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漢明
【摘要】在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政治戰略下,職業院校在教育教學中如何增強學生創新意識、創業實踐操作能力,成為了新的教改課題。企業經營沙盤實訓作為一種體驗式教學模式,通過仿真的直觀企業沙盤與企業“職位”的角色扮演,從感受企業發展歷程,體悟正確的管理理念等過程,對培育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業素質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創新創業 體驗教育 沙盤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23-0250-02
一個企業不能創新,就失去了前進的動力,就難以屹立于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之中,而企業的創新需要有創新創業能力人才的參與。在“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政治戰略下,職業院校教育教學中如何增強學生創新意識、創業實踐操作能力,成為了新的教改課題。企業經營沙盤實訓作為一種體驗式探索教學模式,通過仿真的直觀企業沙盤與企業“職位”的角色扮演,從感受企業發展歷程、體悟正確的管理理念等過程,在中職學校中,培育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業素質,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
一、企業經營沙盤實訓教學簡介
沙盤教學模式,集知識性、趣味性、對抗性于一體的企業管理技能訓練模式。受訓學生以企業“職位”的角色身份,通過直觀的企業沙盤,模擬企業實際運營狀況,內容涉及企業整體戰略、產品研發、生產、銷售、財務管理、團隊協助等多個方面。
企業經營沙盤實訓教學時,借助人力資源管理中工作分析的“以崗定人”原則,通過異質分組將參訓學生分成以每組5-6名學生組成的若干小組,每組以企業創立經營,進行組織結構組建,進行各經營年份的經營活動,真正讓學生在游戲般的訓練中體驗完整的企業經營過程,感受企業發展的典型歷程,感悟正確的經營思路和管理理念。
企業經營沙盤課程重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業實踐能力,他不同于一般的以理論和案例為主的傳統課程,而是一種體驗式的互動學習,該課程通過為學生營造一種經營決策演練環境,其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決策能力、組織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真正實現“做中學,學中做”的理實一體化教學結合。
二、創新創業能力界定
自20世紀50年代,美國管理大師德魯克把創新引進到管理的領域,形成管理的創新,就賦予資源以新的創造財富的能力的一種行為。而本文所指的創新創業能力是借助沙盤教學平臺,進行體驗教學,以仿真的企業環境,對企業經營過程中,組織或個體在市場中將“人、財、物、信息”等要素資源進行有效的內在變革,從而提高其內在素質,驅動其獲得更多與其他競爭者的差異性的能力,而這種差異性最終表現為組織或個體所能獲得的競爭優勢。而創新創業能力的內在要素應該是涵蓋了觀察力、直覺能力、思考能力、動手能力、表達能力、協助能力與想象力以及敢于實踐的執行力等,直接表現在“仿真工作”下則是溝通能力、談判能力、決策能力與合作能力。而企業經營沙盤實訓教學是根據上述能力要求,開展各經營年份的經營活動,不斷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三、企業經營沙盤實訓教學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體現
1.優化課程知識體系結構,促進培養全面思考的決策能力
企業經營沙盤所體現的經營管理知識,主要涵蓋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信息管理、物流管理、生產管理、市場營銷管理與戰略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如在組建虛擬的企業團隊時,需要借助前置課程——人力資源管理課程與生產管理課程,通過生產流程的設計或再造的探討,對企業組織架構加以設計,以現代人力資源觀念,根據工作分析思路,輸出得到團隊所共同認可的各部門崗位工作職責,“以崗定人”進行“招聘”,落實各部門崗位的負責人,使得人力資源管理與生產管理實務的知識得到體驗;市場需求出發點的現代市場營銷管理理念下,參加訂貨會取得銷售訂單,也是對生產管理工作的加以體驗優化,對本企業的產品結構、生產線規模與生產線類型等生產能力、財務管理等方面知識的運用。
