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惠軍
(甘肅省天水市橋南聯中,甘肅 天水 741020)
簡談體育課堂“分層次教學”
趙惠軍
(甘肅省天水市橋南聯中,甘肅 天水 741020)
我們知道,由于每名學生的遺傳基因、家庭影響、成長經歷不同,形成的思想、思維、性格、習慣、興趣、心理、體質、能力等也不盡相同,這就是個體差異。素質教育承認這種差異,承認在教學中因為個體差異,學生之間存在接受能力有快慢、強弱之別,有的學生學起來很輕松,有的學生就會感覺很吃力。鑒于這種情況,如果“一鍋煮”“一刀切”就會影響教學的整體效果,使好的越好,差的越差。為了增強教學的針對性,使每名學生都有適合自己成長進步的方法路徑,都能體會到那屬于自己的信心和成功的快樂,筆者在體育課教學中探索把學生按個體差異分成不同層次,因人施教,效果非常好,這就是“分層次教學”。
“分層次教學”顧名思義就是根據學生存在的個體差異,把一個班區分成不同的層次組,分別設計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使每名同學都能得到最優發展,都能收獲成功的喜悅。
本教學方法的重點是了解學生、研究學生,根據考核摸底和平時對學生的掌握情況,把學生分為高、中、低不同層次,對每個層次都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1)高。按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必須達到優秀的目標,激勵他們不停地超越自己、勇爭第一,對他們的要求更為嚴格規范。(2)中。給他們設計的目標是爭取優秀,鼓勵他們瞄準好的同學,敢與優秀的同學比拼,向好的同學學習,不斷克服不足,改進要領,取得進步。(3)低。對這部分學生的目標設計不要太高,實現及格,爭取良好,對他們來說,重要的是信心和興趣,要不斷耐心地激發潛能,達到每天進步一點點,始終都有希望。
實踐中我們感到,這樣能把好、中、差不同層次學生的內在動力都能有效地激發出來,進步比較明顯。
教師除了對學生進行分層次外,對不同的教學內容也要區分層次,因課施教,這里列舉3種,拋磚引玉。(1)跳高課。首先進行集中授課,主要講解示范基本動作和技巧;在此基礎上,區分高度練習,設置不同高度的跳桿,讓學生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高度進行練習;最后依據練習高度將學生區分為不同的層次組,采取不同方法相對固定地進行練習。(2)投擲課。在共同掌握基本動作的前提下,按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規定的優秀、良好、及格的標準,設置不同的投擲區,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選擇相應的投擲區,反復練習后依據資質和投擲能力分成不同的層次組,采取過級過關的方式,逐步提高各組的成績。(3)支撐分腿騰躍課。教師集中講解基本要領后,把練習場地區分為高、中、低3個檔次,讓學生結合自身實際,自由選擇符合自己的場地,每個場地都要指定一名責任心強、動作靈活的學生負責人,組織進行練習。教師要加強監督和指導,并注意及時發現問題和收集同學們的意見,然后再進行集中講解示范。而后繼續組織練習,動作掌握相對純熟后,再進行一次自由選擇,分成相對固定的層次組進行練習,對進步較快的學生及時調整到高一級的層次組,不斷激發各組的動力。
實施“分層次教學法”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激發課堂教學的學習氣氛,給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一定的信心和動力。“分層次教學法”能很好地把握教學大綱的精神實質,能充分體現素質教育的整體性和自主性,能發揮教師和學生的雙向互動作用,既利于教師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又能發揮學生的內在積極性和主體性,對推動體育課教學的整體進步具有重要意義。
G807.04
A
1674-151X(2016)09-068-01
2016-08-14
趙惠軍(1968 ~)。中教一級,本科。研究方向:中小學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