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芳
(惠州學院體育系,廣東 惠州 516017)
從散打的健身性探索高校散打課程教學的新思路
李志芳
(惠州學院體育系,廣東 惠州 516017)
散打是一項以摔、踢、打為主要技術的對抗性運動,近年來在我國獲得了較為迅速的發展,在各項賽事成功舉辦的背景下更獲得了較高的關注度。散打逐漸進入到了各大高校當中、成為了其中的主要課程內容,而就目前來說,由于其在高校發展時間較短,所開展的效果還較為有限。對此,需要人們積極轉變思路,對散打課程的教學方式進行適當地優化與轉變。
通過散打運動能夠對人的身體素質進行有效地提升,經常開展散打運動,將提升人的骨密度以及骨骼,在對骨骼抗壓、抗折以及抗彎能力進行有效提升的基礎上改善血液循環,以此使肌肉具有更為有力以及粗壯的特征。在此項運動開展中,人將消耗更大的能量,在新陳代謝速度加快的情況下對氧的補給也具有了更高的需求。對此就需要能夠對呼吸頻率進行積極地加快,使更多的肺泡能夠參與到工作當中,在使呼吸機收縮幅度、力量加大的基礎上增加肺活量。
在實際進行散打訓練的過程中,訓練者血液循環速度將會加快,以此對運動在能量方面的需求進行滿足,這就需要能夠從功能以及結構角度改善其心血管系統。同時,散打運動并不僅僅是力量以及技術上的對決,對于智能水平也具有較高的要求。當人經常參與到散打比賽當中時,不僅對其大腦的供血狀況是一種積極的改善,且能夠以在對人應變能力、思維水平進行提升的情況下對其大腦機能的衰變起到較好的延緩作用。此外,其也是一項具有較強攻防攻擊性的運動。通過學生參與到其中,則能夠對自強、自信能力進行積極地提升,如果遇到身體遭受侵犯的情況,能夠在防身自衛方面發揮較好的作用。
2.1訓練條件簡陋
雖然不同于“三大球”項目,但散打對于場地也具有一定的要求,而很多高校在散打課程開展中,還是將散打的場地設置在室外,并沒有專門的場地。訓練設備方面,除了散打訓練必備的手靶以及腳靶之外,在護具以及沙包的數量上也不是很多,因此對教師實際授課的內容產生了一定的限制,在本校同其他學校間學生的實戰交流也存在著制約影響。此外,在部分高校中,教師數量也受到限制,專職散打教師僅僅只有幾人,更多的是兼任。該種情況的存在,也對散打運動在高校中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2.2缺少競賽交流
對于散打這項運動而言,其具有著攻防技術性較強的特征,如果人們對散打這項運動不了解,則經常會認為該項運動在練習中會對人體產生較大的傷害,在此種錯誤觀點的指引下,很多高校在散打運動開設后就沒有開展散打運動的相關競賽。事實上,在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散打運動不斷的成熟背景下,散打這項運動的保護措施也具有了更為完善的特征,且在發展中存在著科學以及普及的特點。在散打教學中,班與班、校際間的適當競賽交流可以說是十分必要的,不僅是對散打訓練教學成果進行檢驗的有效手段,也是對散打這項運動進行普及的有效途徑。而如果缺少班與班、校際間的適當競賽交流,則將在缺少運動競賽平臺的情況下對該項運動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限制,使得很多學生雖然經過訓練獲得了較好的散打運動能力,但卻因平臺的缺乏無法展示技術、提升技術。
3.1練習目標
對于競技散打來說,由于其為競技特征,運動員在一切訓練中則會都向著成績看齊,對此運動員無論在生活、訓練還是營養方面的目標都是為了獲得更好的運動成績。而在高校散打教學中,成績則并不是唯一,健身以及娛樂也是散打課程開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3.2練習內容
近年來,競技散打運動在技戰術方面具有著較大的變化與發展。在此種情況下,教練在競賽散打中則需要根據運動員特點的不同以及即將面對的比賽對手、級別以及其他方面因素的不同對訓練內容進行制訂,以此進一步提升運動員的競技水平。在小級別散打比賽中,由于小級別選手動作相對較為迅速,對此在訓練當中則需要做好速度方面的練習,并在保證速度的基礎上進行擊打力量練習。而在高校散打教學當中,由于練習的最終目的并不是參賽,對此就需要將訓練目標放在技術的使用以及自身的保護方面,保證在掌握散打技術的同時也能夠較好地保護自己、避免受到傷害。