綜合運用到的知識面廣,涵蓋的課程多,使得在經營過程中每個舉措都很重要,稍有不慎則會出現“一招不慎,滿盤皆輸”的后果。角色扮演的模擬教學,使得團隊成員養成對人對事的綜合分析,實現解決問題和作出決定進行決策,甚至在出現決策失敗時,也可以通過反思與再實踐,來實現管理感悟的升華,真正在不斷精進決策,改善經營做法的沙盤實訓中,鍛煉全面思考判斷與決策能力。
2.體驗式教學法,探索提升溝通能力與談判技巧
沙盤實訓呈現的是“學生為中心”、“教師以教練身份輔導”的體驗式教學場景,教師只布置任務,然后由學生獨自完成企業的各項經營活動。
根據探索教育三要素的“經驗學習、選擇自主與社會人際”相關理論分析,團隊成員在合作經營(特別是第二年經營年份之后)這一社群經營過程中形成的社會人際關系模型。團隊通過開展涉及市場信息分析、整體戰略、產品研發、設備投資等活動,在“做中學”進行挑戰,團隊成員中每一個人都會在自身性格、所擔任部門角色的影響下進行觀點的表達陳述,提出對應的經營目標,自主選擇預設目標的觀點,同時也會在其他團隊成員的這些系列活動中,通過共學這一社會化來構建自己的創新創業思維。在實訓的動態仿真環境中,企業經營處于開放的思路,每個部門對應的學員通過綜合其他成員的分析、觀點,會發現企業經營更多的可能性,發現自己的優勢和盲點。特別是成員對團隊溝通能力的認識,能提升企業團隊執行力,并能保持企業經營活動的彈性與創意。
模擬企業內成員間的合作關系體現是溝通,而模擬企業間的合作關系則是談判,這需要學生在實訓中應進行必要的談判技巧的學習與運用。在實訓過程中往往因為分析不當,對市場預測不全面等原因,造成所拿訂單過多,超出了本企業的生產能力無法按交貨期交貨,當經營團隊在經營過程中發現問題所在時,往往需要通過雙倍價錢購買同行原材料,三倍價錢購買同行成品來履行訂單合約,否則會使得本企業處于虧損、破產狀態,這時候需要團隊形成危機管理意識,統一觀點:在需要緊急采購節點下,與同行談判,在談判中讓對方覺得交易有利于對方,而此時雙方在營銷智慧下進行價格的確認,如讓渡“雙倍”或“三倍”價錢外的利益給同行,實現與競爭對手“雙贏”的局面,從而對企業競爭合作的市場環境有體驗實戰經驗上的潤滑與豐富。
在實訓過程中這種體驗探索的教學方式,還可以通過改變相關市場參數(如訂單情況)、優化市場組合、調整實訓項目,加強企業經營活動系統性、預設性驗證實訓內容(在預設的結果來逆推應存在的條件與可能性,每個成員在進行自我表達、發現問題陳述等說話中,在聆聽他人意見后加以思考再提出疑問、意見、想法過程,既養成溝通表達技巧,還鍛煉全面思考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在溝通、談判等方面的創新實踐能力,真正讓有趣的體驗變成有價值的經驗,這對于有志創新創業工作的學員無疑是一種心理上的滿足,學員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與成就感,并促進學員增進溝通技能、談判技巧與知識,發展技能與厘清價值觀思維,在探尋的學習中找到創新創業智慧的工具,從而更有利于創新創業工作的開展。
3.人力資源工作的模擬化,強化合作精神的培養
企業經營管理沙盤實訓由每5-6名學生組成一個管理團隊,根據人力資源管理“以崗定人”的理念,分別扮演總經理(CEO)、生產部總監、營銷部總監、物流部總監、財務部總監等角色。在實訓時,各公司(團隊)在總經理的率領下,依據市場信息、制定本公司的戰略目標,并將目標分解至各職能部門,各部門按公司目標要求,結合本部門的職責開展經營活動,小組每個成員(部門)按角色記錄運作步驟結果,并記錄模擬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而授課教師在整個模擬經營中會根據學生在整個流程中的表現又及時給予點評,特別是根據崗位部門能有一些隱喻的針對性的點評提問,引發學生的思考,加深理解,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的創新者品質,也在邊做邊學中去強化部門崗位的職責,實現部門間的合作。
在經營活動結束時,每小組對企業經營結果做出自己的分析,結合各部門職責與競爭對手的優勢和劣勢分析,提出整改措施等,課后通過提交模擬的感受和反思體會等材料,一系列的教學安排,則可以更好地突顯人力資源工作,特別是團隊合作,對企業經營戰略實施的重要性影響和作用。如在實訓時由于生產部門、市場營銷部門與CEO的銜接不夠充分,有因為忘記交貨(交訂單)或者因生產能力不足拿到超出能力的訂單,出現爆單的錯誤經營環節,借此對人力資源管理中團隊合作知識點的突破,讓人力資源工作的重要性在企業經營管理工作中得到體現,認識到人才思維對于企業創新經營、創業等活動的重要性,從而在以后的創新創業生涯中更多關注團隊合作,避免工作的失誤。
四、總述
企業經營管理沙盤實訓為學生提供虛擬的企業管理環境,讓學生了解、熟悉企業經營與管理工作的全貌,在戰略制定、營銷規劃、市場研發、原材料采購、生產控制管理與財務管理等仿真模擬情景中,體驗全面思考、分析決策、溝通談判與團隊合作的技巧,“實踐出真知”,這對于中職學校開展創新創業教學工作提供了體驗實踐,中職生在這實踐中進行勇于大膽探索,便能有效鍛煉到創新能力、創業素質。
參考文獻:
[1]許丹,邱少春.大學生創業素質培養的有效工具——ERP沙盤模擬[J].大學教育,2015年01期.
[2]魏軼敏.基于ERP沙盤模擬的體驗式教學研究[J].商業會計,2011年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