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華北電力大學體育教學部 北京 102206)
?
排球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①
王萍
(華北電力大學體育教學部 北京 102206)
摘 要:當今教育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快,傳統的學習模式不斷地在更新,除了掌握必要的專業知識之外,人文素質的培養也是及其重要的,要求高校的教師在傳授技能的同時,考慮到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僅可以提高教學效果而且可以提高國民素質,將理論知識和社會主義新理念有機地結合起來,人文素質的培養體現出一個國家的整體素質水平,在傳承體育文化領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為培養出能適應新時代的高素質人才而不斷地去努力和奮斗;該文主要從培養人文素質的重要性和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革上分析,總結了具體的實施方法和策略,為我國排球事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排球教學 培養 高校 人文素質
人文素質的實質就是人對于自己的認識。人文素質其實是讓人“學會做人”,引導人們思考人生的目的意義、價值、任性,啟發人做一個有修養,有智慧的人,因為做人的根本在于自身的品質。在高校排球教學中,人文素質處處可見,在更多的情況下,被排球運動的戰術等掩蓋,甚至是忽視。因此,在高校排球教學中,應全面的學生進行培養,不僅僅教會對排球的重視,也要重視學生人文素質的養成,當前,素質教育已經是教育改革的主流方向,傳承體育文化是一項相當艱巨的任務,也是我國人文素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社會發展的不斷進步,我國教育改革不斷地進行新的創新,其中對高校學生體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學生在掌握體育技能時,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人才競爭是國家競爭的核心,人文理念的對于促進人才的綜合素質,有利于我國全民素質的提高。文化素養,技能以及人文素質的發展同等重要,在對人才進行技能培養和文化培養的同時,還要進行人文素質的培養,促進人才的全面發展。因此,在高校排球教訓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對社會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1]。
2.1人文知識的傳授
在日常的排球訓練中,除了技術、戰術的傳授之外,還可以向學生傳遞有關人文方面的知識,不僅可以使學生的知識面進行拓寬,也能幫助學生對技術和戰術的理解。例如:排球運動的起源、發展以及未來的趨勢,更能引起學生對于排球的興趣;排球是一門具有藝術欣賞價值的體育運動,會讓學生在美的享受中進行思考;在運動中學會對對手、裁判、規則以及觀眾的尊重,體會到體育中的倫理道德。
2.2人文思想的灌輸
在排球教學中,當學生擁有了人文知識,也就為其奠定了人文思想基礎,從而在訓練場或者比賽場上體現出良好的人文素質。人文素質的體現也是支撐人文知識的內在邏輯。因此,在排球教學中,教師應時刻對學生進行人文思想的灌輸,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2.3人文方法的掌握
人文方法的重點在于定性,強調自身的體驗,與特點的起源發展文化相關聯。而科學方法一般要求精準性和對大眾的普遍適用性。所以,在排球教學中,教師的教學重點應該放在怎樣讓學生掌握到這種人性化的方法上。從而在以后的訓教及人生成長過程中掌握這種人文方法。學會運用人文方法來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也是人文素質的一個重要的方面。同時為未來的工作方向奠定一定的理論基礎。
2.4人文精神的弘揚
在排球的教學訓練和比賽中,對人文精神的體現是最充分的,也是很容易讓人理解的。中國女排影響了很多人,也是這種很實在的人文精神,在大眾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人文精神是人世界觀、價值觀的基礎,是在做人的要求上最基本的人文思想、人文方法。因而人文精神是人類文化的真諦,同時民族精神、時代精神也是人文精神的具體體現。
3.1創設人文素質培養的環境
學生成長的環境,對于學生在文化、技能、品質各個方面的影響是很重要的。在高校的排球教學中,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高校排球教學和人文素質理念的傳遞和培養。良好的環境是學生在人文素質培養、技能及文化學習補課缺少的關鍵因素。因此,教師在排球教學中,要創設一個適合人文素質培養的環境[2]。
(1)在教師和學生訓練的場地進行名人名言的張貼,以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心態,鼓勵學生多去實踐應用,用這些鮮活的例子去不斷地指引學生前進,利用明星效應讓學生找到自己的偶像,有一個前進的方向和目標,為自己未來的人生帶來奮斗的動力,有利于在努力的過程中,克服種種困難勇往直前,減輕教學的教學壓力,提高排球教學的效率。
