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峰
?
河北省體育院校學生創業能力培養模式研究
高峰
本文以河北省高等體育院校為大背景,結合調查問卷數據和其他院校真實案例,從體育專業人才的培養特點、創業能力塑造入手,構建了體育專業畢業生創業能力素質培養體系和創業能力技能培養體系,并在八個方面詳細地闡釋培養體育專業學生創業能力的方式方法,最終為河北省體育院校畢業生創業能力培養提供理論思路。
創業能力;體育院校;培養模式
2015年10月24日,國務院印發關于《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提出“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大力推進個性化培養,全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國際視野、科學精神和創業意識、創造能力。合理提高高校畢業生創業比例,引導高校畢業生積極投身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國家出臺了有關大學生創業的鼓勵政策,各級政府采取了各種措施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各高校對此做出了積極響應,大學生創業熱情無比高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成為師生共同關注的話題。但是,河北省很多開設體育專業的院校仍然延續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在人才培養目標、專業建設、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缺乏前瞻性,人才社會實用性較差。導致體育專業培養與就業出現較大反差,畢業生競爭力不強,難以滿足市場的需求,就業率偏低,跨專業就業,甚至脫離本專業就業情況嚴重,不能發揮自身的特長。因此,對當前體育院校畢業生創業能力的培養進行分析和研究迫在眉睫。
1.1創業精神培養模塊
創業精神是創業能力素質培養的核心構成部分,是創業成功的前提和條件。創業人才必須要有非常強的理念和執著的追求,而且要有堅持下去的恒心,這些精神不是與生俱來的,必須通過后天的培養。高校只有通過正確的教育引導,創建良好的環境和濃厚的氛圍,才能對大學生創業精神的培養起到幫扶和引領的作用。創業精神的培養可通過如下途徑:第一,開展創業思想教育課程,學生可以從教育課程中汲取正能量,以端正創業態度,樹立正確的創業理想和目標,增強自身創業意識。從而將創業理想轉化為自身自覺的行為活動,積極主動地投身到創業實踐;第二,廣泛利用媒體手段進行宣傳,宣傳創業的典型、經歷,弘揚創業精神。形成校園內以創業為榮的輿論氛圍,引導形成鼓勵創新、開拓進取的校園創業文化氛圍;第三,開設創業心理輔導課程,教授心理知識,將創業心理輔導知識內化為大學生的精神品質。其次,開展創業心理咨詢活動,幫助學生疏導各種心理問題,助其自助。
1.2創業知識培養模塊
創業知識是創業能力素質培養體系的基礎,對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意義重大。主要通過創業課程得以體現,在選編教材上,應結合大學生創業實際和體育專業實際兩個方面,課程分為必修和選修,必修課程可以少,但針對教學計劃、任務必要覆蓋的內容不能省略。選修課程要多而全,以供不同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選擇。在課程成績評定方面,卷面成績占一部分比例,同時把實際應用的成績加進去,而且應提高學生實際應用成績的比例。另外,任課教師應從有實踐經驗或熱衷于創業教育事業者中選拔,不應限制教師到其他單位兼職,通過實際鍛煉,老師可以取更多的實踐經驗。還可以邀請知名企業負責人擔任主講人,針對創新創業問題與師生代表進行探討與交流。邀請體育產業、體育管理等相關學科知名學者作學術報告,方便學生了解學科動態,更新知識儲備。
1.3創業實踐培養模塊
在創業教育中,相對于理論的傳授,實踐被認為是更重要的培訓環節。各體育院校應發揮其“實踐型”院校的辦學特
色,在學校的辦學職能、服務對象、培養過程等方面要面向社會,面向市場開放辦學,強調與社會、市場的互動與融合;在人才培養目標方面應緊密結合地方經濟、行業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根據崗位所需求的能力與素質來提煉實踐課程體系,培養實踐技能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在實踐教學過程則加強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現在實踐課程設置與市場定位的各個方面,與時俱進,創新實踐教學工作思路,適時修正培養方案;在實踐教學內容注重課內實踐與課外實踐的有機結合,強化體育專業課堂實踐能力的提升,并以此為外延基礎,向課外實踐延伸。讓體育專業的學生從校內走向校外進行社會實踐,促使他們眼界的開闊,接觸社會中的新環境、新事物、新人物等全新世界,使觀念得到更新,行為方式得到改變,產生更加適應社會、適應時代發展的新思維方式,進入專業實踐的新境界,促進專業創新和創業創新活動。
1.4科研支持培養模塊
科研是培養學生創業能力的重要支撐力量。讓學生參與體育學科學術帶頭人的科研團隊能有效提高學生科研水平、科學知識的應用和科研精神等能力和品質。培養方法主要集中在:以研究實踐為載體,形成創新人才培養平臺;以團隊文化為局部小環境,營造創新人才培養氛圍;以團隊管理為約束導向,強化創新人才培養目標;以“做中學”為主要學習方式,寓創新人才培養于創新活動之中。在真刀真槍的項目實踐過程中培養創新人才,在崇尚創新的團隊文化中陶冶創新人格,在團隊靈魂人物的感染與教育中強化創新人格。
2.1創業大賽培養
創業大賽會對人才培養的教育模式有很大的沖擊,是培養大學生創業技能的重要途徑,對根除教育只是知識傳授這種思想具有突破性的作用。通過舉辦和組織學生參加大型的創業比賽,可以鍛煉大學生觀察能力、商機的捕捉能力、縝密的思考和創業策劃能力等,它是大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集中表現,是創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應用成果,是創業行為的開始和創業成功的必備條件和保障。
2.2創業技能培訓
通過專業培訓可以讓大學生快速系統地獲得創業過程中的專門性技能。創業技能培訓主要提供創業意識、創業經營管理知識、項目選擇、企業注冊、融資、市場營銷等創業知識培訓,并提供項目推介、小額貸款擔保、優惠政策扶持和跟蹤服務。傳授創業必備的一些技能,可以幫助創業者避免或減少失誤。
