喜,幫助學生更好地展翅高飛。
(作者單位:吉首市職業(yè)中等專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