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廣林(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河南南陽 473000)
?
高職院校田徑教學存在問題及對策探討①
汪廣林
(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河南南陽 473000)
摘 要:田徑教學是高職院校體育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于促進高職學生身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該文結合當前高職院校田徑教學的基本現狀,分析了目前高職院校田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就如何強化田徑教學工作提出了合理化對策,以期對相關工作有所啟示。
關鍵詞:田徑教學 高職院校 對策
隨著新課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工作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作為一項普及程度高,發展歷史悠久的運動項目,通過參加田徑運動,可以調節人體生理機能,提升身體健康水平,使高職學生以更飽滿的狀態投入到未來的工作中。然而結合實際教學發展情況來看,當前高職院校田徑教學面臨著非常嚴峻的形勢,一方面學生對田徑學習的興趣普遍偏低,另一方面教師教學工作存在諸多問題。該文就高職院校田徑教學工作問題進行分析探討,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參考價值。
田徑是高職院校體育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課程內容以走、跑、跳、投等多種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是以競技性、健身性、實用性練習為主的運動項目,是當前最普及、歷史最悠久的體育項目之一。田徑教育幾乎貫穿了體育教育的始終,在各個年齡段的體育教育中幾乎都包括田徑教育,作為傳統的體育運動項目,田徑擁有著非常廣泛的群眾基礎。隨著高職院校體育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體育項目走進了高職體育課堂中,這對于田徑教學產生了一定沖擊,如何在新時期的時代背景下做好田徑教學工作,需要作進一步思考。
2.1 對田徑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
首先,很多高職院校把更多的教學資源都投入到了專業課程當中,對于體育教學往往不夠重視,而田徑教學作為體育教學中的一項分支,對其的關注更是少之又少,對田徑教學的重要性沒有形成足夠認識。其次,很多高職院校的田徑教學功利性明顯,往往是針對運動會的成績來突擊開展田徑教學,在平時教學工作中則順其自然,缺少規劃。
2.2 田徑教學教育理念落后
在傳統的田徑教學中,教師和教材是教學的中心,教師是教學的主宰,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體現。由于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滯后,致使學生對田徑學習的興趣普遍不高,田徑參與的主動性不強,同時,在田徑教學的安排中,沒有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來進行,教學沒有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致使田徑教學無法全面促進學生身心發展。
2.3 教學模式相對單一
教學模式的單一體現在多個方面,例如在教學目標上,很多教師和學生都把成績的“達標”視為教育和學習的方向,在田徑教學的內容上,過于強調競技、競賽的成績和技術,在田徑文化的宣傳教育方面則明顯不足。此外在教學評價上,也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只以籠統的競技標準來對學生的田徑學習作出評價,評價方法不科學。
2.4 教師綜合素質參差不齊
當前高職院校田徑教師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參差不齊,無法滿足當前田徑教學的發展需求。很多田徑教師往往身兼數職,其本專業并非田徑,這就給田徑教學帶來了很大局限。此外一些田徑教師不能根據教育的發展及時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依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手段,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田徑教學的發展。
3.1 提高對田徑教學的重視程度與投入
想要推動高職田徑教學工作的發展,首要的任務還是要提高對田徑教學的重視程度,正確認識田徑教學科目在高職體育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別是要獲得院校領導及負責人的支持,以此來為田徑教學改革打下堅實的保障。其次,要加大對田徑教學的投入力度,一方面要保證田徑科目有足夠的教學課時,另一方面,要加強教學基礎設施的投入,保證田徑教學有足夠的場地及配套設施,以此來更好地提高田徑教學質量。
3.2 更新田徑教學理念,明確教學目標
隨著新課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職體育教學也面臨著復雜的改革形勢,田徑教學需打破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更新教學理念,明確教學目標。首先,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目標,要以“健康第一”為教學指導思想,將學生作為田徑教學工作的核心,以學生的身心發展為根本出發點,通過田徑教學促進學生素質提升。其次,要打破傳統田徑教學模式的禁錮,不能僅僅將田徑作為競技競賽項目來培養,而是應該以田徑文化為主線,田徑運動項目為表現形式,以競賽為推動力量,通過多元化的教學結構設計,使學生掌握田徑知識,提升田徑興趣,提高田徑能力,最終養成終身體育的習慣。
3.3 完善田徑教學的課程體系建設
首先,要提高學生對田徑文化的認識。這一部分是田徑教學中的薄弱環節,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只注重田徑技能的灌輸,還要加強田徑理論文化教學,使學生了解田徑的發展歷史,掌握田徑有關的知識,學習田徑中的團隊精神和頑強拼搏精神,使學生從根本上愛上田徑,接受田徑這項運動。
其次,要尊重學生主體。教學內容的選擇與設計必須以高職學生的身心發展為根本出發點,要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培養學生興趣,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中心,使教學內容能夠真正促進學生發展。例如,教學內容生活化、趣味化,設計有趣的田徑游戲,淡化田徑的競技成分,就更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再次,要豐富田徑教學的內容設置,建立完善的選課機制。在學生完成田徑必修內容后,要給予學生更多的課程選擇權力,讓學生可以根據自身興趣愛好及特長選擇合適的田徑項目,進而有效提高田徑學習質量。
最后,要改革田徑考核標準及評價體系。傳統的田徑教學將競技成績和技術作為對學生的評價標準,而新課程理念下則應建立全面、科學、多元的考核評價體系。要將學生的主觀態度、習慣養成、理論掌握、素質提升等多個方面的內容納入到評價體系中,同時還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做出個性化的評價考核。
3.4 加強田徑教學師資力量的投入
教師的個人素養及專業能力對田徑教學質量會產生重要影響,因此可以通過強化師資建設,推動高職院校田徑教學工作的發展。就教師個人而言,一方面要保證自己具有扎實的業務能力,另一方面,也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了解新課程教育改革對體育教學的要求,同時還要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和文化素養,滿足田徑課程發展的新趨勢。另外,學校要加強對教師的培訓教育工作,為教師隊伍的建設提供持續的動力。
綜上所述,作為高職體育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田徑教學對于學生的身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為高職體育教師,應該提高對田徑教學的重視程度與認識程度,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田徑學習興趣,完善田徑教學課程體系建設,推動高職體育教學的發展邁向一個新高度。
參考文獻
[1]彭夏林.高職院校田徑教學中存在問題及對策[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5(2):127-128.
[2]朱海燕.高職院校田徑教學面臨的困境與對策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4(6):98-99.
[3]邵曉華.高職院校田徑教學存在的問題及策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25):96-97.
作者簡介:①汪廣林(1984,1—),男,河南南陽人,碩士,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學部助教,研究方向:體育運動訓練學。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5.033
中圖分類號:G807.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2(b)-00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