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映紅
(西北政法大學,陜西 西安 710063)
?
淺談形式法律推理和實質法律推理的關系
周映紅
(西北政法大學,陜西 西安710063)
摘要:對立又統一是形式法律推理與實質法律推理的辯證關系,它們之間具有一定的排斥性和獨立性。同時它們之間也是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相互補充的關系。一個現實中具體的法律推理總是法律推理的形式性和法律推理的實質性的綜合運用。沒有實質性依據的純粹形式法律推理和沒有形式性法律依據的純粹實質法律推理都是不可想象的。
關鍵詞:形式法律推理;實質法律推理;關系
一、法律推理的概念
法律推理是一個反映包括立法推理、司法推理等等在內的所有法律推理“總稱”的概念,即從所有法律推理活動中抽象出來的一個概念。目前學術界關于法律推理的定義有很多。總結起來可把法律推理定義為:法律推理是指推理主體分別以已知的法律規范和案件事實作為大、小前提,按照一定的推理形式合乎邏輯得推證新的法律理由的思維活動。
為了便于研究,目前學術界一般把法律推理分為形式法律推理與實質法律推理,形式法律推理是法律推理中極其重要的一種推理形式,大多適用于典型案例的處理,即案件事實已經確認,相應的法律規范比較明確,法官只需按照形式邏輯推理規則便可得出判決結論,形式法律推理實現了法律推理的形式有效性,確保了法律推理結論的確定性和客觀性,實現了法律推理對形式正義的要求,充分體現了“合法性”的價值觀念。實質法律推理作為法律推理的一種有效形式,在法律推理中同樣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實質法律推理主要是推理主體對法律規范和案件事實進行實質內容的評價判斷,并依據個人的價值判斷得出判決結論。實質法律推理確保了判決結論的合理性與正當性,保證了法律推理對實質正義的要求,充分體現了“合理性”的價值觀念。
二、兩種法律推理形式的區別
(一)兩種推理形式的定義不同。
所謂形式法律推理,就是指在法律運用過程當中,推理主體依據確定的案件事實,直接援引相關的法律規范,并且嚴格遵照確定的形式邏輯推理形式進行的推理。所謂實質法律推理,就是在法律適用過程中,推理主體根據對法律規范或案件事實的實質內容的評價判斷,并以一定的價值理由為依據而進行的法律推理。
(二)兩種推理形式的特征不同。
形式法律推理是與推理的有效性和形式結構有關的一種推理,這就體現了形式法律推理具有推理形式的有效性和結論的客觀性兩個基本特點。實質法律推理的特點是推理主體要全面考慮立法者當初的立法目的和意圖,以社會利益、個人的價值判斷等為理由的一種推理形式,因此,實質法律推理具有主觀性和不確定性,體現的是一種“合理性”的價值觀念。
(三)兩種推理形式體現的價值觀念側重點不同。
形式法律推理表現在司法實踐中體現的價值觀念主要是合法。實質法律推理的形式很多,“合理性”是它所追求的價值觀。
(四)兩種推理形式的適用條件不同。
形式法律推理多適用于有明確法律規范的案件。實質法律推理特別應用于疑難案件的處理。
(五)兩種推理形式的推理方式不同。
形式法律推理的推理方式主要體現為形式邏輯推理方式,而實質法律推理的推理方式主要是辯證推理。
三、兩種法律推理形式的聯系
(一)兩種推理形式所要達到的目標相同。
兩種推理形式的共同目標都是得出正當的判決結論,向當事人解釋判決結論和法律理由之間的邏輯關系,提供一種具有正當性的證明。
(二)兩種推理形式采用的步驟相同。
形式法律推理和實質法律推理,概括起來不論哪種法律推理形式都必須經過以下三個環節:一是澄清案件事實,二是找到可以適用的法律規范,三是依據前兩者推出判決結果。
(三)兩種推理形式的推理主體一樣。
有學者認為,“法律推理是一種司法行為,具有相當的正式性和規范性,并能夠產生更重要的法律后果的推理形式。”而還有學者認為,“法律推理是橫貫于所有法律(立法、司法、執法、法律服務、法律研究等)活動中‘橫斷的’活動。”筆者贊同后一種觀點,任何公民都可以進行法律推理,只是我們普通人進行推理得到的結論不如法官那樣具有權威性。我們不能否認,無論形式法律推理還是實質法律推理,推理主體都是一樣的。
(四)兩種推理形式都蘊含著價值判斷。
眾所周知,價值判斷是貫穿整個實質法律推理全過程的,也就是說當人們說起價值判斷的時候,就會很自然的想起實質法律推理,人們通常習慣于把價值判斷與實質法律推理聯系在一起,認為它們是不可分的,甚至有學者把價值判斷當做分辨形式法律推理和實質法律推理的一個標準,而另有學者認為,“價值判斷是法律推理的靈魂,沒有價值判斷,就沒有法律推理,有什么樣的價值判斷,就有什么樣的法律推理。”可見,價值判斷在形式法律推理中同樣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兩種法律推理形式的辯證統一
既對立又統一是形式法律推理與實質法律推理的辯證關系。其對立性表現為,對一個具體的法律推理而言,它要么側重是形式法律推理,要么側重是實質法律推理,它們之間具有一定的排斥性和獨立性。形式法律推理就是以正式法律淵源為依據的推理,實質法律推理就是以非正式法律淵源為依據的推理。二者在概念意義的核心區是互不相容的。其統一性表現為,形式法律推理和實質法律推理是不能截然二分的,它們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相互補充的關系。一個現實中具體的法律推理總是法律推理的形式性和法律推理的實質性的綜合運用。沒有實質性依據的純粹形式法律推理和沒有形式性法律依據的純粹實質法律推理都是不可想象的。
五、結語
我國是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以制定法為主要法律淵源,所以形式法律推理是適用法律的主要途徑。但是,形式法律推理只能夠實現形式上的公平正義。要把我國建設成真正的法制國家,作為為法律服務的一門重要工具性學科,實質法律推理是必不可少的,形式上的公平主義。要把我國建設成為真正的法治國家。作為為法律服務的一門重要工具性學科,實質法律推理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它的作用是越來越重要。
參考文獻:
[1]張保生著:法律推理的理論和方法[M].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2]史蒂文·丁·伯頓.法律與法律推理導論[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
[3]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哲學及其方法[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
中圖分類號:D92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4-0063-01
作者簡介:周映紅(1989.3-),女,四川廣元人,西北政法大學邏輯學專業2013級碩士研究生。