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潮(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 江蘇南京 210046)
?
網球課程“運動教育”模式實踐教學研究①
張潮
(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 江蘇南京 210046)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的進步,現代的青少年學生已經不再有20世紀60、70年代的學生們的思想,他們要求進步,要求新思想,不喜歡墨守成規,敢于向新事物挑戰,所以我國的教育體制一直在改革,包括體育教學也是一樣,如果不改變,還要延用陳舊的、傳統的教育模式,就等于在自尋死路,因為傳統的教育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學生們的需要,所以“運動教育”模式也就進入了各大學校的研究行列,越來越受到人們青睞與關注。
關鍵詞:網球課程 運動教育 模式 可行性
“運動教育”模式誕生于20世紀的80年代,最早是由美國學者提出來的,因為它的可行性,很快被澳大利亞等一些國家所認同,并在學校進行了使用和推廣,到現在已經發展了30多年的歷程,已經比較的成熟和完善,目前,我國對“運動教育”模式的理論體系也進行了進一步的探究,并在諸如球類等不同的項目中做了大量的試驗研究,驗證了“運動教育”模式在教學模式中的實效性。
“運動教育”模式不同于傳統的上體育課等的運動形式,它主要是以“運動季”來替代學校陳舊的教學,由老師來指導,充分體現團隊的力量,以群體動力理論和游戲理論為指導思想,以競賽為主要的教學形式,雖然學生們的體育水平不同,卻都可以融入到整個的教學過程中來。
2.1運動形式多樣化
“運動教育”模式實踐教學不再是刻板的上體育課的形式來進行,如果讓20世紀60、70年代的人閉上眼睛想一下上體育課的情景,大家的腦海里一定會閃現出跑步、訓練等練體力、練耐力的場景,因為傳統的運動模式一直都是這樣的,而“運動教育”模式卻不同,它可以提供給不同運動水平的學生以體驗的機會,使運動更加適合于學生,讓學生煅煉成為不僅有運動能力而且有運動教養的運動者。
2.2網球課程運用“運動教育”模式實踐教學實用化
因為這種“運動教育”模式已經得到許多的專家和學者們的認可,所以也正在被一線的老師們運用到各項運動課程當中來,而網球運動在這種模式中更顯示出了它的可行性。第一,網球技術的板塊較少,比較單一,各項技術也比較獨立,只有發球、高壓球、擊球等部分構成,對于運動季的劃分比較方便。這樣就避免了在實施教學過程中出現多而不精的現象;第二,我國網球教學一般都是采取小班教學的形式,這就與“運動教育”模式中的分組教學的形成了統一,因為網球比賽不同于田徑或足球等比賽,它的規模往往都不大,不是單打就是雙打,這樣學生自己就可以進行比賽,讓比賽貫穿在整個的教學課程中,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
一般的運動季包括季前期、競賽期、決賽期,活動的單元要比體育課的教學單元長,而針對網球課程的運動季來說,具體可以包括“戰術運動季” “技術運動季節”,這其中就包涵了常說的發球季、擊球季、高壓球季、單打季、雙打季等等,這樣的劃分更利于學生對網球知識全面的掌握,對網球訓練進行完美體驗。
4.1 網球課程運用“運動教育”模式實踐教學結構的宏觀設計
宏觀設計也就是指網球課程整個運動季的教學方案及設計,這就要求網球老師在進行網球教學前必須從宏觀上對網球運動季的整體規劃了如指掌,具體可以分為3個階段。
(1)準備階段。
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為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所以網球老師在運動季開始之前所做的一切準備工作是網球課程“運動教育”模式實踐教學的前提,其主要內容有:網球課程課時的掌握、方案的設計、教學的方式方法、教學材料設施的準備等等,另外,在準備階段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是分組,網球老師要根據學生的不同性格特點、運動水平進行正確的判斷并分組,最主要的是要保證各組的水平相當,實力相當。
(2)實踐階段。
第一,課堂氛圍。良好的課堂氛圍是學生學習興趣的保證,所以在課堂實踐階段網球老師一定要課堂的常規,老師必須在這個階段徹底摸清每一個學生的網球水平,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引導、學習,使學生快速進行學習狀態,了解課堂常規,培養團隊意識,增強主人翁精神,使網球“運動教育”模式實踐教學過程順利的實施。
