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嶸,劉效美,朱建亮(.山西農業大學體育教學部,山西 晉中 00800;.山西省太谷縣人民醫院,山西 晉中 00800;.首都體育學院,北京 009)
習練形意拳對青少年體質健康影響研究
李 嶸1,劉效美2,朱建亮3
(1.山西農業大學體育教學部,山西 晉中 030800;2.山西省太谷縣人民醫院,山西 晉中 030800;3.首都體育學院,北京 100191)
體質健康是人類社會永恒的話題,隨著時代的不斷變遷,社會生產力水平發展的飛速提高,人們對自身健康情況的關注程度也隨之越來越高。當今世界各個國家之間的綜合實力競爭無不是科技力量的競爭,而科技的競爭最后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中學生是祖國的未來與希望,健康的體魄是中學生今后更好地服務于祖國和人民的基本前提。加強中學生體育鍛煉,增強身體健康,不僅關系到個人的成長與生活,更反映國家對人才培養質量的綜合實力。依據全國青少年體質健康調查結果顯示:中國青少年的體質健康在持續下降。這是擺在體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任務。形意拳是我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與太極拳、八卦拳、少林拳并稱為中國四大名拳。形意拳經過多年的傳習、發展與總結,不僅積累了豐富的技擊理論和攻防技術、而且在強身健體、預防疾病方面具有一定的功效。
通過測試習練形意拳和參加其他體育鍛煉學生的相關生理指標和運動成績及相關身體素質變化情況,對數據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一年的形意拳系統訓練可以有效地改善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學生跳繩、實心球和立定跳遠的成績。同時對學生的生理機能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提高了學生的健康水平。
1.1 研究對象
習練形意拳對青少年體質健康影響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圖書館和中國知網中有關的形意拳文獻資料,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與本論文有關的背景知識,為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1.2.2 實驗法
以某中學50名形意拳培訓班學生作為實驗組,50名參加各種體育鍛煉的學生作為對照組。實驗組50名中學生練習形意拳,對照組50名學生進行一般的體育活動。通過對運動前后的身體指標統計,分析青少年練習形意拳的身體影響。
1.2.3 數理統計法
運用SPSS 16.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配對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顯著性,P<0.01表示具有差異性。
2.1 形意拳練習法
讓實驗組學生接受兩周形意拳動作(劈、崩、鉆、炮、橫)學習,然后進入實驗階段的培訓,每周一至五下午活動時間,練習50min。練習過程中嚴格按照動作規格和節奏去做。訓練安排:準備活動10min,套路練習35min,中間休息5min。強度安排周一至周五:低-中-低,低-中-低,低-中-高-低,低-中-高-低,低-中-低。低強度有氧運動時,心率控制在個人最大心率的50%以下;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心率控制在個人最大心率的50%至70%;大強度有氧運動,心率控制在個人最大心率的70%至85%。
2.2 其他運動練習法
每周一至五下午活動時間讓對照組學生進行各種體育鍛煉,運動方式采用多樣化、娛樂性的中低強度(與形意拳練習的強度相似)、時間為50min的有氧運動。
2.3 學生身體機能指標評定指標
研究選取跳繩、推實心球和立定跳遠的成績來判斷學生身體素質的變化情況。骨密度和血氧飽和度2個指標來反映學生身體機能的變化情況。
骨密度是骨質量的一個重要標志,反映骨質疏松程度,預測骨折危險性的重要依據。采用超聲波骨密度測定,利用超聲波的工作原理,通過測量跟骨超聲波傳導速度(SOS)和寬帶超聲波衰減(BUA)等指標對骨密度和骨結構進行評估,其測量結果與全身其他部位測量結果高度相關。SOS(超聲聲速):指超聲波在骨骼傳送的數值(M/sec)。BUA(超聲頻率衰減):是由于骨及軟組織對聲波吸收和散射而使超聲能量信號減低。BQI(骨質指數):通過測量SOS(超聲速度)和BUA(寬帶超聲衰減),從而計算出BQI(骨質指數)。3者均是數值越大表示骨密度越高。T-score:受試者的數值與年輕健康成人的骨密度平均值的標準差,差值越小,骨質量越好。Z-score:受試者的數值與同年齡人群骨密度的平均值的標準差,差值越小,骨質量越好。
