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紅軍
(蘇州工業園區星灣學校 江蘇蘇州 215021)
小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及其培育
蔡紅軍
(蘇州工業園區星灣學校 江蘇蘇州 215021)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教育觀念有了很大的改變,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無論是家長還是學校越來越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了給學生德、智、體、美、勞創造合理的發展空間,我國加大了課程改革的力度,對學生體育教學也逐漸重視,良好的體育教育不僅有利于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方面也有著促進作用。為了保證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多種體育類型被廣泛應用于體育教學之中。該文以小學體育教學為出發點,對體育學科核心素養進行論述,并且針對目前我國小學生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幾點有效的措施。
小學體育 體育教育 核心素養 培養方法
小學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初期階段,現階段的教育重點不是讓學生掌握多少理論知識,而是通過科學、合理的教育方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培養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體育學科是小學教育的重點內容,通過體育運動可以增強學生素質,促進學生動手能力與實踐能力的發展。此外,在體育運動的過程中,可以增加學生溝通能力與團隊協作能力,讓學生擁有集體榮譽感以及強烈的競爭精神,幫助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
所謂體育素養就是一個人平時養成的體育方面的修養。對大多數人而言,小學階段是接受義務教育的重要階段,是小學生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體育鍛煉也就成為必不可少的內容。
1.1 健康意識
健康意識主要有以下幾點:(1)參加體育活動的愛好與興趣。通過體育活動主讓學生體會到運動的樂趣,讓每個學生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并且在體育活動過程中確定出適合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體育項目。(2)體育知識。在體育活動中穿插體育知識,讓學生了解體育項目基本規則,增加學生對體育人文知識的了解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鍛煉常識以及對體育賽事的欣賞能力。
1.2 體育技能
體育技能主要有體育鍛煉技能與自我技能評價能力。通過科學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具備參與體育活動的能力,同時讓學生掌握兩種以上的體育技能,通過體育鍛煉提高學生身體素養。自我技能評價能力主要是指讓學生擁有自我認知能力,在多種體育項目中選擇適合自己的體育項目。
1.3 身體素質
身體素質主要包括運動素質、健康素質兩大方面。運動素質主要是指通過適當的體育鍛煉讓自己擁有體育活動的能力。健康素質主要包括學生的生理健康與心理健康。
2.1 不夠重視體育教育
早在1982年我國就提出了“素質教育”的理念,其核心思想是培養學生的道德素養、文化素養、心理素養、個性發展以及身體素質。盡管近年來我國教育部一直致力于素質教學的深化改革,不斷增加教學、教育支持,但是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一些學校過于重視學生文化知識的培養,對體育不夠重視。很多學校對學生體育學科的安排并不合理。此外,很多體育課堂被語文、數學等學科占據,這導致學生沒有足夠的體育學習時間,長此以往,學生缺乏體育技能與體育鍛煉的意識,嚴重阻礙了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
2.2 師資力量有不完善
體育教師是學校開展體育教學的關鍵,他們是學校一切體育活動的組織者與指揮者,例如:體育課的教學、學校早操的安排、運用等基礎訓練以及學校各項比賽的組織等,這些活動都是體育教師的工作范疇。目前,很多小學體育教師不能滿足教學需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1)教師數量較少。在體育教學方面,很多學校普遍存在師資力量缺乏的情況,體育教師數量和學生數量的比例失調,不能滿足體育教學的正常需求。根據教育部的規定,在中小學中每位體育教師一周的工作量為12~14課時,工作時間為8 h。然而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數量較少,因此很多體育教師課時數量遠遠大于規定的標準。(2)缺乏專業知識。運動是體育教學的核心,它貫穿著整個體育教學的過程,然而運動給人們帶來的影響也是雙向的,運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也可以給身體帶來運動損傷。運動損傷的影響是不可控的,輕微的運動損傷影響學生的正常學習,嚴重的運動損傷會影響學生的一生甚至導致學生死亡。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缺乏科學教學方法,缺乏對運動強度的評估能力,給學生帶來了潛在的傷病隱患。
2.3 硬件設施相對缺乏
硬件設施主要是指活動場地以及活動器材。硬件設施是開展體育教育的物質保障。一些大城市在經濟發展的支持下,對教育投入逐年增加,體育教學設施和之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很多地方在的體育硬件設施建設方面投入力度不大,學生運動場地面積相對較小、運動器材配備不完善。硬件設施的缺乏使體育教學方式相對單一,因此在很多學校,體育課程還是早操內容為主,這也使小學體育課堂變得枯燥無味,缺少趣味性,最終導致學生缺少參加體育鍛煉的熱情。
3.1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對于每個學科來說,師資力量都起到關鍵作用,它直接影響了教學質量。體育教學同樣如此,在很多學校體育教師與學生數量比例達到了1∶400左右,遠遠高于國家標準的1∶350,加強師資力量建設刻不容緩。對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增加體育教師數量。增加體育教師數量可以讓師生數量達到合適的比例,讓教師更好地投入到體育教學中。其次,在招聘體育教師的過程中,要保障招收門檻,保障每位體育教師都擁專業的知識水平。
3.2 制定科學的教學方法
體育課程的開展離不開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良好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掌握運動技能,還能避免體育運動中不必要的損傷。具體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1)實踐與理論相結合。體育教學中教師在注重實踐的同時,還應該注重體育理論知識的教育,通過理論知識可以讓學生理解體育教育的優點及其重要性,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運動觀念。(2)堅持以人為本。學生身體素質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此對于每個學生在體育教學的內容與強度方面不能一概而論,不能采取強制性教育,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對于體育強度應該循序漸進地增加,體育內容學校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意愿。
3.3 增加硬件設施建設
第一,運動面積。學校應該保留一定的戶外活動空間,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體育課程之中。第二,場地、器材。活動場地與活動器材也是戶外活動環境的硬性指標。在場地建設方面應該減少化學成分的使用,避免給學生身體健康帶來隱患,活動器材的應該充分考慮到兒童的實際年齡與活動需求。第三,營造綠色氛圍。為了給學生營造良好的活動空間,學校應該保證植被綠化率,為學生營造綠色的體育活動空間。
[1]劉紅梅.中學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5(32):14-16.
[2]陳向陽.技術學科核心素養內涵:技術認識論的省思[J].教育導刊,2016(2):5-9.
[3]陳友芳.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學業質量評價與水平劃分[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6(2):4-7.
[4]牛學文.學科核心素養與思想政治課教學設計[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6(2):8-12.
G807.01
A
2095-2813(2016)12(c)-014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