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文云
?
甘肅省“十二五”中職教材建設的實效、不足與改進對策探究
邱文云
教材建設是中等職業教育的基礎,也是中等職業教育的靈魂。本文作者在對甘肅省“十二五”時期中職教材建設的情況進行長期調研的基礎上,總結歸納了甘肅省“十二五”時期中職教材建設的實效,指出了教材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并結合甘肅省中職教育的實際、趨勢以及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綱要的要求,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改進對策。
中職教育 教材建設 實效 不足 改進對策
教材建設是中等職業教育的基礎,也是中等職業教育的靈魂。“十二五”時期,甘肅省中等職業教育教材建設取得了不錯的實效。但是在教材建設過程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與不足,還不能很好地適應中等職業教育對教材的實際需要。從中等職業教育發展趨勢以及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綱要要求的角度來分析,亟待改進和提出有益的教材建設對策。
(一)總體特點
“十二五”時期,甘肅省職業教育教材建設工作在教育廳主管部門的宏觀指導下,在強調使用規劃教材的同時,鼓勵學校積極探索開發適合職業教育技能實訓實操為特征的地方特色教材或校本教材,教材呈現形式多樣化,突出建設體現學生自主學習、操作能力培養的實訓教材。
(二)主要經驗
幾年來,甘肅省職教教材建設的主要經驗就是要下功夫建設和推行適合師生教與學的目標任務驅動、情景模擬學習、仿真化、立體化課程教材。與此相適應,我省各級各類職業學校本教材建設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主要是基于學生技能培養的需要,教材建設與學生技能競賽和職業資格證準入機制有機結合,重點研發“學--做—練”一體化實操教材,旨在建構“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養模式,比較典型案例有:甘肅省中醫學校開發的《中醫按摩推拿技法》、甘肅省經濟學校編制的《物流實訓叉車操作手冊》、甘肅省環縣職業中等職業學校搜集整理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環縣特色小吃烹飪培訓手冊》、《紅色旅游區民間藝術(香包、刺繡、皮影等)制作工藝》等等。
(三)取得的實效
“十二五”期間,甘肅省職業教育教材建設有一定的實效,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中等職業學校積極開發符合甘肅地方特色和“一帶一路”經濟發展需要的專業校本特色教材。比如《甘肅歷史》、《甘肅地理》、《甘肅藝術》、《甘肅旅游》、《甘肅文化》等。第二,一些由甘肅省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組織或參與開發的教材入選了國家規劃教材,如《心理健康教育》、《PhotoshopCS5圖像經典創意案例》等教材入選了第一批“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書目教材名單;《藥品檢驗技術》、《解剖學基礎(第3版)》、《旅游地理》、《環境化學》等教材入選了第二批“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書目教材名單。
(1)從整體上來看,專業、地域分布不均衡,質量優劣不齊。
(2)專業課現行教材理論性強,職教特色不鮮明,不能適應職業教育學生技能培養的需要。
(3)教材建設前瞻性不夠,重復建設,使用中選擇困難。
(4)教材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不緊密,教材呈現形式單一,配套資源開發。
(5)中高職教材脫節、斷層和重復、教材變化滯后、與企業崗位標準不對稱等,不能很好地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要求。
(1)重點關注職業技能培訓教材的開發,特別需要企業管理、經營和操作能手參與到教材的開發、建設中來。推行“工學結合”、“學--做—練”為主的教材教學模式,鼓勵校企合作多元化,促進職業教育校企深度融合。
(2)豐富教材形式,積極開發職業教育網絡課程,開發規劃的精品課程,以微課、慕課等網絡共享課程的形式呈現。
(3)規范專業標準,以專業標準和職業崗位標準來指引職業教育教材研發、出版和使用,建立崗位需要與職業教育教材建設市場對接的長效機制。
(4)職業教育教材開發要體現出多元化途徑,特別是實訓教材、小專業和地方特色專業教材要鼓勵學校自主實踐和研發。中職教材應更多地組織中職教師參與開發,以保證教材的適應性、實用性,不僅接地氣,一定程度上也能避免重復、浪費現象,降低教材開發成本。
(5)要完善職業教育教材評價機制,加強教材審核工作,應充分發揮職業教育行業指導委員會在國家規劃教材中的作用,充分發揮職業教育學科課程組在省級規劃教材建設中的作用,加強校本教材建設的指導、審核和評價機制建設。
[1]邵進.關于“十二五”期間精品教材培育的一些思考[J].中國大學教學,2013(3).
[2]周曉健,章文清.對高職教材建設的探討[J].職教論壇.2003(20).
(作者單位:1.甘肅省經濟學校;2.甘肅財貿職業學院)
邱文云(1973-),男,甘肅武威人,1997年蘭州大學管理系畢業,教育碩士,甘肅省經濟學校辦公室主任,甘肅財貿職業學院教師,高級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