(2)舉行人文素質講座,對學生進行排球起源、發展的科普宣講,引導學生了解現今排球發展的趨勢,強調當前日益激烈的競爭形式,讓學生在心理上行要有危機意識,刺激學生積極向上的心態,能夠準確的定位自己的目標,避免出現不切實際的想法,實事求是的去安排自己的學習計劃。
(3)教學理論課上,營造良好的風氣,宣傳積極向上的人文精神。例如:在學生的積極性不高或者情緒失落時,以積極向上的正能量鼓勵學生迎難而上,要越挫越勇,沒有一帆風順的人生,越多的坎坷才能讓自己更快地提升。
3.2教學內容方法人文素質的滲透
體育發展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某一項運動的發展歸根結底還是精神貫徹的透徹和到位,排球的教學內容不僅要體現出專業知識,同樣要體現出人文素質的培養,尤其加上中國女排的體育精神,更應該讓下一輩去傳承和發揚,與專業的體育技能有機結合起來,作為學生學習的信仰,才能更好地去支撐體育事業的發展;在教學方法方面,結合新時代的具體要求,多采用實時的教學案例,把握排球領域的最新資訊,多進行實踐研究,學會在球場上利用人的心理去隨機應變,學會換位思考和理解,避免出現不理智的過激行為[3]。
3.3結合排球特點,引導學生在審美中的人文素質的培養
美學教育是現代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它是排球運動中學生感受美,理解美,被美所吸引的原因之一。排球教學是一種充滿美的教學素材,它所表現出來的協調、有力,以及準確等各方面都滲透著人文素質。例如:排球的物質美。排球運動的美,表現早運動員的形式,服飾、比賽場地及器材上面,運動員的身材修長、均勻、協調、健壯,在美學上更符合形體美的標準。而服飾十分簡約,色彩鮮艷,在符合排球訓練或者比賽中的技術要求,同時更能襯托運動員的體魄。同時排球教學所表現出來的精神美也是人文素質的一種滲透。例如:隊友之間因為食物的相互諒解,寬容以及友愛精神。所以,在排球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教師的引導,挖掘排球運動的美感,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念,讓學生的心情變得愉悅,思維更加活躍,更好地實現排球最終的教學目的。
3.4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式學習
時代在不斷地變化,除了學習方法的探究之外,還應該注重合作學習方式的培養,傳統的學習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當今學生的心理需求,以往被動式的接受和引導使得學習效果低下,大大地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合作式的探討,不斷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合作式的學習方法探究不僅包括學生之間的合作,而且包括學校之間的合作,通過定期舉行大型的排球比賽,不斷地去切磋技能總結經驗,讓學生在相互的合作中找到打球的狀態和戰術,并且可以開展大型的明星見面會,在接觸之中,讓學生感覺排球離自己更近,讓自己的目標也變的更加明確,讓學生對自己的未來充滿自信[4]。
人文素質是日前國家教育改的主流。排球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是體育教學觀念的一種革新,是歷史賦予現代學生人文素質培養的重任。人文素質的培養,對于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的培養,促進著排球運動及排球教學的發展,同時也促進著教育改革的發展。在排球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應結合實際,從理論出現,實現精神和心靈的一種升華,才能達到好的教學效果。將人文素質教育與文化,技能教育相結合,更是委屈企業進行優秀人才的培養[5]。
參考文獻
[1]韓再娥.如何在排球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1(2):53-55.
[2]陳向.關于高校排球教學訓練中人文素質培養的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4(8):117-118.
[3]劉文學.淺析高校排球教學訓練中的人文素質培養[J].改革與開放,2013(10):168.
[4]史一欽.關于高校排球教學訓練中人文素質培養的探討[J].中華少年,2015(24):155.
[5]齊大路,陳鐵成.體育院校排球教學訓練過程中人文素質的培養內容與途徑[J].陜西教育·理論,2006(8):113-114.
中圖分類號:G8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6(b)-0102-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7.102
作者簡介:①王萍(1974—),女,山東濟南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