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渭良
(陜西省西安市閻良區西飛第二中學 陜西 西安 710089)
初中數學課外作業有效性的思考
丁渭良
(陜西省西安市閻良區西飛第二中學 陜西 西安 710089)
數學課外作業是數學課堂教與學的延續和補充,對學生有著“鞏固知識、強化技能、培養習慣”的作用,是教師了解學生及時調整教學方法的重要渠道。然而在現實中,數學課外作業卻成了學生和教師的“包袱”,成了家長評價老師及學校的“重要標準”。為了達到教學目標和表示對學生負責,老師每天向學生布置足夠的作業,學生為了完成作業,有的花費大量時間才完成,有的直接抄襲別人的作業,甚至還有家長代做,作業的收獲甚微,近乎無效勞動。要改變課外作業的現狀,需要教師、學生及家長各方面都要改變觀念,共同努力。
教師要精心設計,做到針對性強、層次分明、形式多樣、題量適中、評價及時,達到“輕負高效”。
1.1 針對性強
數學教學內容有新知課、階段復習和考前復習,課外作業要有針對性,對于新知課,課外作業以鞏固所學知識、加深理解為主,難度與例題水平相當,立足于大多數同學的程度,讓學生經過獨立思考后能夠完成為宜。對于階段復習課,作業側重綜合和靈活運用知識,可難些。對于考前輔導課,作業要起模擬考試作用,讓學生熟悉考試的題型與題量。另外,課外作業注意與下一節新課的銜接,形成良性循環的閉合回路。
1.2 層次分明
課外作業要面向全體學生,要考慮不同特點、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個性特點,通過做作業,盡可能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得到最佳發展,使全體學生受益。通常把一個班的學生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為基礎較弱的學生,設計2-3個難度和例題相當的基礎作業,便于學生“模仿”;第二層次為大多數學生,在基礎作業上加1-2個能力訓練作業,提高知識的理解應用;第三層次為基礎好、思維靈活的學生,完成一、二層次的作業的同時,布置一個有綜合性或有難度的思維拓展題。這樣每一層次的學生都保持著學習數學的信心和興趣,學力也得到了一定發展。
1.3 形式多樣
課外作業的內容、形式和解答方式的多樣化,有助于克服學生做作業時的單調乏味現象,提高作業的有效性。當教師布置一些內容活潑、形式多樣,解答方式各異,又能使同一課題得到多種練習的作業任務時,學生的參與水平就會有較大提高,作業的質量也將會明顯改善。
1.4 題量適中
在作業量上,要做到精選習題,每天作業都要挑選后再布置,不能 “拿來主義”,不能把布置大量的作業當成學生掌握知識的唯一途徑。尤其是階段復習或考前復習時,面對題海,可以只挑選學生容易錯的題和一些學生沒接觸過的題型作為作業。
1.5 評價及時
作業的及時反饋、合理評價可以使學生體驗完成作業成就感,可以促使學生養成按時保質保量完成作業的習慣。努力尋找學生作業中的優點和思維中的亮點,多當面批閱,多耐心指導,多真誠鼓勵。可以激發學生對待作業的熱情,是提高作業有效性,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對作業下一層次“晉級”的信心。同時也對教師了解學生、了解作業質量,及時調整教學方法提供重要信息。
學生是作業的參與者,對于作業的有效程度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面對每天的作業,要有正確的態度,積極主動的意愿,做到先回顧后做、獨立思考、字跡端正,格式規范,步驟詳實,有理有據、按時完成,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對于作業中出錯的題目要及時糾正,用紅筆做出標記或記在糾錯本上,一周或一單元學完時要進行總結,以便對知識掌握更系統化。
家長雖然不參與作業的設計和完成,但是也非常重要,家長要改變以往布置作業多才是對學生負責,又因為學生做不完幫學生的觀點,通過與老師聯系明白教師布置作業的方式及用意,積極配合老師,對一些需要背、聽寫的作業進行檢查,對作業的完成和質量做初步監督但不替學生代查。另外家長還是學生心理的調節劑,當學生出現于他人矛盾、心情不好等情況時,家長要了解情況,對學生進行心理安慰,使學生能夠心平氣和地做作業,保證作業有效。
數學作業是數學教與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精心設計課外作業,形成自己的新型的作業觀;學生認真完成、積極思考、及時總結;家長做好配合監督。各方面全力配合,相互支持,努力提高數學課外作業的有效性。
初中數學課外作業有效性設計研究,課題編號:XDKT2093
G633
A
1672-5832(2016)03-026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