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麗
(河北省定興縣實驗幼兒園 河北定興 072650)
淺談如何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
王美麗
(河北省定興縣實驗幼兒園 河北定興 072650)
《幼兒園工作規程》第三十條明確指出:“幼兒園應當營造尊重、接納和關愛的氛圍,建立良好的同伴和師生關系”。良好的師幼互動關系行為有利于穩定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秩序,有利于教師日常工作的開展,有利于促使幼兒良好個性的形成和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良好的師幼關系是保證教育活動順利開展的重要條件,有利于幼兒一生的健康和幸福生活,對幼兒一生的發展具有難以估量的重要影響。如果師幼關系緊張、感情冷漠、互不關心,那么孩子就會對老師的教育活動產生抵觸情緒,教學活動就不能很好的開展,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幼兒園教育呼喚平等和諧、互動對話的師幼關系。
平等民主;教師;幼兒;師幼互動;心理環境
日前,石家莊小精靈幼兒園的家長反映說,孩子在幼兒園被老師打了,在網上曝光后,引發社會關注。我們在反思應該完善幼師隊伍建設與管理的同時,更應該著力構建平等和諧的師幼關系。
關于師幼關系,簡單地說,就是指教師與幼兒之間的互動關系。新頒布的《幼兒園工作規程》第三十條明確指出:“幼兒園應當營造尊重、接納和關愛的氛圍,建立良好的同伴和師生關系”。良好的師幼互動關系行為有利于穩定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秩序,有利于教師日常工作的開展,有利于促使幼兒良好個性的形成和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良好的師幼關系是保證教育活動順利開展的重要條件,有利于幼兒一生的健康和幸福生活,對幼兒一生的發展具有難以估量的重要影響。如果師幼關系緊張、感情冷漠、互不關心,那么孩子就會對老師的教育活動產生抵觸情緒,教學活動就不能很好的開展,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幼兒園教育呼喚平等和諧、互動對話的師幼關系。
在傳統的教育領域里,教師是高高在上的施教者,是教育的主體,幼兒是客體,教育者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把知識灌輸給幼兒,并操縱、控制著幼兒的一切行為和活動。這種師幼關系其實是一種不平等的人際關系,它完全忽視了學習者的主體性,限制了幼兒的個性發展,不利于幼兒健康和諧的發展。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為營造一個適合孩子身心和創新能力發展的環境,必須建立民主、平等的師幼關系”。
1.1 傾聽幼兒心聲,建立平等的對話關系。教師與孩子應產生對話互動。這里的“對話”,指師幼之間平等的心靈溝通。這種“對話”同時也是一種雙方的“傾聽”。如:中班歌表演《走路》在活動過程中,讓幼兒按意愿選擇歌詞中的角色,隨音樂模仿表演。表演兩遍后,就有幼兒提出不想扮演歌詞中的角色,“老師,我不想演里邊的小動物了!”教師耐心地詢問:“那你想演什么呀?”引發了孩子們的奇思妙想“我想演小魚!”“我想演老虎!”……“那你們學一學它們都是怎么走路的呢?”于是在自由寬松的氛圍中,即激活了思路,又觸發了創新活動,引導幼兒愉快創編出歌詞并模仿相對應走路姿態,使活動達了到最佳效果。教師要時時做個有心人,注意傾聽孩子們說什么,耐心觀看孩子們做什么,適時詢問孩子們想什么,及時關注他們的興趣和需要,創造條件滿足幼兒需要。
1.2 大膽放手,給幼兒探索和發展的空間。好奇、好問、好動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幼兒的探索行為會隨時發生。我們應大膽放手,積極鼓勵幼兒的探索行為,同時,我們還必須根據幼兒的需要,及時作出反映,調整指導策略,成為幼兒探索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促進幼兒發展。隨時發現幼兒的興趣,及時調整活動的內容,以滿足幼兒的需要。給予幼兒充分探索操作的時間,不隨意打擾、中斷他們的思維,不急于直接指導,而是適時給予提示、引導,把握好提供幫助的時機、方法和程度。有一次科學活動中進行剝毛豆,我讓幼兒試著自己剝,有的從中間擰斷把豆子摳出來,有的用剪刀來幫忙,有的干脆用嘴巴咬,還有的沿著旁邊的莖剝。于是我讓不同的幼兒來演示剝豆子的方法,讓大家共同討論誰的方法最好最快,以此幫助幼兒認識和總結,成為幼兒的合作伙伴,與幼兒一起操作并交流方法。
經驗告訴我們,孩子對于想親近的教師更樂意說出自己的心里話,有了煩惱困難也愿意傾訴,對于批評建議也更容易接受,所謂“親其師而信其道”也。
2.1 從微笑開始,創建和諧融洽的環境。
戴爾·卡耐基說:“有微笑的人永遠受歡迎。” 教育是心靈交流的藝術,而微笑是所有的交流中最有力的語言,它展示著一種胸懷,表達著一份信賴,傳遞著超越語言的理解與關懷。教師微笑,不僅可以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還能增強自信心,用微笑顯示青春的活力和朝氣,用微笑讓人與之親近……
教師的微笑擁有著無窮的教育魅力。教師微笑著面對幼兒,能給他們一種寬松的環境,使他們感受到教師的理解、關心、寬容和激勵。教師的微笑是靦腆孩子的興奮劑,使他們得到大膽的鼓勵,逐漸樹立自信心;教師的微笑是外向好動幼兒的鎮靜劑,使他們得到及時的提醒。用微笑協調師幼關系,用微笑轉變幼兒的不良習慣,培養幼兒健康愉快的心理……教師的微笑應該是善意的、會意的,發自內心的。
2.2 尊重、信任,把幼兒看成獨立個體。
尊重幼兒,尊重意味著教師應尊重幼兒的想法, 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尊重幼兒必須要走進兒童世界, 傾聽孩子的心聲。關注孩子的所需, 積極創設一個寬松、愉快的氛圍, 讓幼兒在心情愉快的情況下投入到活動中去, 積極地尋找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教師應該把幼兒真正看作是一個“獨立的人”,蹲下來和幼兒交流,不只是行為上,而應該從心理上和幼兒保持平行,為幼兒創設寬松的心理氛圍。面對每一個活生生的個體,教師應從領導者的位置上走下來,帶著一顆充滿好奇的童心與幼兒交流,站在幼兒的角度去觀察幼兒,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只有這樣,幼兒才能把教師視為他們中的一份子,他們才愿把自己真實的想法告訴老師,師幼之間才能建立尊重、信任的關系。
[1] 《幼兒園工作規程》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16.03
[2] 《新師生關系與教學策略的改進》 顧泠沅 1997.(l)
[3] 《對方案教學中師幼互動行為的思考》 《學前教育研究》2002(2)
[4] 《理解與教育》 金生 教育科學出飯社 1999年
[5] 《素質教育呼喚新型的師生關系》 張霞 《成才之路》2007(6)
[6] 《“平視”幼兒—構建新型的師幼關系》印云 《科學大眾》2008(5)
G610
A
1672-5832(2016)06-026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