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評:讓田徑教學靈動起來
目前,許多中小學校田徑教學面臨著枯燥無趣、形式單一、學而無味和體育教師對教材內容改造乏力的現象。要改變這種現狀,就需要教師對教材進行二次開發,選擇教學內容、設計有效手段,提高學生學習田徑課程的興趣,轉變學生對田徑內容的態度。
陳老師分析了水平四(七年級)學生的學情,結合快速跑系列教材特點,針對具體的教學內容,設置了多種新穎有趣而且有效的手段,提高了蹲踞式起跑學習的趣味性,同時激發了學生的運動情感,提高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1.把以提高身體素質、傳授技術知識的教學內容融合到有情節和要求的特定場境中,對學生的學習具有很強的誘惑力。如,在導入游戲中,教師用“白天黑夜”引入主題,主體內容中教師設置了“時空隧道”、“追風少年”,結束部分使用了“高人”、“矮人”游戲,凡此種種,都具有很強的帶入感。由此可見,在水平四階段適當采取游戲化、情境化的教學方法,可以提升學習的自覺性和實效性,讓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都處于不斷興奮和躍躍欲試的狀態,忘記了練習的疲勞。
2.七年級學生自主意識有所加強,他們會抵觸自己不感興趣的運動項目,從而影響教學效果。而本節課采用的紙片這種器材具有直觀性、安全性、便捷性、實用性,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而且一用到底,讓學生樂于接受,使學生體驗到參與和成功的樂趣。在本節課中,教師根據教材內容的重難點采取了相對應的應對策略,紙片器材的使用絲毫無礙技術動作的要求和形成效果,反而提高了體育課堂教學的質量??梢娖鞑牡母咝褂?,不在于物的經濟價值,而在于它的實用價值和使用時機。
3.教學結構設計合理,過渡自然。課堂從一開始就引人入勝,誘發學生最佳的心理狀態和練習激情,接著教師創設了很好的教學情境,給學生一種好奇、新穎的感覺,通過教師的引導,師生同做、自由練習、結伴練習等組織方式既給學生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也讓他們在運動過程中體驗到快樂,并在不知不覺中掌握各項運動的方法與技能,同時還培養了學生團結合作、公平競爭的意識,提高了學生的運動能力。
4.教師在蹲踞式起跑發令中運用了英文On your marks、Get set、Go,是一個比較好的嘗試,讓學生有一種比賽現場感覺,也更容易投入練習熱情,學生還能據此學到一點英語知識,甚至可以說是豐富了體育課的內涵。
1.我覺得如果田徑教學過分側重于技術的掌握,強調技術的系統性,就容易走進死胡同。比如,衡量學生做的動作正誤是否要精確到量角度的程度,值得商榷。
2.從體育課堂教學方面而言,是為了教學(目的)去用器材,而非為了用器材去上課,興趣固然可以從別致的器材上獲得,但關鍵還在于方法手段的不斷改革與創新。此外,陳老師在課上使用了學習資料(紙片)和評價表。那些學習資料上的動作示意圖要盡量清晰、正規、不變形,而且動作的口訣以及圖片解釋說明字數要盡量精煉。由于學習資料(紙片)同時也是教學輔助道具,比較輕便,要考慮到在有風的情況下該如何應對。
3.蹲踞式起跑課堂教學,除了要加強反應能力和起跑能力的練習,還要注意起跑與加速跑之間的銜接。課堂教學主體部分為蹲踞式起跑內容,主要練的是下肢,那么在后面的課課練里面最好不要再練習蹲跳之類的下肢項目。
4.自主合作練習需要學生的一些基本素質,如,一定的紀律、合作對象的分配和選擇、閱讀資料的能力等,有一點欠缺就會影響到自主合作的效果。此外還需注意一些細節性的東西,如,學習資料可以在課前分發,不要耽誤課堂時間;阿拉伯數字的標識、標點符號要規范(課次:1/4,很不正規;標點時有時無,規格也不統一);學習資料可能是41份比較合理,教師自己也需要一份;運動負荷沒有文字表述,但按照執教者的負荷曲線圖所示,在學生運動負荷上還需要加強;文字表達還要少而精,如,對課堂教學重點的描述就顯得比較長。總之,教案是一種“預”,一種“備”,和實際操作之間還需要有一個橋梁,上課過程中還需要注意預設與生成的關系。
田徑教學難組織,教法不易創新,但卻是反映體育教師綜合素質的重要窗口。無趣的教師上本來有趣的內容也可能會讓學生失去興趣,有趣的老師上本來無趣的內容也可能上出比較好的效果。田徑教學的主要目標除了提高學生的體能素質外,還要讓學生在田徑教學中感到快樂,這也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我們要有把運動樂趣與運動技能相統一的教學內涵,要有使學生積極參與運動的“高招”。目前,體育教育面臨的是新世紀的信息社會、知識經濟時代、智能化教學、網絡教學得到充分利用,現代化科技成果產生全新的感受和效果的背景,現代的、群眾的、多樣化的體育運動尤其需要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這樣才能增強它的吸引力。因此把活力和動力引導到本來就應該屬于它的田徑運動中來,使之更靈動是廣大體育教師的一個重要的課題。
點評人:劉成兵 (江蘇省常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21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