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莎
民辦本科院校秘書學專業教學革新探究
王一莎
自從2012年9月,教育部將秘書學專業正式列入高等教育本科目錄里以來,全國各地高校便相應地開設秘書學專業。尤其對于民辦本科院校而言,開設秘書學專業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對于一個應用性較強的專業來講,傳統教學模式存在很多弊端與問題,不能培養適應社會發展與市場需求的秘書學專業人才。因此,秘書學專業教學必須調整觀念,落實好教學革新內容。
民辦本科院 秘書學專業 教學革新
我國高等秘書學專業教育起步晚,在辦學理念與教學科研方面都顯出不足與稚嫩。目前,很多民辦本科院校的秘書學專業多是依附于其他專業師資背景下,或是依附于中文類專業或是管理類專業,導致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定位有偏差。
(一)教學思想傳統
傳統的教學思想是重知識、輕能力的,這種傳統落后的思想是影響秘書學教學質量與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個重要因素。教師在講授過程中側重于對理論知識與概念講授,忽視對于操作技能的培訓。這就導致大部分學生對于自身專業認識不充分、定位不準確,使得學生不能很好地轉變學習方式,注重理論學習,忽視實踐能力鍛煉,創新意識不強。在運用教學設備時,很多教師還是依賴于傳統的黑板粉筆進行授課,不能很好地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授課。知識點不夠生動具象,反而是刻板抽象的。這樣不能使學生直觀地了解課程內容,會讓學生產生厭煩和抵觸心理。
(二)教學案例陳舊生硬
目前,在秘書學教學中存在案例陳舊的問題。因為教師更多的是側重理論教學,缺乏實踐和實際操作機會。所以教師的案例只能間接地選自書本中的案例。這些案例有經典的歷史案例、也有豐富的當代工作案例。從典型性、豐富性的角度來講是無可挑剔,但是案例陳舊生硬已經遠不能適應當今飛速發展與變化的現代社會辦公室環境。涉外秘書工作案例更是少之又少,不利于拓展學生視野。老師只能在網絡上尋找教學案例,質量和典型性又會大打折扣,這樣案例教學的作用就顯現不出來,只能象征性“講故事”式地引用案例,只能教給學生所謂的方法和技巧,并不能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三)教學實訓欠缺
“秘書學是一門綜合性的應用型學科。”[1]秘書學專業對于人才的培養目標是,培養掌握辦公室管理、文書寫作與處理、協助領導管理和決策、溝通協調與綜合處理等專業技能,能在大中型國有與外資企業、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的復合型高級秘書與行政助理。由此可見秘書學專業教學應該有足夠的實訓實踐學時,以及專業的實訓室和實訓基地。
但目前很多民辦本科院校在初辦秘書學專業時期,遵循其他相關專業的辦學經驗,重視理論知識的講授而忽視技能實務的訓練。更談不上對專業秘書實訓室的建設。在教學實訓方面嚴重欠缺。
(一)轉變教學思想引入翻轉課堂
秘書學專業的課程包括理論性較強的秘書學概論、中國秘書史等課程外,還包括更多的應用性、實踐性強的課程,如,秘書實務、辦公室管理、文書與檔案管理等課程。對于這些應用性較強的課程在教學中應該轉變教學思想,可以嘗試新的教學方式——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是指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2]教師不再占用課堂時間來講授信息,這些信息需要學生在課后完成自主學習。這種新的教學模式,更加凸顯出課堂內時間的珍貴性,教師可以將秘書學專業知識點按照不同模塊分為不同的學習項目,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得學生在項目學習的基礎之上,進而獲得對知識點和實務技能更深層次的理解。
(二)更新教學案例與企業對接
針對教學案例陳舊,不能更好地展現現代秘書工作的問題,建議校方和專業教師不定期地深入企業,或者參與實踐工作并通過社會調研征集案例。秘書學理論來源于實踐、指導實踐工作并且在實踐工作中得以檢驗。深入企業并與之對接,不但可以用秘書學專業知識去指導實踐,更能在這個過程中,豐富教師的秘書學實踐活動。
征集當下的秘書工作案例,按照教學章節選擇多樣化、篩選出具有典型性的教學案例。使案例這一教學手段真正地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綜合能力與素養。
(三)建設專業實訓室
建設專業實訓室,為學生創造一個結合專業背景與行業特色的模擬仿真工作場景。對于已經建設有秘書專業實訓室的院校,應提高實訓室的利用率。讓學生在模擬現代秘書辦公室的環境下,模擬職業崗位角色,更自如、更深入地體驗秘書日常工作。例如,辦公室環境管理、辦公室事務管理、會務管理等。使學生根據實際工作,模擬辦公過程和操作程序,進一步鞏固專業理論知識,培養專業職業技能。
民辦本科院校開設秘書學專業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教學理念不應囿于其他文科專業的傳統觀念,應該探索、研究適合本專業的教學方式,不斷地思考進行教學革新。
[1]楊峰.秘書學概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8)13.
[2]何克抗.從“翻轉課堂”的本質看“翻轉課堂”在我國的發展[J].電化教育研究,2014(7)5.
(作者單位:陜西國際商貿學院文化與藝術學院)
王一莎(1985-),女,陜西咸陽人,文學碩士,研究方向:秘書學、中國現當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