血氧飽和度(SpO2)是反映呼吸功能的指標,血氧飽和度指血紅蛋白被氧飽和的百分比,即血紅蛋白的氧含量與氧結合量之比乘以100。主要取決于動脈血氧分壓(PO2)。血氧飽和度間接反映血液氧分壓的大小,是了解血紅蛋白氧含量程度和血紅蛋白系統緩沖能力的指標。它受血液氧壓與血液酸堿度影響,當氧分壓低時,血氧飽和度亦低;當氧分壓高時,血氧飽和度亦高。一般認為正常應不低于94%,在94%以下為供氧不足。SpO2數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脈血氧的變化。其意義是估計肺的氧和血紅蛋白攜氧能力。
2.4 習練形意拳對中學生身體素質和生理機能的影響
在形意拳的練習過程中始終表現出大關節首先發力以克服物體(或環節或肢體)的惰性,便于物體(或環節或肢體)的啟動;中等關節次發力,便于物體(或環節或肢體)進一步加速;小關節最后發力,便于控制物體(或環節或肢體)的運動方向和運動幅度的用力方式。這對學生在掌握推實心球的動作要領及發力特點都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能有效提高推實心球的成績。
在形意拳練習中特別強調人體平衡的穩定性,穩定角是評定穩定性的指標,穩定角越大穩定性越好,反之則越差。而形意拳每個動作的練習中都體現出了這個理念,因此學生在訓練中能很好地把握各種狀態下的身體平衡。這對學生很好地掌握立定跳遠的動作要領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能有效提高立定跳遠的成績。
另外,從生理指標來看,對照組學生骨密度T-score 和Z-score值均小于實驗組學生,說明實驗組學生骨質量好于對照組。血氧飽和度指標平均數值也好于對照組。
形意拳套路練習中包含了多種勁力練習,這種練習對肌肉、骨骼和關節進行了很好的鍛煉與保健作用,如在五行拳中劈、崩、鉆、炮、橫的勁力,長久的鍛煉使肌肉勻稱豐滿,柔韌而富有彈性,收縮能力也得到增強。同時,肌肉的牽拉作用以及新陳代謝的加強使骨的血液供給得到改善、加強了骨代謝,使骨的形態結構和性能都會發生變化,骨骼系統中骨松質有序化,提高了骨密度,骨的抗壓、抗彎、抗折、抗扭的性能都得到增強。
練習形意拳對呼吸系統機能有著重要的意義。形意拳的練習非常重視呼吸與放松、意念與動作的協調配合,且講究“手腳齊到”,上肢動作不僅與步法起落有關,而且要與呼吸緊密配合,這種配合并不是有意識地控制呼吸,而是自然地結合與適度地調節。同時,形意拳采用的呼吸方式主要有胸式呼吸、腹式呼吸、逆式呼吸以及適度、短暫地閉氣。這幾種呼吸方式與意念和動作長期配合放松和發勁,增多胸廓和隔肌的運動,使呼吸系統的主動肌和被動肌得到發展,加大了胸廓活動的幅度,增強了呼吸肌力,增強肺組織的彈性,進而改善肺通氣和換氣的功能,擴大了肺活量,提高了單位時間肺活量和氣體交換的效率。這當中腹式呼吸要求松胸實腹,氣向下沉,并有意識地增加呼吸深度,這樣做的結果,等于把胸部由于運動而引起的緊張狀態轉移到腹部,使胸部寬舒,腹部松靜而又充實。這有利于保持肺部組織的彈性,發展呼吸肌,改進胸廓活動度,增加肺活量,提高肺臟的通氣和換氣功能。
一年的形意拳系統訓練可以有效地改善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學生跳繩、實心球和立定跳遠的成績。同時對學生的生理機能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提高了學生的健康水平。因此鼓勵青少年利用課余時間多多進行形意拳的練習,鼓勵學校增加形意拳練習的體育課程和課外活動,增加學生對形意拳的練習,提高學生體能。
[1] 趙煥彬,李建設.運動生物力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竺英祺,沈仲元,余平,等.不同年齡人群習練太極拳過程中有氧運動水平的動態研究[J].上海中醫藥,2012 (2):7-9.
[3] 段麗梅,宋進文,王梁,等.晉商文化對山西形意拳文化傳承與制度構建的影響[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1 (5):82-85.
G886 文獻標識碼:A
1674-151X(2016)02-108-02
2016-01-16
2014國家體育總局科研課題(編號:2014B063)。
李嶸(1970 ~),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和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