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靖
(曲阜師范大學 山東 曲阜 273100)
笛子問題教學研究
陳 靖
(曲阜師范大學 山東 曲阜 273100)
初學者的氣、唇、舌都會影響剛剛開始學習的方向以及發展,通過對在教學時發生在學生身上的一些問題研究。并對這些問題分析研究,并得出結論。最后在以后的教學中,有一些指導性的建議。
笛子問題;教學研究
初學者的基本功,氣、指、舌都會影響剛開始學習的問題,一些順利進行下去的因素。而學習時,基礎尤為重要,基礎若有一點不正確養成習慣后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1.1 如:指頭按不住指孔:
一開始不習慣按指孔,而采用最舒服或是易使勁,或是拿東西等的辦法去持笛,而不是用手指肚去按指孔。很容易去指尖按孔,造成來自指頭按壓不牢固而產生的漏氣。音易吹不響,或者發出的聲音不夠實。
1.2 如:按壓指孔的手指,關節太緊張。
容易造成指關節不彎,或者是手指關節太直,不夠放松。應該是放松的手指關節,手指有弧度,放松地放在笛身的指控上。
1.3 如:手指頭完好的放在笛身上了,卻沒有在按壓時直接落在指孔上,又或者是由于手指落下時,指頭來回挪動,導致音不純。
應減小按壓的距離,不應抬得過高,好像孔雀開屏。注意手指距離孔不可過高也不可過低。過低也容易引起音不準的問題,最后是距離指孔一個手指肚的距離。
最直接的口型不對,無法將氣息包裹其中。嘴緊或者是嘴松都會或多或少的影響音的收與發??陲L過松,無法將氣息集中,使之聲音正常的發出來。而出現氣虛或更無法集中成一個點,而使音能夠順利地發出??陲L過緊則會使氣息過弱,或者發出的聲音偏擠等等。
單吐,要求有力度的將音頭吐出,順利將氣流阻隔成一個個的單音,但學習者在學習時,無法更好地領悟并體會。易使吐音的過重,聽起吐音過于鈍。在吐音時,應該更多地單吐,舌頭輕點,牙齒與牙齦之間點到即收,像收放自如的皮筋一般。
雙吐時,更多地要注意“庫”音的發出,很多學生在“吐”時,還可以清晰的吹出聲音,但到了“庫”時,只剩下了氣聲,吹不響笛子。這時更注重“庫”時要加重氣量,并自己漸漸習慣。吐與庫一樣重要,更高的要求在雙吐時,“吐庫吐庫”,要吐的在聽起來時像“吐吐吐吐……”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吐與庫的時值要同樣長短,有些同學初學時,容易吹的“吐”長“庫”短,或者“吐”長“庫”短,連起來吹時,就像一個人跑起來,有一條腿瘸一樣,應該在練習時注意吐庫應保證聽起來一樣長一樣重。
三吐,學生在學習三吐時,容易分不清重音,在前八后十六的節奏型中,三吐較為常見,重音在第一個吐音上,而前十六后八,重音在兩個“吐”音上,這些在練習中,都應當值得注意。
以上僅是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對初學者在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還有很多問題未提及,會在以后的研究中作介紹,本著學習與研究的目的,一方面努力提升自我,另一方面也希望在教學過程中解決更多問題。
陳靖(1991-),女,漢族,山東菏澤,曲阜師范大學在讀碩士,竹笛演奏與研究專業。
J632
A
1672-5832(2016)03-02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