第二,賽季賽事。根據上面所說的,運動季包括“季前期”“競賽期”“決賽期”,網球課程的組織和實施也可以按此來分,在學生做好充分的比賽準備后,就可以進入季前期,季前期主要是學生通過“同伴學習”、 “合作學習”等方法來提高自己的網球技術,并通過互相學習來掌握不同的方法,形成自己的風格和小組的特點。
競賽期就是要編排出比賽的形式及輪次,比賽結束及時公布成績,在這個階段除了培養學生們的技術水平外,更重要的是提高他們的組織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老師也可以在比賽中根據各個學生的特長,制定恰當的比賽規則,以便保證學生的真實水平能發揮出來,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決賽期也是整個比賽的白熱化階段,這個階段一般是最后冠亞軍的決賽,所以氣氛特別重要,要有特別的入場式、啦啦隊等等,一定要讓場面變得宏大一些。
第三,回顧與總結。回顧與總結階段一般也就是網球比賽結束的階段,或是網球課程結束的階段,這個階段最需要的就是對整個的過程進行回顧和總結,前車之鑒的經驗在網球教學中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對網球的總過程的綜合評價及分析是每個小組進步的重要手段。
4.2網球課程運用“運動教育”模式實踐教學結構的微觀設計
宏觀設計的網球課程只是網球課程運動中的一個大的框架,而要想真正地把網球課程運動教育模式落到實處,就必須具體到課堂教學中去,要準確把握每次課程所要求的重點、要點及方式方法等等。
(1)網球課程運用“運動教育”模式實踐教學結構。
我國對于體育課程的規劃按傳統的來劃分有3個部分:準備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而運動教育模式看上去也是大同小異,可分為前期準備部分、中期主體部分以及后期的總結部分,一般的網球課程都是分為這3個層次的結構來對網球進行教學研究的。當然各部分的具體內容也不盡相同,各有側重。
(2)教學課程時間的安排。
只是簡單的把網球教學分成三個部分是遠遠不能適應運動教育模式需要的,所以要具體到每個課時,但每個課時的制定還是要根據運動季的特點,因為要從運動季的進程來具體確定課堂實踐教學活動及內容安排。比如說在運動季的早期,網球老師就要把時間和精力放在對網球賽事的組織布置上、學生的角色扮演上等等,這時的課程主要以老師的講解和指導為主,而學生在這個時期要進行的主要是基本技能、戰術的學習及練習;而到了運動季的中后期,其側重點就有所不同,隨著學生逐漸進入角色,網球的課程就會加快,學生要把精力放在實際的運動上,把時間用在比賽上,從比賽中不斷的提高網球技能。
總之,網球課程“運動教育”不僅作為一種課程模式,更作為一種教學模式,已經滲透到各個學校當中去,而如何讓這種復合模式得到合理的開發和利用,將是廣大教師們需要去深入研究的問題,不過,隨著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及教育體制的革新,相信運動教育模式一定會替代傳統的教學模式而取得巨大的成果的。
參考文獻
[1]李強.高校排球選項教學采用運動教育模式探析與理論構建[D].金華:浙江師范大學,2013.
[2]馬冬.運動教育模式在普通高校網球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濟南:山東體育學院,2012.
[3]陳麒.高校網球課程的育人功能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11.
[4]高淑艷.異步教學法在普通高校網球教學課中的應用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08.
[5]黃珊.體育院校網球等級裁判員培養模式的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13.
中圖分類號:G8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6(b)-0002-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7.002
作者簡介:①張潮(1980,11—),男,江蘇新沂人,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