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頌(河南大學體育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0)
?
淺析田徑教學中引導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應用
宋 頌
(河南大學體育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0)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體育教學中研究的一個重點問題是能夠有效教學質量的提高與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的教學模式。傳統(tǒng)田徑教學存在著教學手段單一、課堂枯燥等問題,嚴重影響學生的積極性。引導體驗式教學模式基于教師對有利于技術正遷移項目的設置,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對引導體驗式教學模式進行概述,闡述了田徑教學中引導體驗式模式的教學設計和田徑教學中引導體驗式教學模式應用的意義。
關鍵詞:田徑教學;引導體驗式;教學模式
基于一定體育教學思想或理論對體育進行教學即為體育教學模式,體育教學模式的特點是具有針對性與穩(wěn)定性、簡潔、可模仿性強,能夠使教學質量得到有效的提高,對體育教學過程進行改進,優(yōu)化體育教學的環(huán)節(jié)?;诳茖W的體育教學模式能夠使體育教學效果提高。
以教師為中心,主要基于講解的方式向學生傳輸教學內容,這是我國傳統(tǒng)體育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的不足在于學生被動學習,而教學手段單一,沒有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的發(fā)揮,造成了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受到傷害。隨著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基于引導體驗式教學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端正學習態(tài)度,為體育教學改革提供借鑒。
引導體驗式教學模式基于建構主義教學思想。引導體驗式教學模式中的主體是學生,教師為學生的學習提供適合的環(huán)境,從而使學生對于知識進行積極主動構建,對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重點培養(yǎng)。
引導體驗式教學模式具有以下特征:①引導體驗式教學模式具有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對學生興趣能夠充分激發(fā)。實施引導體驗式教學時,通過游戲對學生的興趣進行激發(fā),從而使學生能夠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使學生積極性與主動性得到提高;②確定學生主體地位。基于建構主義的引導體驗式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fā)揮,引導學生積極進行討論、反思與分享。③引導體驗式教學模式強調協作自主學習。引導體驗式教學模式通常采用分組的方式,通過組內合作、小組競爭等形式,促進學生之間相互交流與協作。
2.1 田徑教學中引導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教學目標
基于學生對基本技術教學目標掌握的基礎上,對學生學習的興趣進行重點的培養(yǎng),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信心不斷提高,同時,通過田徑教學中引導體驗式教學模式,使學生團隊協作意識提高;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培養(yǎng),從而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2.2 田徑教學中引導體驗式教學的實施
第一步,進行熱身游戲。田徑上課開始,進行針對性的趣味練習,一方面實現了熱身的目的,另一方面,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進行調動。
第二步,對有助于技術正遷移的挑戰(zhàn)項目進行布置?;诮虒W內容與教學目標,對課前已經設計的對技術正遷移有利的輔助練習與挑戰(zhàn)項目進行布置,輔助項目內容的要求應該接近于技術動作,或者對技術學習正遷移有利,從而對學生知識與技術的建構起促進作用。
第三步,組織學生參加到項目中。基于分組競爭的方式對學生參與挑戰(zhàn)性活動進行引導與組織,使得學生的積極性得到激發(fā),對學生完成的情況及過程進行記錄。
第四步,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其反思并進行分享。完成挑戰(zhàn)后,設置引導性問題引導學生反思,并進行收獲的分享。學生對活動中的優(yōu)缺點與表現進行自我評價。
第五步,教師進行示范、總結。就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情況與知識技能的建構情況,教師利用引導性的講解,對正確動作技術進行示范,從而使學生加深印象,確保學生對教學項目更換完成。
第六步,組織學生練習正確技術動作。教師利用引導性的示范及講解,使學生正確認識技術,再次進行練習,教師積極評價學生的反饋信息。
2.3 引導體驗式教學模式的評價
基于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以50米跨欄跑教學為例。針對學生在50米跨欄跑學習過程的表現、團隊意識進行評價,同時評價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與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50米跨欄跑教學中,教師口頭評價上課過程中學生積極性與主動性;在技術練習過程中,學生對其他同學技術優(yōu)劣的評價、學生對技術改進方案的看法、學生對其他同學50米跨欄跑技術特點的總結等,都是教師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進行評價的指標。學期末,教師針對學生學期表現進行綜合性評價。最終的評價結果與50米跨欄跑的達標測試成績相結合,得到學生的最終成績。
第一,引導體驗式教學在田徑教學的應用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學生對獲取體育知識的渴望,對體育活動積極參與與探索的情緒是學生體育興趣的表現。學生體育學習的效果直接受體育興趣的影響,只有興趣積極時,才能主動學習,全身心投入到對體育知識的探索中,提高自身能力。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在技術講解與示范中,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積極性不高。因為田徑項目的特點,加上傳統(tǒng)田徑教學手段單一,重復的模仿練習使得學生積極性受到影響。而引導體驗式田徑教學模式,每次課的熱身游戲以及挑戰(zhàn)項目,一方面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另一方面,通過分組挑戰(zhàn),使得學生的競爭與協作意識得到培養(yǎng),從而使學生的積極性提高。
第二,引導體驗式教學模式有助于學生體育技能的提高。田徑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學的重要形式是運動技術的教學。體育教學效果進行評價的一個主要指標是技評成績。通過技評成績考查學生掌握技術的情況,同時基于技術評定,學生能夠對學習過程中對技術掌握的情況進行把握,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對改進的方向進行明確。引導體驗式教學模式能夠客觀評價學生的技術與技能。這是因為學習田徑技術時,學生理解的田徑技術的概念與原理等知識對掌握技術動作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教師授課以講解與示范為主,使學生對工作技術的理解受到了限制。同樣,在學習過程中對教師技術動作簡單模仿,主動思考不足,對于正確形成跨欄跑技術動作的概念不利,影響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應用。引導體驗式教學模式中,教師通過對技術正遷移有利的引導性項目的設置,使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在教師提問、學生參與、反思、總結等過程中,使學生對于技術動作的理解更加的深刻,使運動技能形成的時間縮短,最終能夠使學生的運動技術得到提高。
在教學過程中,引導體驗式教學基于教師對有助于技術正遷移的引導性項目的設置,使學生能夠充分參與到活動中,通過分組、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能力,通過有趣的游戲的設置,使得枯燥的田徑學習生動活潑。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引導體驗式教學在教學中的應用將會越來越廣泛。因此,廣大教師需要認真組織,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質與綜合能力,確保引導體驗式教學的順利實施。
參考文獻
[1] 王亮華,李明.論引導體驗式教學模式在高校體育普修課中的應用[J].教育與職業(yè),2012(20):38-39.
[2] 王芷蘇.“引導式”教學理論在舞蹈教學中的應用[J].文教資料,2011(15):120-121.
[3] 郭洪波.“引導——探究”體育教學模式的理論構建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6(1):57-58.
作者簡介:宋頌(1990-),安徽黃山人,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
The Application of Guided Experiential Teaching Model in Track and Field Teaching
SONG Song
(PE college of Henan university,Kaifeng 475000,Henan,China)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track and field teaching has the problems of single teaching method and boring classroom,which has a serious impact on the students'enthusiasm.Guided experiential teaching mode is based on the setting of the teacher's right to move the project,enhancing the enthusiasm of the students'par?ticipation,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tudents'comprehensive ability.In this paper,an overview of the teaching mode of experiential teaching is described in detail in the track and field teaching to guide the teaching design,the significance of the application of experiential teaching in track and field teaching is ex?pounded.
Keywords:track and field teaching;guiding experience;teaching 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