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曉燕
?
素質教育觀下的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
任曉燕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高職院校的建設越來越受到關注,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成為高職院校的教學目標。本文通過分析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現狀,指出具體的改革策略,以期為提高體育教學的效果提供有用的參考。
【關鍵詞】素質教育 高職院校 體育教學 現狀 策略
作為高職院校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教學的目的是傳授體育知識和體育技能,增強學生的體質,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提倡素質教育的背景下,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質量的高低受到社會的關注,因此,重視體育教學的地位,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堅持把“以學生為本”作為體育教學的中心,豐富教學內容,采用先進的教學模式,提高體育教學的效果,提升學生的體育能力,是高職院校進一步發展的前提[1]。
(一)體育教學的教學觀念落后
目前,許多高職院校依然堅持傳統的應試教育的教學觀念,過于注重實踐鍛煉,片面的追求近期功利和身體鍛煉效果,致使體育教學的教學內容缺乏科學性、全面性、健身性。另外,大部分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的教材以運動技術教學為主,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只重視傳授體育技能,忽視了鍛煉學生的體質、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和體育習慣,導致學生只掌握了體育技能,而缺乏良好的體育素養。另外,在教學評價上,高職院校未能建立起一套符合素質教育的體育評價體系,單純的以考試成績、達標程度作為評價標準,忽視了培養學生的學習態度、創造能力和價值觀等,容易使學生產生應付心理,難以實現終身體育的培養目標,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體育教學的教學內容單一
體育教學的教學內容過于單一,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導致教學效果較低。許多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內容多以運動技術教學為主,例如,田徑教學、籃球教學等,這些教學內容與中小學時所學習的課程內容大致相同,一味的重復訓練,使學生產生厭惡,甚至抵觸的心理,嚴重挫傷了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不利于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給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高和發展造成阻礙[2]。
(三)體育教學的教學模式僵硬
學生是學習的發起者,在教學活動中占有主體的地位,然而,很多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模式僵硬,使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地位,致使教學效果不理想。在開展教學活動中,體育教師采用傳統的“注入式”的教學方式,以自己的教為主,忽視了學生的學,未能充分學生的主動性,抑制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給學生體育能力的提高帶來不利影響。
(一)樹立全新的體育教學觀念
受到傳統的應試教育的影響,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培養目標不太合理,因此,高職院校應該積極與時俱進,樹立全新的體育教學觀念,以滿足素質教育的需求。高職院校應該根據教育對象,制定科學的教育目標,促進學生綜合體育素質的發展,合理選擇教學內容,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以提升學生的體育能力[3]。
(二)優化體育教學的教學內容
單一、重復的體育教學內容,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甚至抵觸的心理,因此,高職院校應該優化體育教學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熱情,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以促進學生體育綜合素質的發展。高職院??梢院侠磉x擇一些文化含量高、健身價值大、娛樂性強的競技體育項目,適當的降低體育運動的難度,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以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另外,高職院校應該加強體育知識教育,在鍛煉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傳授具體的鍛煉方法,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同時,體育教師可以選擇有使用價值和適應價值的體育知識,豐富學生的體育知識,幫助學生建立起系統的體育知識結構,為學生以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采用先進的體育教學方式
采用先進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可以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因此,體育教師應該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采用先進的體育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提高教學質量,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在實際的體育教學活動中,體育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心理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營造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以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高職院校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我國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有著相當重要的影響,因此,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高職院校應該重視體育教學的地位,積極轉變傳統的體育教學觀念,根據自身的培養目標,結合學生的發展需求,適當增加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引導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馬柏平,李曉春,張帆.試論基于素質教育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J].教育與職業,2011,24:124~125.
[2]孫麗萍.素質教育與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探討[J].陜西師范大學繼續教育學報,2010,03:123~125.
[3]許寧.基于素質教育下的高職院校體育教育改革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08:51~52.
(作者單位:河南質量工程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