3.3練習年限比較
對于專業的散打運動員來說,其在很小的年紀就開始訓練,一般只有十一二歲,并在十七八歲時才逐漸出成績,甚至更長時間。說明對于散打選手來說,從一個入門者發展成具有競爭力的選手,需要進行5、6年以上的系統訓練。而對于高校學生來說,其進入到大學時就已經錯過了最佳的練習年齡,且并不是專職訓練,同時具有著較為繁重的學習任務。該特點需要教師能夠把握此特點,保證能夠在較短的課程時間當中將重點技術內容傳遞給學生。
3.4身體機能比較
作為專業的散打運動員,其在經過長時間的系統訓練后,在身體技能上同普通學生具有非常大的差別。對于普通學生來說,其之前根本沒有接觸到散打這項運動,更多的是想通過散打運動的練習獲得身體素質的提升,這也是教師實際教學中需要把握的一項要點。
4.1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在散打訓練中,拳法、摔法以及腿法可以說是散打訓練中的主要內容。對于不同技術類型來說,在訓練中都可以將視為具有獨立特征的技術層面,在難易程序方面并不存在區別,同時,不同方式間也具有著密切的聯系,即都對訓練者跨部以及腰部的轉動、身體發力非常注重。對此,在實際散打教學過程中,無論先進行的是哪一種技術類型,對于其他技術來說都具有著積極的鋪墊作用。如果將散打摔、拳、腿其中的一項技術進行組合性的模塊教學,在對該內容做好教學、評價之后再進入到下一個模塊教學,則能夠使學生在學習當中不僅能夠對所有的技術類型具有掌握,且能夠在運動的過程中對該項運動所帶來的興趣進行充分地體會。
4.2制定競賽規則
在高校散打運動訓練的規則方面,當然不能夠同實際散打比賽一樣,而是要保證規則能夠符合教學以及學生安全保護方面的要求。對此,可以對空手道“點到為止”的規則進行借鑒,避免學生因練習散打時間相對較短、基本功不扎實以及經驗方面的缺乏導致出現運動損傷情況。在散打競賽的不斷開展過程中,教學也需要能夠在每次競賽活動中積極總結,對散打競賽規則進行不斷完善與優化。
4.3教學方法多樣化
在散打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技術動作質量可以說是散打教學中的一項重點,是教師積極要求的教學內容,也是學生參加到未來實戰的重要技術要求。對此教師需要對現有的教學方法進行優化,通過教學方式多樣化的應用對學生在基本技術動作學習過程中產生的枯燥感進行減輕,并在此過程中獲得練習興趣的提升,如通過搏擊操的創編,組織學生在課堂上共同對其進行學習,能夠幫助學生在搏擊操的練習過程中更好地對散打發力部位進行感受,并逐漸獲得散打協調性以及節奏感的提升。
散打是目前較為熱門的一項運動,無論是市場關注度還是此項運動自身所具有的健身運動特征都具有著較好的學習價值,非常適合成為高校中的一個體育項目。本文從健身性角度入手,對高校散打課程教學的新思路進行了一定的研究。作為散打教學人員,需要能夠在高校散打健身目標進行把握的基礎上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地安排,并通過適當競賽活動的開展進一步提升散打教學效果。
[ 1 ] 郭輝.散打運動的專項特點及訓練規律初探[ J ].當代體育科技,2016(10):77.
[ 2 ] 任曉楠,林大波.沈陽市部分高校散打運動的開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J ].文體用品與科技,2016(8):199-201.
[ 3 ] 商聰.普通高校散打課教學常見問題解析[ J ].中國校外教育,2016(2):33-34.
[ 4 ] 孫佳.山西省普通高校散打社團開展現狀調查研究[ J ].搏擊,2015(5):44-45.
[ 5 ] 陳其玉.散打訓練對散打運動員品格塑造[ J ].知識文庫,2015(24):167-168.
G886.9
A
1674-151X(2016)10-069-02
2016-08-02
李志芳(1968 ~),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