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青(湖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湖北黃石 435000)
?
我國農村小學體育教學現狀的探析①
廖青
(湖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湖北黃石 435000)
摘 要:該文運用文獻資料,問卷調查、對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從學校重視度、場地器材、體育師資、教學方法4個方面對農村小學體育教學現狀進行描述,得出目前我國農村小學體育存在著不受重視、場地器材缺乏、師資力量不高、教學方式單一等問題,因此,針對這些問題提出4點建議,為落實陽光體育運動打下堅實的基礎,進而促使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農村 小學體育 教學現狀
在過去的20多年里,我國教育和體育事業快速發展,學校體育事業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學生的身體素質并沒有隨之提高,其中學校體育應負有重要責任。自1985年開始的全國體質健康測試結果顯示,青少年體質健康指標總體呈下降趨勢:肺活量、耐力跑、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等身體素質指標呈下降趨勢,而身高、體重等身體形態指標呈上升趨勢。青少年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當前世界的競爭歸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競爭,人才不僅僅需要較高的智商還需要強健的體魄。為了適應時代和社會的發展對人才的要求,體育教育教學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在廣大農村,體育教育仍然是基礎教育的薄弱環節。該文從多方面分析了當前我國農村體育教學所遇到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提高學生對體育的正確認識,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從而促進農村學校體育教育的發展,順利實現學校體育目標。
1.1 學校忽視體育在基礎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在我國素質教育中,體育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不僅因為體育鍛煉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還因為加強學生的身心健康是培養21世紀人才的必然要求。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廣大地區仍堅持傳統的思想,根據一個學校的升學率的高低來衡量這個學校的教學質量,造成了眾多農村小學過度追求較高的升學率,忽視了體育、美術、音樂等科目。導致農村地區體育課開課率不高,甚至有些偏遠地區學校沒有開設體育課,他們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學習語文、數學、外語等文化課程上面。由于沒有正確接觸體育課,對體育課缺乏全面的認識,許多學生認為體育課就是自由活動,對體育課不感興趣,更甚者排斥上體育課。簡單單調、缺乏生氣的環境不易使人興奮和感到輕松愉快,相反,會在心理上造成一種情緒低落、煩躁和注意力不集中,久而久之產生厭倦感[2]。
1.2 場地、器材不完善
中小學體育器材設施是保證體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和課余體育訓練正常進行必不可少的物質條件,是檢查、督導、評估、規范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條件[3]。體育場地和器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促進學生進行體育鍛煉。但目前農村學校受經費限制,體育場地和器材配置情況不容樂觀,大多數學校的場地器材設施配置離《小學體育器材設施目錄》的要求與標準相差甚遠,直接制約著新課改內容的實施,學生上好體育課與開展課外體育活動的要求得不到保證,也無法滿足教育部規定的每天運動一小時的要求。
1.3 體育師資缺乏、教師素養不高
教師是教育的關鍵。鄧小平同志曾指出:“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的人才,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有社會主義覺悟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老師?!斌w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教師是體育教育的引導者和組織者,通過體育教學,使學生了解體育知識,掌握身體鍛煉方法,進而提高運動技能和身體素質。但在農村,大部分學校沒有配備專職體育老師,大多體育課程都是由文化課老師或者行政老師代上的,這些老師沒有經過專門的體育培訓,缺乏基本的體育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不懂得如何上好體育課。
1.4 教學方式單一
教學方式是教師在要求學生獲取知識、提高能力,獲取學習方法的過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它是由教學原則指導的、師生相互作用的活動,是學習方式形成、完善、改變的直接影響因素,是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在農村,廣大小學依然采用原始的單一呆板的教學方式,在一些體育知識的傳授中都采用“填鴨式”教學,忽視學生的理解程度;有的學校甚至采用“放羊式”教學,上課時發給學生一些體育器材,讓學生在田徑場上自由活動。這種鍛煉手段枯燥無趣,使得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認識不足,很難獲得成功的快樂。
2.1 加強體育宣傳力度,重視“體”育
學校領導應轉變觀念,充分認識到學校體育在基礎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轉變以升學率來評判教學質量的思想模式,創造良好的體育教學環境,促使學生愛上體育課,享受體育課帶來的樂趣,促進身體全面發展。
2.2 合理開發體育資源,因地制宜
鼓勵學生關心身邊事物,開發腦力,從日常生活中尋找或動手制作可用來代替體育器材的物品。采用分組教學方法,新授課內容與復習內容搭配,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將學生合理分組,一部分學生跟隨老師學習新內容,一部分學生在體育骨干的帶領下復習已學過的內容,下次課輪換,采用這樣的教學方式,既能充分利用學?,F有的體育場地和器材設施,又能達到老師預計教學目的。
2.3 加強體育師資隊伍的培養
湖北省近幾年推行的農村教師招考,解決了一大批體育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問題,也為農村輸送大量體育專職教師,使大量先進的教學理念和優秀的教育信息資源融入農村中小學;提高體育教師的整體素質,健全農村教師培訓制度,對從事體育教學老師進行崗位培訓,提高體育教師的業務水平;在教學實踐中舉辦一些評課、說課比賽,鼓勵教師不斷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促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互幫互助,互相學習,不斷提高教師理論和實踐水平;提高體育教師的科研水平,“科研興教”決定了科研能力是體育教師應具備的素質,體育教師應該樹立科研意識,積極參與教學研究,促使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
2.4 創新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參與積極性
小學體育教育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創新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體育學習積極性,是體育老師面臨的重大考驗。體育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自覺能動性。從實際出發,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合理利用多媒體,把網絡資源和體育教學緊密結合在一起。在課堂中,給學生播放比賽視頻和技術動作講解視頻,可以使學生了解相關體育運動發展現狀,完善教師課程講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作為教學活動的指導者,教學方式是體育教師理論水平的體現,教學方式的創新可以進一步地發展現有的有關的體育教學理論體系,也可以幫助體育教師提高理論水平。
我國農村小學體育課堂的建設和完善不是輕而易舉就可以獲得成功的,而是一項長期而又復雜的工程,它需要社會、學校、老師、家庭等多個方面共同來努力,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認識,使他們充分了解學校開展體育課的根本目的;重視學生在體育課程中的主體地位,為他們創造良好的體育學習環境,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達到增強學生的體質促進學生身體健康的效果。
參考文獻
[1]何暢.學生體育課厭倦情緒成因分析[J].蘇州市職業大學學報,2006(1):35-37.
[2]時震宇,劉國鵬.中學生對體育課產生抵觸情緒的原因及對策[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22):511-513.
[3]侍愛玲.沐陽縣農村中學學校體育現狀與對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0.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6(c)-0058-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8.058
基金項目:①2014年湖北師范學院教研項目(項目編號:XJYB201447);2013年湖北師范學院文理學院教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XJ201304)。
作者簡介:廖青(1990,2—),女,湖北鄂州人,湖北師范大學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課程與教學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