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若蘭
(西北師范大學 甘肅 蘭州 730000)
淺析新手教師與專家教師在教學反思能力的差異
廖若蘭
(西北師范大學 甘肅 蘭州 730000)
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外對外語教師的教育除了強調教學技能的培訓和理論素養(yǎng)的提高外,更強調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反思意識。我國教育學界在20世紀90年代,也在研究和倡導反思性教學這一重要課題。本文主要側重于對比新手教師和專家教師在教學反思方面的差異,以此來提高新手教師對教學的反思意識。
新手教師和專家教師概念的界定是教師教育研究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Berliner(1998)的教學專長發(fā)展五階段論認為經驗是專業(yè)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他提出教學過程中新手教師發(fā)展成為專家教師要經歷五個階段,由第一階段的新手教師發(fā)展為第二階段的熟練新手教師,再發(fā)展為第三階段的勝任型教師,接著發(fā)展成為第四階段的能手教師,最后成為專家教師。
Sternberg提出專家教師教學原型觀的理論,他認為專家教師就是具有某種教學專長的教師。Frieberg 和Waxma(1990)認為新手教師成長為專家教師是新手教師從一個更具有解釋性和批判性的角度理解教學。教師都會經歷由新手教師發(fā)展成為專家教師這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和改進,才能迅速成長為一名專家教師。
教師反思能力是指教師在職業(yè)活動中,把自我作為意識的對象,以及“在教學過程中,將教學活動本身作為意識的對象,不斷地對自我及教學進行積極、主動的計劃、檢查、評價、反饋、控制和調節(jié)的能力”[1]。這種能力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是自我監(jiān)控能力[2]。就是對專業(yè)自我的觀察、判斷、評價、設計的能力,具體包括:專業(yè)自我的意象[3],就是對作為教師的專業(yè)自我觀察產生的自我滿足感、自我信賴感,自我價值感,也即教師的個人教學效能感,主要是指教師對自身教學效果的認識、評價進而產生的對自我的價值感,職業(yè)意識,是指教師對教育在學生發(fā)展中的作用及其職業(yè)生涯和工作境況未來發(fā)展的期望,自我設計,是指教師在對專業(yè)自我的觀察、判斷、評價的基礎上對自身專業(yè)發(fā)展的設計。二是教學監(jiān)控能力。就是對教學活動的內容、對象和過程進行計劃、安排、評價、反饋、調節(jié)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教學設計、教學目標、教學任務以及教學方法與手段,課堂的組織與管理;評價學習行為;教學后反省,在一堂課或一個階段的課上完后,對自己已經上過的課的情況進行回顧和評價。由于個體的自我意識和教學活動豐富且復雜,教師的反思能力受其知識、觀念、動機、情緒、情感等個人因素的影響,環(huán)境因素對教師反思能力也有明顯的影響。因此,教師的反思能力也具有多方面的內容和多樣化的表現。
吳衛(wèi)東、駱伯巍(2001)[4]將教師反思與不同的教師群體聯系起來即新手型教師主要進行教學技能反思,適應型教師更多地進行教學策略反思,成熟型教師進行教學理念反思,專家型教師則進行教育科研反思。本文主要探討教師在教學監(jiān)控能力方面的反思。
4.1 教學目標的反思
新手教師主要反思教學目標是否完成,教學效果達到哪種程度;專家教師不僅反思以上內容還會反思教學目標的設立的是否符合學生需求,是否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是否符合社會發(fā)展對人才的要求。作為一個專家教師,[5]鄭開春(2010)曾對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進行反思,認為大學英語教學目標不能只側重于語言技能的目標,并且要重視對學生交際能力、思辨能力以及多元文化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然而,新手教師對教學目標的反思局限于教學目標是否完成。新手教師進入課堂面臨的最大困境之一便是對學生學習程度難以把握。由于不能夠精確的估計學生學習的已知內容,新手老師通常照搬課程目標,不能靈活的針對學生目前的學習水平來設計教學目標。所以在最初預設教學目標時,新手教師難以反思教學目標的適用性,需要經過反復的課堂實踐和反思才會領悟到精心設置教學目標的重要性。
4.2 對教學過程的反思
新手教師的知識多數來源于間接的書本知識,主要是教師職前教育中所接受的學科知識與教育學、心理學知識,他們對這些陳述性知識的把握是表面的、抽象的,缺乏具體實例的支撐。在進行教學實踐時,新手教師通過不斷反思學習“怎么辦”的程序性知識,即教學技能,包括導入、語言、板書、講解、提問、演示、變化、強化、練習指導、組織、結束等具體技能,往往停留在前結構水平上,無論是對教學技能的系統(tǒng)認知,還是對教學技能的有意識調用的水平都比較低。而專家教師對于程序性知識有熟練把握,在教學過程當中能熟練的運用這些教學技能,所以專家教師很少反思教學技能,而是反思整堂課是否高效、邏輯、生動。
4.3 對教學對象的反思
新手教師一般反思的是他們自身的行為,而不是學生的行為,專家教師既反思自身的行為,又反思學生的行為。新手教師的反思是單一的,由于新手教師對自己所教授內容還沒有爛熟于心,在進行教學反思時,對學生的行為經常會被忽略,而專家教師對于他們自身和學生行為的反思具有較高的一致性。專家教師會反思學生的學習行為是否發(fā)生,哪些學生還沒有產生學習行為,有哪些學生是跟上老師的思維。
新手教師反思的專業(yè)性和實效性與專家教師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能否以教學反思的方式化解教學中發(fā)生的教學事件是判別教師專業(yè)化程度的一個標志。那么作為一名新手教師應該如何進行教學反思才呢?首先,要及時反思。有一些教學靈感轉瞬即逝,教學反思也是一樣,一堂課結束之后,及時反思有助于教師認識到教學中的失誤。其次,要正確認識教學目標,新手教師要理解課程標準,把其中抽象的課程要求具體到每一節(jié)課,并且要對學生的學習水平有相應的了解,才能制定合適的教學目標。最后,擅于傾聽學生的心聲。有的新手教師往往因為專注于講課備課,會忽略和學生的溝通。新手教師可以在上完課后,在教室走動幾圈,隨機訪問學生們的學習狀況,傾聽學生們的想法。
[1] 申繼亮、辛濤:《論教師教學的監(jiān)控能力》,《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1期。
[2] 董奇等:《自我監(jiān)控與智力》,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4月版本,第22頁。
[3] 唐玉光:《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研究》,《外國教育資料》,1999年第6期。
[4] 吳衛(wèi)東、駱伯巍.教師的反思能力結構及其培養(yǎng)研究[J].教育評論,2001年第1期
[5] 鄭開春.對現行大學英語教學目標的反思[J].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
廖若蘭(1992-),女,漢族,新疆人,碩士,西北師范大學,學科教學英語方向。
G451
A
1672-5832(2016)07-023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