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薇
(云南師范大學 云南 昆明 650000)
從韓愈的“師生觀”看當代師生關系
胡 薇
(云南師范大學 云南 昆明 650000)
唐代文豪韓愈所著《師說》一文是一篇教育學的專論,雖然僅僅六百余字,但是論述相當精辟深刻,其中對教師的地位、職責、擇師標準以及師生關系等方面提出了很多獨到的見解。本文將集中于對韓愈的“師生觀”進行探討,以韓愈對于師生關系的看法為出發點,結合當今師生關系的現狀,探索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有效的路徑。
韓愈;師生觀;師生關系
《師說》,顧名思義是關于教師的著作。韓愈對于教師的地位、職責和擇師標準花了大量的篇幅,比如“道之所存,師之所存”描述了教師的極高地位,當時所有的“道”,也就是學問,都是依靠教師來傳播,所以有“道”的存在就必定有教師的存在;再比如說對于教師職責的闡述,“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在現今看來,教師的任務也不過是這三個方面的內容,只不過隨著時代的不同具體內容不同罷了。然而在一個完整的教學關系中,僅有“師”是絕對不行的,還必須要有 “生”這種角色來學習和吸收知識,韓愈眼中的師生關系大多都是從教師的角色出發,存在著些許的不合理性,但是仍然是值得我們探討和學習的。雖然韓愈并沒有花很大的篇幅對師生關系進行闡述,但是從簡短的幾行話可以了解到韓愈所期望的師生關系的精髓所在。首先,必須要肯定教師在他的知識領域的主導作用,他可以傳道、授業、解惑,能夠指導學生學習,值得所有學生的尊重和愛護;其次,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十分虛心地向老師請教、學習,但是又不能把老師當作權威,一味地聽從老師的思想,要敢于批判、敢于超越、敢于創新;最后,老師也要不恥下問,樂于跟學生之間相互學習??偠灾n愈始終認為合理的師生關系并不是師生陌路,學生必須服從老師的權威這樣的現象,而是師生之間可以教學相長、相互學習、共同辯論的。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歷史的發展,現在的老師和學生的角色都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作為老師這個角色必須要擁有教師資格證才能上崗教書,而并不是有才便能成為老師;而作為學生,也不再是“圣人無常師”,每一個學生都有固定的教幾門課的老師,因此現在的師生關系相應地也跟以前的師生關系有了很大的不同,具有了新的特點,也產生了許多新的問題。第一,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不足,相互了解也不夠。在現今的校園中是這樣一番情形,學生由于膽怯等多方面的原因根本不愿意跟老師說自己的心事,就算遇到再大的困難也很少向老師尋求幫助;而老師在那么多人的班級中也根本騰不出太多的時間一個個去進行交流,所以師生之間在日常的教學和生活之中的交流是遠遠不夠的。第二,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相尊重的情況有待加強。在學校中常常見到這些情況:學生給老師起貶義的外號,在上課的時候老師在上面講自己的,學生們在下面睡覺、聽音樂,甚至還有學生在學校宣傳欄里貼畫報辱罵自己的老師等等,這說明還是有部分學生對老師十分不尊重。
要構建新型的和諧的師生關系,首先,學校作為師生關系發生的主要場所,要建立好一個和諧師生關系的平臺。學校作為一個溝通家長—學生—教師的主要平臺,應該鼓勵家長積極地參與到師生關系平臺搭建之中,不僅要為自己的孩子設身處地的著想,還要站在老師的立場對自己的孩子進行良好的教育。其次,教師的角色必須要發生較大的轉變,教師不再是權威性的管理者,而要轉變成指導者和激勵者。當學生做錯的時候,不是一味地進行指責和處罰,而是要像朋友一樣去引導他認識自己的錯誤,并且鼓勵他勇于改正錯誤,這樣既能避免傷害到學生的自尊心,又能讓學生對老師產生朋友般的信賴感。最后,要用一種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師生關系,從歷史的眼光來看《師說》中的師生關系,不能在傳統的師生觀中固步自封,一定要充分地認識到學生也是師生關系中的一個主體部分,教師要不斷地進步和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溝通技能,豐富自己的知識底蘊來滿足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需求,學生也可以通過講述自己的困惑、體驗、感受讓他們達到一種共同成長,然后形成一種真正和諧的師生關系。
[1] 韋政通.中國思想史(下)[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
[2] 胡曉娟.韓愈教育思想及其對現代教學的啟示[J].西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005(2).
胡薇(1993—),女,漢族,湖南常德市人,教育學碩士,云南師范大學高等教育學專業,研究方向:師生關系。
G456
A
1672-5832(2016)09-024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