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曉春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變得越來越重要。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大學美術教育在提升學生素質方面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大學美術教育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引導學生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學會認識美、感受美、創造美,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本文對大學美術教育在培養學生審美觀方面的重要作用進行了闡釋,希望能夠真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將大學美術教育列入學校基本課程,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幫助和引導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學會用美的眼光去看事物,幫助學生學會欣賞生活中的美。在大學教育中,美術教育對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對于促進大學生未來良好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學校一定要重視大學美術教育,真正讓其發揮出作用,幫助學生提高審美能力。
一、美術教育特點
雖然美術是一門藝術類學科,需要一定的天賦,但是天賦并不能決定一切。愛迪生曾說: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天賦固然重要,但是努力更重要,對于美術教育來說亦是如此。因為美術是一門非常重視審美觀的藝術,而審美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所以,只有持之以恒地給學生傳授美術理論與技巧,重視日常教育的積累,才能真正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念,促進學生美術水平的提升。
二、大學美術教育現狀
不可否認,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我國教育體系合理性大幅度提升,具體體現在:藝術教育在教育中的份額明顯增加,尤其是幼兒階段的教育。現如今,在幼兒園中,孩子接受的是全方位的美術、音樂、舞蹈教育,其中美術教育是幼兒教育的重中之重。除了幼兒園階段,美術教育貫穿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的始終。雖然素質教育對美術教育的推進作用很大,但是,美術教育依然存在很多漏洞需要修復,比較明顯的漏洞就是,在不同階段美術教育所占比重有很大差別。
在中小學階段,美術是作為必修課設置的,而在大學,美術往往是選修課程,而且課程種類非常有限,課程課時非常少,與中小學相比,重視程度大幅度降低。由于課程設置不合理,大學生一般都忽視了美術教育對培養審美觀的重要作用,忽視了審美觀對個人成長和民族素質提升的重要作用,只把美術課程看成一門可以很容易獲得選修學分的課程。
筆者認為,大學美術教育遇到的難題是,沒有得到政府、高校、教師、學生等有關方面的重視、支持。
三、通過大學美術教育培養學生審美觀的可行性策略
雖然美術教育尚未得到政府、高校、教師、學生的高度重視,但是,大學美術教育在培養學生審美觀方面扮演的角色還是非常重要的。
(一)立足多元化社會價值取向,使傳統文化煥發生機,提升學生的審美趣味
近代以來,我國傳統文化受西方文化沖擊非常嚴重,對國人思想意識和人文精神的影響非常大,國人的思想意識和人文精神由于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雜糅變得極為復雜、多元。教育在與西方接軌的過程中,對于西方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取舍一直處于兩難的尷尬境地。科學技術可以學習、效仿,但是,文化精神的根本是與地域緊密相連的,是與民族分不開的,是不可以效仿西方國家的。因此,美術教育應該立足多元化價值取向,使傳統文化煥發生機,將文化藝術和社會審美聯系起來,培養大學生的審美觀念并提升審美趣味。
(二)憑借現存社會文化資源以及信息平臺,拓寬學生的審美渠道
中小學美術教育致力于直觀審美感受的傳達,而大學美術教育致力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念、提升學生的審美趣味,提高學生的審美感悟能力、創造能力。
大學生心理趨于成熟,已經擁有自己的理解力、感受力,因此,這個階段的美術教育應該致力于讓學生洞悉社會的文化藝術特點、時代變遷,看透本土文化與世界文化的異同,培養個性化的審美觀念。高校美術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去博物館、展覽館、畫廊等地,結合歷史文化感知與實際生活,豐富審美渠道。此外,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多從文化、審美角度鑒賞優秀美術作品,引導學生培養起個性化的審美觀念。
此外,高校還應該合理規劃美術課程,將美術教育合理貫穿于大學生的生活之中,促進大學生養成獨特的審美意識。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對大學美術教育在培養學生審美觀方面的作用進行了分析,大學美術教育能夠幫助學生培養審美觀,讓學生用美的眼睛去發現生活中的美,進而欣賞生活中的美,讓學生能夠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世界,進而健康成長。審美觀還能夠給人帶來愉悅,讓學生主動去追求美的事物,養成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