2.3創業孵化基地建設
創業孵化基地就是為大學生實施創業計劃提供適宜的創業生長的環境,提供一些創業經驗,為大學生真正創業打下堅實基礎。體育專業大學生可以依托基地的資源,創新規劃、制定政策,充分利用“優勢體育項目”的影響力,進行創新創業。孵化基地要積極引進體育策劃、體育影視開發、賽事推廣、體育培訓、運動體驗等體育創意創業活動,打造“賽事俱樂部”,提升大學生創業項目的創業孵化器的功能,讓學生的創業計劃在校內創業孵化基地得以實施,成為他們今后創業的前期實戰戰場。
2.4創業實戰培養
創業實戰是創業理論知識的具體應用的體現,是具體的實踐過程。它具有真槍實彈性,不宜貪大,應從小做起,從自己喜歡和熟悉的項目做起比較容易成功。應注重所學知識的運用,這離不開教師的指導,注重實戰技能的運用,要與社會發展相融合,同時還需校方政策的支持與幫扶。例如,大學生頂崗就是一種實戰練習,它是培養、鍛煉大學生創業技能的重要途徑之一。由于社會的復雜性,頂崗的大學生,必須學會獨立工作、與人交往的技能,還要學會對事物的觀察與分析、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才能是體育專業大學生的實戰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綜上所述,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大學生的創業能力是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務。培養的主渠道是創業能力素質培養和技能培養,素質培養包括創業精神、創業知識、創業實踐和科研支持四個方面;創業技能培養包括創業實踐大賽培養、創業技能培訓、創業孵化基地建設和創業實戰培養四個方面。體育類院校應及時轉變工作思路,調整教學的方式方法,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理論+實踐”的模式,培養出更多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應用型人才。
[1]柴旭東.論高校創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J].大學:學術版,2010,(4):33-41.
[2]王愛豐,王正倫,王進.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社會體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科版),2009,23(2):31-32.
[3]董世洪,龔山平.社會參與:構建開放性的大學創新創業教育模式[J].中國高教研究,2010,(2):64-65.
[4]尹志華,汪曉贊,季瀏.美國西弗吉尼亞大學體育專業教師績效評價研究及其啟示[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科版),2011,25(3):51-54.
[5]朱健梅,向仲敏,李卓慧.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實施現狀調查及對策[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
[6]黃宇新,王校園.我國研究型核心競爭力指標體系探微[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2).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in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es of Hebei Province
Gao Feng
With the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es in Hebei Province as background, combining with survey data and real cases of other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es, the paper constructs a training system of cultivating entrepreneurial quality and skills integrating the features of sports professionals as well as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training factors. The paper then interprets methods of training sports professional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from eight aspects in hope of providing theoretical approaches on training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for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es graduates in Hebei Province.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es; training mode
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科研合作課題(項目編號:JRSHZ-2016-01024)
高峰(1979-),男,山東梁山人,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
石家莊鐵道大學 教務處,河北 石家莊050043
Academic Affairs Office, 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43, Hebei, China.
G807
A
1005-0256(2016)010-0009-2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6.01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